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臣学士与余通书因成感咏
《献臣学士与余通书因成感咏》是北宋宋庠的作品之一。是北宋大臣、文学家,工部[1]尚书宋祁之兄。今有《宋元宪集》传世 。
“ |
夫君班扬俦,抱椠群玉府。久读未见书,躬抽击年谱。 坠绪获先秦,亡篇出东鲁。上溯三皇坟,旁探百家语。 怪牒汲郡来,幽经茂陵聚。英哲资缮藏,缇油画刊补。 蒸青劲竹残,削误规刀苦。种别逾九流,星罗轶千部。 顾我寡见闻,蒙薰异伦伍。秘帙乐共披,认文许交举。 家捩互纷纶,邮筒戏旁午。初无班嗣嗤,更免许慈拒。 矧余羁官久,寂寞繄茅宇。礼乏赠酒瓻,疑增照觞怒。 尚赖启新编,时时发聋瞽。 |
” |
— [北宋]宋庠 |
目录
人物简介
宋庠的祖先是宋国君主宋微子。他的高祖宋绅,于唐昭宗时任御史中丞,因言语不当而获罪免职,举家迁于开封府雍丘县。
宋庠(996年~1066年),他幼年时同弟弟宋祁随父在外地读书,稍长离父还乡。宋庠初名宋郊,后因御史言其"姓符国号,名应郊天",郊和交同音,交含有交替的意思,宋仁宗命其改名,宋郊因而改名宋庠,更字公序。
仕途生涯
宋庠中状元后,擢大理评事、同判襄州。被刘太后看中,破格升为太子中允、直史馆,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再迁左正言。
宝元(1038年-1040年)年间,宋庠以右谏议大夫充任参知政事,位居政府。
宋庠在相位以儒雅著称,遇事是非分明,与同僚吕夷简不和,又因反对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最终被调知扬州。新政失败[2]后,朝廷遂擢宋庠为枢密使。
庆历三年(1043年),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
庆历七年(1047年),春旱,仁宗采用东汉时以灾异策免三公的旧例,罢免宰相贾昌朝,其余辅臣皆削一官,宋庠为右谏议大夫。
庆历八年(1048年),除尚书工部侍郎,充枢密使。
皇佑元年(1049年),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久居相位,终无建树。
皇佑三年(1051年),又因家法不严,纵容子弟过错,遭包拯弹劾而被罢相,出知河南府,几经迁徙,被仁宗封为莒国公。
视频
献臣学士与余通书因成感咏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吏部、户部、工部、兵部、礼部、刑部,六部到底是管什么的?,搜狐,2020-02-17
- ↑ 解密:宋仁宗庆历新政到底是怎么最终失败的?,纵观历史网,2017-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