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彦
王乃彦[1][2]核物理学家。1935年11月生于福建福州。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报》主编,核工业研究生部主任,太平洋地区核理事会理事长。
王乃彦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35年11月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福建福州 |
民族 | 汉 |
母校 |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
职业 | 核物理学家 |
参加研制并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在原子反应堆上的中子飞行时间谱仪,测得第一批中子核数据。对Yb和Tb同位素的中子共振结构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参加和领导了核武器试验中近区物理测试的许多课题,为核武器的设计、试验、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在我国开辟并发展了粒子束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创建了相应的研究室,并取得突出成就。在电子束泵浦氟化氪激光研究中取得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建成了六束百焦耳级的氟化氪激光装置。
目录
教育背景
- 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 1985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访问学习。
工作经历
- 1979年,调到原子能研究院。
- 2000年,在汉城世界核理事会成为正理事长。
-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1997年—2004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的主任。
研究方向及领域
科研成果
参加研制并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在原子反应堆上的中子飞行时间谱仪,测得第一批中子核数据。对Yb和Tb同位素的中子共振结构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参加和领导了核武器试验中近区物理测试的许多课题,为核武器的设计、试验、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在我国开辟并发展了粒子束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创建了相应的研究室,并取得突出成就。在电子束泵浦氟化氪激光研究中取得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建成了六束百焦耳级的氟化氪激光装置。
主要奖项及荣誉
2004年度世界核科学理事会全球奖,在全世界获此殊荣的4人中,他是第一位获得此项奖励的中国人。
学术成就及著作
1959年,前苏联成立了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王乃彦得以到苏联呆了6年,完成了多项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工作。他说,后来,中国方面找到他的室主任,问王乃彦在苏联期间工作表现怎么样?对方专家竖起大拇指回答说,“回国后,你们就知道他的能力怎么样了。”
1979年年底,王乃彦调回原子能研究所。第二年年初,日本大阪大学的核物理学家称他们测量出电子束在物质里的能量沉积由于存在双流不稳定性而增加了100倍。这个结论在国际物理学界引起了轰动。王乃彦说,通俗地说,一旦确实如此,也就意味着,用电子束聚变的方法,几毫克的氘、氚就能等同于两百多吨TNT炸药的爆炸能量,而氘和氚可以轻易从海水中获得。
1983年起,王乃彦开始用自己的实验方法进行测试,当时还有很多国家也在做类似测试。他多次实验证明,日本专家所称的有100倍是不对的,只有3~5倍。这一研究结果和美国国立圣地亚实验室的结果相符合。中、美的实验结果证明了电子束聚变是没有前途的,完全否定了日本大阪大学的结论。原苏联专家来现场察看时,很惊讶地说,“很难想象你们在这样的设备和条件下测试出了这样好的实验结果。我们的设备比你们好得多,也没有测出这样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