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他盗龙属
犹他盗龙属(属名:Utahraptor)又名犹他龙,意为“犹他州的盗贼”,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属,是驰龙科最大型的物种。
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晚巴列姆阶,约1亿2600万年前。目前只有一个有效种,即奥斯特罗姆氏犹他盗龙(U. ostrommaysi)。
目录
发现
犹他盗龙的第一个化石,是在1975年由詹姆斯·詹森(James A. Jensen)所发现,发现于犹他州东部格兰德县的摩押市,但当时并没有吸引太多注意。之后在1991年,当地发现一个大型脚步趾爪。詹姆士·柯克兰(James Kirkland)、罗伯特·加斯顿(Robert Gaston)、以及唐诺·伯格(Donald Gaston)前往犹他州格兰德县进行挖掘活动,发现许多新化石。该地层属于雪松山组(Cedar Mountain Formation)的黄猫段、Poison Strip段。放射性定年法显示,该地层的地质年代约1亿2400万年前[1]。模式标本(编号CEU 184v.86)目前存放在东犹他学院的史前生物博物馆,而最大型的犹他盗龙化石存放在杨百翰大学。
在1993年,詹姆士·柯克兰等人将这些化石进行叙述、命名。模式种是奥斯特罗姆氏犹他盗龙(U. ostrommaysi),也是犹他盗龙的已知唯一种。属名意为“犹他的盗贼”,种名是纪念美国耶鲁大学的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 Ostrom)、Dinamation International的Chris Mays。在2000年,乔治·奥利舍夫斯基(George Olshevsky)将原本的种名“ostrommaysi”,修改成复数形态的“ostrommaysi”。
最初在命名时,詹姆士·柯克兰等人曾考虑将种名取为“spielbergi”,以执导《侏罗纪公园》电影的史蒂芬·史匹柏为名,企图获得财务上的赞助,但两方在财务支援多寡没有达成共识,因此改取其他种名。詹姆士·柯克兰等人也曾考虑以恐龙模型制造师Raymond Persinger为种名,Persinger曾协助制造驰龙类的脚部与趾爪模型。
叙述
犹他盗龙的正模标本包含:头颅骨碎片、胫骨、趾爪、以及数节尾椎。根据这些化石,可知犹他盗龙的体型约是恐爪龙的两倍。如同其他的驰龙科恐龙,犹他盗龙的第二脚趾拥有大型、弯曲的趾爪;其中一个趾爪长达22公分,生前可能有24公分。
根据已知最大型的标本,犹他盗龙的身长可达约6.5到7公尺,重量约为500到700公斤,体型接近一头灰熊[2]。杨百翰大学的某些标本,身长可能达约11公尺。但这些化石还没有经过详细研究,经过详细研究后可能会产生不同数值[3]。
在2001年,布鲁斯·罗斯柴尔德(Bruce Rothschild)等人发表一份兽脚类恐龙的压力性骨折研究。他们研究在2个犹他盗龙的脚掌骨骼,没有发现压力性骨折的迹象。
参考文献
- ↑ McDonald AT; Kirkland JI; DeBlieux DD; Madsen SK; Cavin J; 等. Farke, Andrew Allen, 编. New Basal Iguanodonts from the Cedar Mountain Formation of Utah and the Evolution of Thumb-Spiked Dinosaurs. PLoS ONE. 2010, 5 (11): e14075 [2012-05-03]. PMC 2989904. PMID 21124919. doi:10.1371/journal.pone.00140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9). 已忽略未知参数
|author-separator=
(帮助) - ↑ Holtz, Thomas R. Jr. (2008)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Template:Wayback
- ↑ Britt; Chure; Stadtman; Madsen; Scheetz; Burge. New osteological data and the affinities of Utahraptor from the Cedar Mountain Fm. (Early Cretaceous) of Utah.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1, 21 (3): 36A. doi:10.1080/02724634.2001.1001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