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免疫缺陷病毒
猴病毒(简称SIV),也称为非洲绿猴病毒是一种可影响至少33种非洲灵长目的逆转录病毒。
在对比奥科岛(于大约11000年前因海平面上升而从大陆隔离出来的一座岛屿)的四种猴中所发现的病毒株进行分析后,科学家们得出结论,称SIV在猴和猿中至少已存在了32000年,且实际存在时间可能比这长得多。
这些灵长目动物中的两个物种中存在的病毒株,即白顶白眉猴体内的SIVsmm和黑猩猩体内的SIVcpz,被认为已跨越了种间屏障而进入人体,并最终成为了HIV的两个亚型,即HIV-2和HIV-1。HIV-1转移到人体最可能的路径之一是人类与黑猩猩(在非洲常作为“丛林肉”的来源而被捕猎)血液的接触。
不同于HIV-1和HIV-2对人体的感染,SIV对其天然宿主的感染在很多情况下不具有致病性。对白顶白眉猴的广泛研究已经证实,即使SIVsmm病毒感染了这种动物且循环病毒量很高,也不会使它们染上任何疾病。然而,如果该病毒感染了亚洲或印度普通猕猴,则将会在感染后期发展成猴艾滋病(SAIDS)。[1]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若野生黑猩猩感染了SIVcpz病毒,则也会像被HIV-1所感染的人一样,患上一种类似于艾滋病的疾病。
目录
历史
饲养的猴类的类似于人艾滋病的免疫缺陷病在1983年起就已被美国报道。[2]研究人员最初于1985年将SIV从这些患有猴艾滋病的其中一些饲养普通猕猴体内分离出来。[3]
SIV是在HIV-1被确认为艾滋病的病原体后不久发现的,它的发现还引出后来西非HIV-2株的发现。HIV-2更类似于当时发现的SIV株而不是HIV-1,首次给了研究人员HIV可能来自于猿猴的暗示。进一步的研究则指示了HIV-2是派生自于白顶白眉猴体内发现的SIVsmm株,而HIV-1这种在人体内发现的占优势的病毒,则派生自感染黑猩猩的SIV株(SIVcpz)。
病毒嗜性
SIV和有关的逆转录病毒在物种特异性方面的不同可能通过蛋白质在人和非人灵长类物种中的不同变体得到部分解释。这种细胞内蛋白识别不同逆转录病毒的衣壳且阻断它们的繁殖。其它蛋白质如APOBEC3G可能对限制跨物种传输也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 H. Kestler, T. Kodama, D. Ringler, M. Marthas, N. Pedersen, A. Lackner, D. Regier, P. Sehgal, M. Daniel, N. King. Induction of AIDS in rhesus monkeys by molecularly cloned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cience (New York, N.Y.). 1990-06-01, 248 (4959): 1109–1112 [2019-05-25]. ISSN 0036-8075. PMID 2160735.
- ↑ N. L. Letvin, K. A. Eaton, W. R. Aldrich, P. K. Sehgal, B. J. Blake, S. F. Schlossman, N. W. King, R. D. Hunt.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in a colony of macaque monkey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83-5, 80 (9): 2718–2722 [2019-05-25]. ISSN 0027-8424. PMC 393899. PMID 6221343. doi:10.1073/pnas.80.9.2718.
- ↑ M. D. Daniel, N. L. Letvin, N. W. King, M. Kannagi, P. K. Sehgal, R. D. Hunt, P. J. Kanki, M. Essex, R. C. Desrosiers. Isolation of T-cell tropic HTLV-III-like retrovirus from macaques. Science (New York, N.Y.). 1985-06-07, 228 (4704): 1201–1204 [2019-05-25]. ISSN 0036-8075. PMID 315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