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獻縣本齋明德小學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獻縣本齋明德小學位於獻縣本齋回族鄉本齋東村,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素質全面的現代人。本齋鄉適齡兒童,實施小學義務教育。我校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着力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1]。基礎教育階段要努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2],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高等教育要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努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

目錄

校園資訊

我讀你聽:《我的幼兒園老師》本齋鄉明德小學張文熙

各位朋友,從今天開始, 我們的《我讀你聽》板塊開始為您推送《中小學優秀作文欣賞》。

這個板塊的內容是由獻縣文明辦、獻縣文聯、共青團獻縣縣委、教育體育局、廣播電視台、孔獻山莊共同發起組織的「孔獻山莊杯」《獻縣2019年中小學生作文大賽》的獲獎作品。播出的每篇獲獎作品都經過了嚴格篩選,每篇作品都是由中小學生自己寫作,自己朗讀。小作者在作品和童聲中流露出的真情實感都會讓我們欣喜,讓我們感動。

我們旨在通過此次活動,提高全縣中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普通話水平,為喜愛寫作和朗讀的的中小學生搭建一個展現自我的平台。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人文功底,盡在平時。我們也希望讓寫作成為孩子獲取快樂的渠道,讓閱讀成為孩子掌握快樂的工具,讓閱讀伴隨孩子一生快樂成長。

這幾天妹妹開始上幼兒園了,看到她開心的背着小書包去上學,我也想起了我的幼兒園老師——沈老師。

沈老師是我的第一位老師。她的面容總是那麼美麗,她的眼裡滿是溫柔,她的話語是那麼親切,她的課特別的有趣,總是讓我們哈哈大笑,我們都很喜歡她。

有一次,老師正在上課,咣當,板凳倒了,我忐忑不安的低下頭。這時,老師急匆匆的走過來,小聲說道:「張文熙,你沒事吧!碰到沒有。」我的身體裡仿佛有一股暖流在流動,原本不安的心平靜了。我知道自己打擾老師上課了,課下我和老師道歉,老師依然用溫柔的話語安慰我說:「沒關係,下次注意就好。」她就這樣悄悄地住進了我的心裡。

老師,你的溫柔像細雨一般滋潤着我幼小的心靈,我愛你!

【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系列報道⑫】獻縣馬本齋紀念館:英名長留天地間

獻縣本齋明德小學的學生在馬本齋紀念館開展「追憶英烈『紅領巾』講紅色故事」活動。 河北日報通訊員高亞芳攝

開車從獻縣縣城出發,沿着子牙新河大堤向東北方向一路前行,約半小時時間就能到達位於本齋回族鄉的馬本齋紀念館。在紀念館廣場上,馬本齋縱馬揮刀殺敵的雕像巍然矗立,英姿颯爽。

「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千里馳騁」「冀中血戰」……走進馬本齋紀念館,一個個布滿滄桑的老物件、一張張記錄歷史的老照片,向人們訴說着馬本齋和回民支隊盪氣迴腸的抗戰傳奇。

馬本齋,直隸獻縣東辛莊(今河北省獻縣本齋回族鄉本齋東村)人,冀魯豫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在抗日戰爭期間,他領導的以回漢青年為主力的回民支隊,馳騁於冀中平原、渤海之濱,戰鬥足跡遍及冀魯豫三省,與日軍進行大小戰鬥870餘次,殲滅日偽軍3.6萬餘人,令敵人聞風喪膽,被毛澤東譽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

百戰百勝的密碼何在?在馬本齋紀念館,從館長哈光傑的講述中,我們找尋着答案。

站在馬本齋的黑白瓷盤像前,哈光傑介紹,縱觀馬本齋一生,「愛國」二字始終貫穿。「1938年1月,看到日軍鐵蹄踐踏華北,馬本齋隨即在家鄉組織回民抗日義勇隊,在敵後襲擊敵人、拔除據點,屢建奇功。」

歲月滄桑,浩氣長存。1944年2月,因積勞成疾,馬本齋病逝於冀魯豫軍區後方醫院,終年42歲。在延安各界舉行的追悼大會上,毛澤東親撰輓聯「馬本齋同志不死」。

瓷盤像中的馬本齋,身形高大、英勇威武。

在繪畫作品《馬本齋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前,哈光傑繼續講着,「在黨組織的教育下,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和抗日戰爭烽火硝煙的考驗中,馬本齋的政治覺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黨的偉大,決心加入中國共產黨,為打敗日本侵略者,為祖國和民族的解放而奮鬥。」

「我心甘情願把我的一切獻給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獻給為回族解放和整個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鬥的事業。」馬本齋1938年寫下的入黨申請書里,透露出他愛黨愛國的赤子之情。

「馬本齋對黨的忠誠始終如一。」哈光傑介紹,1944年初,回民支隊接到命令,開赴延安,保衛黨中央。出發前,馬本齋抱病為部隊作了最後一次動員,叮囑同志們「要跟着黨,跟着毛主席,抗戰到底!」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

紀念館「英雄母親」的板塊,哈光傑在一輛木製小推車前,停下腳步,久久駐足。

哈光傑說,1941年7月,為使馬本齋屈服,敵人使出卑鄙伎倆,他們包圍了馬本齋家鄉東辛莊村,逼迫鄉親交出馬本齋的母親白文冠,三位鄉親為掩護英雄母親獻出了生命

「白文冠為保護鄉親挺身而出,敵人就是用這輛木製小推車,將她押送至河間,這輛小推車是馬母報國捐軀的見證。」哈光傑指着這輛推車,嘆了一口氣,接着說道,「為了讓兒子徹底斷絕救自己的念想,從進河間的第三天開始,白文冠就與日偽軍做絕食鬥爭,最終,絕食七天七夜的馬母壯烈殉國,時年68歲。」

得知母親犧牲的消息後,馬本齋強忍悲痛寫下「偉大母親,雖死猶生;兒承母志,繼續鬥爭!」的壯語。

「與敵軍抗爭,人民群眾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哈光傑感嘆道,抗日戰爭期間,東辛莊村「妻子送郎上戰場,父母教兒打東洋」,共有200多位青年參軍參戰,近百名優秀兒女犧牲在華北大地。

走出紀念館,我們心中仿佛已經有了答案。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懷、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人民群眾無私的支援……這,都是我們「百戰百勝」的密碼。

「馬本齋烈士雖然已經離開我們70多年了,但是他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精神,一直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繼續奮鬥。」在紀念館廣場上,哈光傑深有感觸地說。

如今,馬本齋紀念館已經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和廉政教育著名「打卡地」,每年都會有大批幹部群眾前來瞻仰,接受精神洗禮。

英雄已去,精神猶存。本齋回族鄉大力挖掘紅色資源,以紅色精神引領鄉村振興,煥發出新的發展活力。

本齋回族鄉清真肉類食品加工產業蓬勃發展,目前全鄉共有肉類儲存加工冷庫113家,油脂廠4家,年加工各類牛羊肉30萬噸、日均加工800噸,並相繼建成多家省市級新興龍頭企業,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清真食品集散地之一。

2020年,馬本齋出生地本齋東村成為全國首批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

本齋東村黨支部副書記馬龍飛說,「本齋東村是抗日民族英雄馬本齋的故鄉,也是一座紅色美麗村莊。接下來,我們將充分挖掘馬本齋精神內涵,整合紅色資源,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努力將本齋東村發展成為集紅色教育、參觀研學、工業旅遊、購物娛樂於一體的美麗鄉村。」

傍晚時分,本齋東村燈光熠熠,一片欣欣向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