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
王大珩(1915.2.26─2011.7.21),漢族,生於日本東京,原籍江蘇)省吳縣(今蘇州市。「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著名光學家,中國近代光學工程的重要學術奠基人、開拓者和組織領導者,傑出的戰略科學家、教育家,被譽為「中國光學之父」。[1]
王大珩 | |
---|---|
出生 |
1915年2月26日 日本東京 |
逝世 | 2011年7月21日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科學家、教育家 |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
1938年,赴英國留學,先後就讀於帝國理工學院、謝菲爾德大學。1948年回國。歸國後,王大珩開拓和推動了中國光學研究及光學儀器製造、特別是國防光學工程事業,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在雷射技術、遙感技術、計量科學、色度標準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是高科技863計劃的主要倡導者,倡議並促成中國工程院的成立。他先後主持製成中國第一片光學玻璃、第一台電子顯微鏡、第一台激光器和第一個遙感科學規劃等。
2011年7月21日,王大珩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目錄
簡介
王大珩(wang da heng)(1915.02.26—2011.07.21),男,小名英東,1915年2月26日生於日本東京,原籍江蘇吳縣(今蘇州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第三屆副主席,著名光學家,中國近代光學工程的重要學術奠基人、開拓者和組織領導者,「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傑出的戰略科學家、教育家,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現長春理工大學)名譽校長,哈爾濱理工大學名譽校長,中國計量學院名譽校長,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王大珩先生因病於2011年7月21日13時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2]
人物生平
1929年,青島禮賢中學(現青島九中)就讀。
1937年王大珩在清華
1936年,北平淪陷前,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
1938年,赴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留學,專攻應用光子學,1940年獲碩士學位。
1941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玻璃製造技術系,攻讀博士學位。
1942年,被英國伯明翰昌斯公司聘為助理研究員。
1948年回國,後來到大連擔任——大連大學工學院(大連大學1949年4月建校,1950年7月撤銷建制,大連大學工學院獨立為大連工學院)。任大連理工大學應用物理系主任。
195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 1958年,作為主要創始人、第一任院長(1958.8-1965.2),創辦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長春理工大學),並在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擔任30多年所長。197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後任哈爾濱科技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儀器館館長,國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長,中科院長春分院院長、電機所所長,吉林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中國光學會、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
1983年後,任中科院科技部副主任、主任。
1986年,當選為中國科協第三屆副主席。
1987年,受聘為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現長春理工大學)名譽校長。
1993年5 月,當選為中國尖端技術與產業管理研究會名譽會長,第二屆中國退(離)休科技工作者團體聯合會副會長。
1994 年6 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主席團成員。
1994 年12月,任中國老科技工作者基金會會長。
1996年,受聘為哈爾濱理工大學名譽校長。
此外,還曾任中國光子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名譽理事長、北京市科協主席。
主要成就
對中國技術光學、激光、光學計量、光學玻璃和光學工程等研究較深,指導研青年時代的王大珩製成功多種光學觀察設備,為中國應用光學、光學工程、光學精密機械、空間光學、激光科學和計量科學的創建和發展做出傑出貢獻。
1.建立了中國科學院長春光電所。長春光電所是中國所有光電所的一個母機,成都光電所、安徽光電所、上海光電所等,都是從長春光電所誕生出來的。
2.與王之江院士一起主持了中國第一台激光器的研製。
3.建議設立863項目。1986 年3 月,和陳芳允、楊嘉墀、王淦昌4 名科學家向中央提出「發展中國的戰略性高技術」的建議,得到鄧小平同志批准,由此國務院發出了「高技術發展計劃綱要」的通知,這一「綱要」 被稱為「863計劃」。
4.參與了航天測試的研製工作,研製了跟蹤經緯儀。
5.關注計量研究工作,擔任國際計量委員會的委員。
6.關注中國的遙感工作,中國發射的一系列遙感衛星,是在王大珩的指導下進行的。
7.建議成立中國工程院。1992年,與其他5位學部委員倡議並促成中國工程院的成立。
8.建議中國自製大飛機。
9.建議中國設立光學工程專業。王大珩、周立偉院士一起起草,同時王大珩親自到教育部去申請,必須要建立光學工程的專業。
10.建議成立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11.建議科學院和工程院做國家的諮詢工作。
12.建議重視中國的人才培養。
13.對中國的儀器儀表發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
個人榮譽
1979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1995年1 月,獲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優秀獎」。
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王大珩「兩彈一星功勳獎章」。[3]
人物影響
獎項介紹
1996年,王大珩出資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設立基金,以其一部分於1996年開始用於「中國光學學會科技獎」的頒發。在2000年3月31日舉行的中國光學學會常務理事會會議上,決定將該獎的名稱改為「王大珩光學獎」。
為使「王大珩光學獎」得以連續發展,除王大珩教授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設立基金外,又從以下單位募集了52.8萬元資金。他們是:長春光機所20萬元、西安光機所10萬元、江西光學儀器廠10萬元、成都光機所5萬元、麥克奧迪公司3.5萬元、上海光機所2萬元、北京大學1.3萬元、浙江大學0.5萬元、重慶大學0.5萬元,另有3 個單位計1.5萬元的捐款尚未到位。此項基金已與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簽署了《「王大珩光學獎」管理協議》,自2001年5月起該單位接受本會委託管理「 王大珩光學獎」基金,並承諾在管理期間使基金總額在當年的基礎上每年增加10%,協議有效期為5年。
實驗班及獎學金
2005年7月,以榮譽院長王大珩名字命名的科學技術學院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在長春理工大學(原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揭牌成立。
王大珩科學技術學院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實行導師負責制,採取兩段式培養,執行單獨的教學計劃,重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首批180名學員是從6個學院的6個特色專業中選拔出來的優秀學生。
凡通過選拔進入王大珩科學技術學院創新實驗班的學生,在參評校優秀學生獎學金的基礎上,享受王大珩科學技術學院創新實驗班專項獎學金,每生每年1000元。
人物事跡
創新是天職
「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這給我留王大珩下了深刻印象。我相信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構建和諧社會,取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勝利!」著名科學家王大珩院士正在解放軍總醫院住院進行身體檢查,記者電話採訪了這位科學老人。電話的那頭,他的聲音依然清晰、堅定。
2007年10月15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開幕。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王大珩時刻關注着這場盛會。王大珩身邊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眼睛不好,他不能看電視,就捧着收音機,全神貫注地收聽廣播電台的直播。「整整兩個半小時,王老一動不動。認真收聽兩個半小時,對一個92歲的老人來說,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想是對黨崇高的信仰和極高的政治熱情才能讓王老有這樣的執著!我們這些身邊人都為此深深感動。」
王大珩告訴記者:「胡錦濤同志在報告中提出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創新是我們的天職,是我們進行科學研究和技術工作中最原始的責任。這對我來說是很自然的事。」
王大珩是中國現代光學及光學工程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從「兩彈一星」到863計劃再到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他的名字始終與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不斷創新,是這位科學老人永葆事業年輕的秘訣之一。王大珩曾經這樣形容科技工作者的創新責任:「科技工作者要做建設大軍里真正的排頭兵。這個排頭兵不僅是要找一條路,還要披荊斬棘,讓後面的建設大軍能夠跟上來。這個披荊斬棘,就是不斷創新。」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對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大珩表示:「現在國家對科學技術發展越來越重視,科研環境、政策環境都好很多,希望科技工作者能夠戒驕戒躁,多出成果。」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有更多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王大珩院士誠懇地對記者說:「對我來說,培養人才是另一個責任。」回顧數十年的經歷,王大珩院士感慨萬千:「從上世紀50年代中國光學的發展進程中我深深感到,在科學研究中我們要永遠保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大力協同的優良傳統和精神,要發揚崇尚科學、團結協作、追求一流、講求正氣的團隊精神。這也是『兩彈一星』的精神。發展中國的尖端技術和整體的科學研究事業,我們都是靠這種精神指導才取得成績的。」
92歲的老人深情寄語科技界同仁:「科技工作者生逢盛世,應該鞠躬盡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我們的力量。這是我們科技工作者最大的心愿!」
光學事業奠基人
在儀器館建立初期,王大珩根據國家建設需要,團結、組織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技術人員,較快地建立起光學物理、光學玻璃和光學機械等三個實驗室和兩個實驗工廠。三個實驗王大珩(左)與學生蔣築英在研究工作
室繁衍為後來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簡稱長春光機所)諸多的研究室,兩個實驗工廠中的上海實驗工廠已發展成為中國著名的光學行業骨幹企業——上海光學儀器廠,長春實驗工廠發展成為機械工業的骨幹企業——材料試驗機工廠。
為了建立光學設計基礎,王大珩在儀器館親自領導組建了光學設計組,並舉辦全國光學設計訓練班,培養出不少後來成為國內很有成就的光學科學家。儀器館在他領導並具體指導下,逐步建立起光學設計、像差理論和像質評價;光學加工和光學檢驗;光學玻璃配方;光學薄膜技術;光度和光學計量;精密刻劃和光柵刻劃等技術基礎。其中,由他主持開設的光度、溫度、長度等計量研究工作,成為後來成立的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某些工作的技術基礎。
1958年,長春光機所研製成功晶體譜儀、大型攝譜儀、電子顯微鏡、萬能工具顯微鏡等8種當時屬於高級精密光學儀器的「八大件」,聞名於全國科技界。這是王大珩多年精心指導的結晶,是他親身率領一批富有朝氣的青年科技人員創造的碩果。「八大件」的研製成功對中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光學儀器製造業起到了促進作用。
1960年,世界上激光技術問世,事隔一年,中國第一台激光器誕生於王大珩領導的長春光機所,他在解決晶體與氙燈的結構設計中起了重要作用。1964年,為了促進激光技術的迅速發展,中國科學院決定成立上海光機所,並由他兼任第一任所長。
多年來,由他領導創建的長春光機所已成為中國應用光學研究與光學儀器研製的搖籃,先後組建、援建了西安、上海、安徽和成都等四個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在中國形成了四個光學基地的格局。通過研製大量中國發展高新技術配套的光學儀器任務,為國家培養一大批光學技術骨幹,形成了一支在應用光學與光學工程的研究水平上可躋身於世界之林的隊伍,使中國應用光學、光學機械及光電技術和光學工業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長春理工創始人
作為一名傑出的教育家,王大珩院士親手創辦全國唯一的光學專業高等院校——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 (後更名為長春理工大學)。自從50多年前王大珩院士創建了這所學校,便與她結下了「不了的情緣」。在長春理工大學的發展歷程中,王大珩院士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多年來,他「盡瘁報國,博大精專,求實創新,虛懷若谷」的科學精神早已成為長春理工人心中的一束智慧之光、科技之光,照亮學校前行的道路。
創建學校
1.創辦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
1958年,毛主席、周總理向全國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在這王大珩院士題詞賀長春理工大學50年校慶這種精神鼓舞下,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王大珩所長提出利用所里的有利條件,創辦一所培養光學精密機械儀器專業人才,適應中國光學精密機械儀器事業發展需要的高等學校,很快得到吉林省和中國科學院的批准。於是一所以光學為主、光機電相結合的理工科大學——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簡稱長春光機學院)在新中國的光學基地吉林省長春市誕生了。王大珩院士擔任第一任院長。 2.為保留學校發揮關鍵性作用
1962年,國家對全國高等院校進行調整,學校面臨着能否繼續辦下去的嚴峻考驗。王大珩院士縱觀國內外光學事業發展的前景,認為有必要保留這樣一所光電特色突出的高等學校。他先後向吉林省委和中國科學院請示,又親筆致函聶榮臻副總理和其他領導急切陳情。在他的積極爭取下,學院得以倖存,並且成為1958年長春市創辦起來的十餘所大學中唯一保留下來的學校,也是中國科學院辦學保留下來的兩所大學之一。 3.提出先進的辦學思想
學校創辦伊始,他就十分鮮明地提出了「突出特色」和「兩個三結合」的辦學思想。「突出特色」即是光學特色和國防特色。學校的專業設置突出「光學特色」,除辦有「光學儀器」等專業外,還設立了國內高校第一個「光學材料」專業和第一個「光學工藝」專業;學生就業首先滿足國防需求,為國防建設輸送優秀畢業生。「兩個三結合」即是校內的「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和校外的「學校、研究所、工廠」三結合。 4.實踐先進的辦學思想
長春光機所的一批研究人員在學校兼任教師,其中包括14位院士和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蔣築英。學校的專職教師參加科研項目,還與光機所的研究人員聯合從事研究工作。學校的實習工廠和長春光機所工廠都是學生的實習基地,長春、成都、西安、上海、合肥五個光機所及上海技物所都是學校的畢業設計場所。王大珩院士與學校師生多次召開學校發展與人才培養座談會,發表了關於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許多寶貴意見。 5.取得優秀的辦學成果
由於辦學思想先進,學校培養的畢業生質量很高。在10萬多名畢業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多數都是所在工作單位的技術骨幹,有的還成長為院士、部長、將軍、校長、所長、廠長。兵工系統多數光學工廠廠長都是我校畢業生。2005年長春理工大學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專家組對王大珩辦學思想給予了高度評價。 6.繼承與發揚王大珩辦學思想
為了進一步實踐王大珩院士的辦學思想,學校於2005年成立了王大珩科學技術學院,積極創建研究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2007年被批准為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支持學校發展
1965年以後,王大珩院士不再擔任學校校長,但仍時刻關注着學校的發展王大珩院士在長春理工大學。可以這麼說,學校的每一步前進,每一次飛躍,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1.1979年,王大珩院士受聘為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在他的領導下,學校的學術水平發展很快。在第一批只有4個碩士學位點的情況下,學校成為首批具有工學碩士授予權的學校。
2.1987年,王老欣然受聘為學校名譽院長。他在1988年為學校30年校慶題詞「三十而立,繼往開來,發揚艱苦創業傳統,培養現代科技人才」。
3.1990年,國防科工委決定設立一批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王大珩親自給朱光亞、聶力寫信推薦長春光機學院建立「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國家級),經過國防科工委6次考核,最終獲得批准並得到了較高評價。
4.1993年~1995年,學院申報博士授權單位和軍用光學博士點,王大珩親自給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寫信推薦。1996年初,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為博士授權單位及軍用光學博士點。
5.1998年,學校舉行40年校慶,王大珩到會講話並題詞「發揚專業特色優勢,教研並舉,面向現代建設需求,人才輩出」,還給師生做了「光學與創新體系」的學術報告。
6.2002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長春光機學院更名為長春理工大學。雖然因為身體方面的原因,王老沒能親臨萬眾歡騰的更名慶典,但他給學校發來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賀信,字裡行間充滿着對學校的關注之情和欣慰之意。由他親筆題寫的「長春理工大學」的校名,現已鐫刻在學校的大門上,它將永遠激勵全校師生奮勇向前,永不停歇!
7.2003年4月2日,中國農行向學校提供5億元人民幣貸款的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88歲的王老不顧年事已高,親自出席了簽字儀式。學校突飛猛進的發展令他感到由衷高興。
8.2004年5月,由於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圖書館已有圖書已滿足不了快速發展的需要,學校向全校廣大師生員工發出了捐獻圖書的倡議。王老得知這一消息後,主動為學校捐獻了各類圖書三千多冊。王老的這一做法,再次表現了老校長對學校發展的深切關懷,對學子的殷切期望。
9.2005年8月,90歲高齡的王大珩院士,來長春出席第二十屆國際光學大會王大珩院士在長春理工大學,期間抽出三個半小時回學校視察,並向師生作了報告,題目也是他對學校的最大希望「實踐求是,審時度勢,傳承辟新,尋優勇進」。
10.2005年,王大珩院士給省委書記王雲坤、省長王珉寫信,建議對我校「光學工程」重點學科予以支持。省委書記、省長十分尊重王大珩的建議,專門投資3000萬元資金用於「光學工程」重點學科建設,確保了我校「光學工程」的學科優勢和在國內光學領域的學科地位。2007年,我校「光學工程」重點學科順利通過教育評估考核。
11.2008年,在學校舉行建校五十周年慶典時,王大珩院士揮毫潑墨寫下了「實踐求是,審時度勢,傳承辟新,尋優勇進」的殷殷囑託。王大珩還寫了一封賀信,並簽署了設立王大珩獎學金的授權書。
12.2008年,王大珩院士還給教育部撰寫推薦信,推薦學校申報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本科新專業——「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專業」,該專業於2010年獲得批准。
在王大珩院士與長春理工大學的點滴往事之中,體現着老科學家對光學事業的無比熱愛之情,飽含着老校長對光學事業發展、對全校師生的深切期望之意。
五十餘載不了的情緣,王大珩的名字和長春理工大學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成為學校歷史上永不褪色的記憶。在王大珩院士的關懷和幫助下,今天的長春理工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光電技術為特色,光、機、電、算、材相結合為優勢,工、理、文、經、管、法協調發展的吉林省重點大學。
斯人已去,風範長存。學校師生將永遠銘記老校長王大珩院士的深情囑託,奮發進取,開拓創新,向着「國內先進、國際知名」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闊步前進。
長春理工大學師生永遠緬懷學校創始人王大珩先生。
科學家
王大珩在英國學習和工作了10年,大部分時間是從事光學玻璃研究工作。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國防光學儀器在戰爭中的重要地位,使光學玻璃製造技術成為秘密。因此,他在英國的許多研究成果未能得到公開發表。他是英國最早研究稀土光學玻璃的。他用光譜方法研究了光學玻璃的吸收與脫色,研究了光學玻璃中As2O3、Sb2O3與氧化鐵作用而達到化學脫色的現象。他研究了光學玻璃不同退火條件對摺射率、內應力、光學均勻性的影響;改進了退火樣品折射率微差干涉測量方法;發展了V稜鏡精密折射率測定技術,獲英國科學儀器協會第一屆青年儀器發展獎(Bowen 獎),並在英國製成商品儀器。後來,他在國內把V稜鏡折光儀進一步改進並推廣生產,至今仍是許多光學玻璃實驗室和工廠的基本測試儀器。他在英國工作期間,還發表了「關於玻璃,特別是低吸收率玻璃的可見光分光光度測量」、「氧化鐵石英玻璃的分光光度測量」、「氧化硼對玻璃折射率和色散的影響」等論文。王大珩在長春光機所除了組織領導全所建設與發展工作之外,還親身開展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創新研究工作。1958年由他親自設計、研製成功的中子衍射晶體譜儀,是中子衍射儀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原子能研究的重要工具。他在儀器的結構上通過創造性的設計,使儀器探測臂與晶體台按2:1結構聯動,確定了合理的機械結構,使儀器在承擔幾百公斤的負荷下,仍保持了高度的轉角精度。儀器在提交原子能所使用後,幾十年來其性能始終保持穩定,為發展原子能工業提供了長期可靠的測試手段。
1976年,中央決定修建毛主席紀念堂。王大珩在參加水晶棺製備工作中,運用豐富的光學技術知識,綜合考慮了棺板間角度、軟膠厚度以及力學等因素,對水晶棺進行了臨界設計,並對瞻仰大廳的燈光設置及環境條件要求做了統籌安排,從而取得最佳瞻仰效果。
70年代,國際上遙感技術正在興起,王大珩以敏銳的科學洞察力,看到這是很有發展前景的新領域。在他的帶頭和指導下,主持編寫了全國遙感技術發展規劃,並組織指導系統地開展了遙感技術試驗研究工作。由他主持在長春進行了一次綜合性的航空遙感試驗,取得了豐富的成果。1980年,他主編出版了《長春遙感試驗論文集》和《長春遙感試驗典型圖像分析》,為中國遙感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主持人
1958年,長春光機所在研製成功「八大件」之後,面臨着光學研究為民用服務還是為軍工服務的轉折,王大珩基於發展國防光學高技術必須靠獨立自主進行研究的認識,堅持指導開展了國防光學的研究工作。
1958年底,為探索弱光情況下進行觀察的可能途徑,王大珩提出增大觀察望遠鏡入射孔徑以提高觀察性能的設想。根據他提出的思路,1959年光機所研製成功大倍率大口徑觀察望遠鏡,並在中國海防沿岸取得了富有成效的觀察結果。此後,他根據國家發展國防工程的需要,陸續開拓了紅外和微光夜視、核爆及靶場光測、高空及空間偵察攝影、空間太陽輻射模擬、激光技術以及大氣傳輸和目標、背景輻射測試等國防光學工程技術領域。
20世紀60年代,中國原子彈爆炸試驗迫在眉睫,而測試設備尚無着落,研製光測設備時間已來不及,就在這緊迫狀況下,王大珩提出徵用當時中國已進口的設備改裝以滿足核爆測試要求的緊急措施。在他指導下,經徵用改裝的普通高速攝影機能在不改變焦距的情況下擴大視場四倍,滿足了核爆火球發光動態測試要求,取得了豐富的科學數據。
此後,光機所為靶場測試陸續研製提供了中小型電影經緯儀,激光、電視電影經緯儀,跟蹤望遠鏡,光電瞄準儀等重要光測設備。王大珩在光學系統結構、光學玻璃、光學鍍膜、光學加工、光學檢驗等各專業領域的廣博知識和堅實的理論基礎,對指導上述國防光學工程的研製並取得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1980年,長春光機所等研製的船用激光、紅外、電視電影經緯儀及船體變形測量系統兩項國防光學工程在中國向太平洋發射遠程運載火箭試驗中,在船體簸蕩、測試環境條件十分惡劣的情況下,出色地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蹤測量任務,獨立解決了當今世界遠洋航天測量的穩定跟蹤、定位、標校和抗干擾等技術難題。王大珩對測量船的光學測量布局以及船體搖擺和撓曲變形的補償與實時修正等方面提出的有獨創性的設計構思,對保證光學測量起到重要作用。
由於他在中國國防光學科研中的突出貢獻,王大珩1980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5年,上述靶場光測設備以「現代國防試驗中的動態光學觀測及測量技術」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王大珩是首席獲獎者。
社會活動家
在擔任長春光機所所長時期,王大珩的科學組織活動早已超越一個研究「863計劃」4位倡議者。[4]
所的範圍,由他主持制訂了1956年及1964年全國光學與應用光學科學規劃,參與制訂了全國計量科學規劃以及儀器儀表行業發展規劃,其中由他擬訂的一些重大措施建議,對促進光學、計量和儀器儀表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王大珩一心關注着科學技術發展的脈搏,以敏銳的科學預見性,在世界科技發展的關鍵時刻,對中國一些重大科技發展方向提出重大建議。70年代末,他和中國核物理學家王淦昌聯名向聶榮臻副總理提出請求給予投資,建立相當規模的激光核聚變裝置的建議,在聶副總理的支持下,終於在1986年建成中國峰值功率超過1012瓦的強脈衝激光試驗裝置,使中國在實驗室研究核爆機理方面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1986年3月,王大珩鑑於美國戰略防禦倡議(SDI)和西歐尤里卡計劃等高技術計劃對世界各國造成的影響,由他發起並與王淦昌、楊家墀、陳芳允等三位科學家聯名向國家最高領導提出了「關於跟蹤研究外國戰略性高技術的建議」。這個建議很快得到中央批准,並演變發展為「863計劃」。其主要目標是在選定的生物、航空、信息、自動化、新材料、能源、激光等七個高技術領域跟蹤世界先進水平,縮小同發達國家的差距。這一計劃的實施,使中國高技術追蹤國際水平的研究不斷取得累累碩果,對中國20世紀末乃至21世紀初高科技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5]
他以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學部委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協副主席等身份,以他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科學實踐經驗對科技活動發揮作用和施以影響。他聯合其他學部委員向國家提出的加強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發展中國高技術產業、增加科技投入以及建立中國工程科學研究院等重大建議,都對中國科技發展決策起到重大影響。
王大珩不僅活躍於國內科技組織活動,而且在國際科技舞台也充分顯示了他的科學社會活動家的才能。為了使中國光學研製工作與世界接軌,他多次率團參加國際光學會議、計量學會議以及空間學術會議,並在他倡導下,在國內召開了多次國際激光會議、國際遙感會議、國際高速攝影與光子學會議等,他均擔任主席。通過他的影響和努力,世界光學委員會(ICO)接納中國光學學會為該會會員單位,並和世界上多數國家光學學術組織建立了廣泛的聯繫,促進了學術交流活動。1986年,由於他在中國空間光學技術中的突出成就,被選為國際宇航院院士。
戰略推動者
正當北京處於「非典」肆虐的非常時期,2003年5月溫總理視察北京航王大珩與夫人在韶山合影
空航天大學並向廣大師生作了重要講話,就發展中國大型飛機動情地說道:「最近我收到王大珩先生的一封信,我準備給他回信。他信里最惦記的是中國大型飛機的發展問題。解放五十多年了,我們能造汽車了,能造戰鬥機了,但是我們還不能造大型客機。我總想什麼時候中國的大型飛機能夠研製成功並且上天。我相信,這個願望是能實現的,可是實現這個願望是非常艱巨的……」。幾周後溫總理親自上門看望了王老,共同探討發展中國航空工業的戰略。按照溫總理對大珩老上書的批示,2003年10月大型飛機正式列為中國中長期科技規劃重大專項論證項目。
王老對中國航空工業發展大飛機問題的特別關注,是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大珩老與師昌緒先生共同擔任中國科學院技術學部主任開始的。那是因技術學部主任的職務需要,他對中國科技發展的關注從光學拓寬到航空、航天、能源等更多的領域。在此期間,他發現航空作為國家的「要隘」技術在國家級的高技術項目里沒有體現。經過數年的觀察、思考以及向師昌緒等與航空領域有關的同事們學習請教,在1995年,王老與師昌緒先生等六人聯名向國家提出將航空高技術列入重點高科技領域的建議。這是王老關於中國航空事業的第一個建議。建議被國務院採納,列入「九五」計劃。
其後,他多次參加了推進中國大型飛機發展戰略有關的重大活動。其中具代表性的有2000年國家科委組織的「大型飛機發展研討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組織的運十飛機首飛二十周年紀念會;2001年以「21世紀中國航空工業發展戰略」為主題的第159次香山會議;2003年為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大飛機論證委員會做關於發展中國大型飛機的報告等。
王老在多年推動發展中國航空產業的過程中,形成了六個很重要的戰略指導性觀點:
1.跨越創新,尋優勇進
針對有一些人提出的中國的航空工業應該走「由小到大,先軍後民,從仿製到研製」的發展道路,並稱之為「循序漸進」。王老提出中國的航空工業發展應當「尋優勇進」。他認為當前世界形勢決不允許中國走這樣的「漸進」之路,並指出:通過實踐找出來的反映事物發展規律的因果關係叫「序」,我們做許多事情是按這種「序」來進行的;但是還有許多事情是需要開創性實踐的,還沒有找到「序」;如果只做已經有「序」的事,只能是跟在別人後面模仿;有些「序」是必須遵循的,有些「序」是可以跨越的,跨越就不是「循序」而是創新。
我們應該把發展航空事業這件大事當作一項系統工程來看待。實施系統工程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把各種因素都考慮在內,實行系統優化。優化包括許多內容,如分析環境條件,解決處理眼前效益與長遠效益的關係是否優化了,經濟性是否適合現代要求,人才使用是否合理等等的問題。還有一條是優化要「與時俱進」。現在看上去是優化的東西,將來不一定就是已經優化的,還要與時俱進地不斷優化。我們的任務是不斷地「尋優」,不斷地探索一條最合理,最有效的道路。在道路確立之後,還應當勇往直前。大珩先生稱這種辦法為「尋優勇進」。
2.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自主開發、自力更生」是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決不是所有的東西全部都要自己搞商品化。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全靠自己實現商品化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能當作一般商品買來的,還是要買。但要注意,各種關鍵技術人家是要卡我們的,特別在高技術領域,必須自主開發關鍵技術,有實現產品化的能力,有自主的氣勢。在科技開發與產品化能力方面要有顯示度,別人卡我們,就自己干,讓對手感到卡不住。有了這種能力的儲備,才能胸有成竹地買得進來先進的東西。
在這方面還要強調「有所為,有所不為」。對某些已經商品化的東西可以「有所不為」,而在科研開發與產品化能力方面則必須更多地「有所為」。不能把在科研與產品化能力方面的「有所為,有所不為」和商品化的「有所為有所不為」等同起來,科研與產品化能力上的「有所為」必須大大地超過商品化的「有所為」。許多高技術的東西,並不像一般商品那樣能夠迅速占領市場,但是如果由於當前能買來,就不建立和發展自己的科研與產品化能力,甚至連已有的成果都放棄掉,那便是自投別人設下的羅網,或者作繭自縛。
3.科學界的責任是「傳承辟新」建立優勢
大飛機可以說是現代高新技術的大集合。我們發展大飛機技術一是增強國力的需要,二是發展經濟的需要,三是市場競爭的需要。僅僅作片面的經濟分析,可能覺得造大客機和買外國貨相比,不一定划得來。但重要的是,我們這個國家研產大飛機的高新技術產業要趕上發達國家,不能僅從短期的市場效益來考慮,而是要從長遠發展戰略來考慮。從這個角度來說發展是硬任務,已經有了運10的基礎,就不能停滯,應該本着「兩彈一星」的精神把我們的大飛機搞上去。
大型民用飛機是大飛機很重要的一塊。要看到民用飛機不單是民用商品,它還是軍民兩用的產品。沒有任何理由懷疑我們該不該搞大型民機,民機有沒有市場。單從國防方面着眼,也能看出運10能起到的作用。因此,要特別重視發展大型客機在國際鬥爭中的重要性。
我們取得了運10研製的成功,它和「兩彈」一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國家通過自力更生,自主發展,走到了一個科技前沿地帶,建立了很好的基礎,體現了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的氣概。在運10這個基礎上要很好地繼往開來,不是什麼都從頭搞起。有了這樣的基礎,就可以「駕輕就熟」。「就熟」對今天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就是繼往開來。歷史賦予中國科學界兩大責任,一個是發揮繼承以往知識的傳承作用,另一個是在「傳承」基礎上的「辟新」。我們要對社會真正有貢獻,就應當 「傳承辟新」的使命。
4.要時刻克服自己的弱點
建國以來我們作戰飛機的發展有不少成績,儘管有些東西還要靠人家,但是全靠人家是靠不住的,我們必需要有自己的一套。航空產業是競爭性很強的行業,對手會看到你所有的弱點,專攻你的弱點。這就像踢足球一樣,如果一個球隊大部份球員都是很棒的,但是某個球員弱的話,對手就會專攻弱的一面,別的方面再好也要輸球。大型飛機尤其是大型民機的問題應看成是我們航空產業的弱點。在當代的競爭當中,為儘快加強中國在大飛機方面的這個薄弱環節,應把發展大飛機這項工作像搞「兩彈一星」一樣作為一項緊急任務來布置。
5.國際合作的基礎是自力更生
中國經過這麼久的努力已形成了較強的科技能力,好多東西如「兩彈一星」等王大珩院士
都是靠自己努力搞出來的,包括基礎研究領域。航空技術是一種複雜的高技術,跟航天相比,航空工業已發展了百餘年,難度更高一些。如何才能趕上發達國家,主要還是看我們自己在「自力更生」方面下的功夫。我們想學別人先進的東西,如果自己沒有一手,就沒法學到。在國外你要去學人家的東西,往往你自己先要顯一手。一個教師要收徒弟,首先摸摸你的手硬不硬,要是不硬的話,再磕頭教師也不會收你做徒弟。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在發展航空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氣,建立了很好的基礎,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才有可能取得運10研製的成功。儘管運10成功以後我們和國外有一些合作,或者利用各種機會還得到過一些東西,這與我們運10的研製成功是有密切關係的。假如運10沒有研製成功,後來的那些合作機會恐怕也不可能有。因此,運10的研製成功,從對中國的重要意義來說,可以跟「兩彈」的成功相比。
6.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
教條主義,左、右傾機會主義,都不是科學。僅從局部利益出發也不是科學。科學是講全局,講整體的。要用科學的發展觀,與時俱進,尊重優勝劣汰的客觀規律來看待中國航空工業。中國航空工業必須從兩個方面着眼。一、它是高新技術的集中點;二、航空工業本身是一項戰略產業。它是既有軍又有民的產業。從單一的市場經濟或純軍工的體制來考慮問題都是欠全面的。它的發展必須走另一條路。
純軍用的航空產品肯定是我們自己搞。民的方面我們不排除積極爭取國際合作,但不能依賴國際合作,還需要有自主開發的另一條路。即便有合作,自主開發這條路也必須同時走。從能力方面考慮中國大型飛機可以從中大型的運10、MD90已經有的基礎開始起步,積極培養人材、鍛煉隊伍、發展裝備。同時,開展技術預研,為研產更大型的飛機開始做準備。中國發展大型民機除了考慮發揮它在民航運輸業中的作用外,還要看到它在軍事方面的重要用途。
哈爾濱理工大學
受命於危難
1978年7月7日中國科學院黨組通知:「接中組部〔78〕486號」文,經華國鋒主席、黨中央1978年6月17日批准:王大珩同志任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78年5月24日,63歲的老校長來到即將由黑龍江工學院改建的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當時的黑龍江工學院經過文革折騰已處於校舍破亂,師資流失奇缺,資金匱乏的艱難境地,全院只有4個系8個專業,共有師資250人。王校長一上任便召開校領導班子會,研究部署重整旗鼓建校發展規劃,有關辦學方向,專業設置,師資引進,校舍建設,職工住房、科研、生產、生活、後勤管理等諸多問題。為哈爾濱科技大學振興鋪墊了基石,指明了發展方向。1978~1983年從中科院和國家儀表局為學校無價調撥原材料、元器件、實驗與生產設備等1050件,價值850萬元。相繼建成學生宿舍、學生食堂、階梯教室樓、物理實驗樓以及5棟2萬多平方米的職工住宅樓。從此百廢待興的哈爾濱科技大學走出一窮二白的低谷,步入欣欣向榮的坦途。哈爾濱理工大學永遠銘記王大珩校長1988年題詞:我們要有:獻身的精神,求實的態度,革新的氣質,勤儉的作風,集群的性格,樂觀的情緒。2000年題詞:教研並舉,理工結合;多科互用,形成特色;卓育人才,亦能亦德;應迎世紀,面向祖國。
明確目標、堅定方向
1978年9月,在百忙工作中第二次來校參加第一批新生開學典禮。在典禮會上講話中說:為什麼我們中國留學生在國外學習多有建樹和成就,是因為國外儀器儀表設備先進。當初我校歸屬科學院,其目的就是要培養儀器研究開發專門人才,創建技術物理系並強調技術物理、精密機械、材料科學、電子技術、計算機與科學管理等專業設置及專業間協調配合,在打好堅實理論基礎同時,尤其強調普通物理實驗和專業性實驗,建立開放型實驗室,讓學生自己動手維護和修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既要會做實驗還要會設計實驗。專業課老師要搞科學研究,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技能,走教學、研究、生產三結合道路,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科技人才。要注重校圖書館建設,圖書館的藏書量標誌一所大學的學風和實力,是師生營養知識的寶庫。據了解,我校畢業生普遍受到大學、研究所和企事業單位好評,很多成為專業技術骨幹。有位大學教授曾對我們老師說:「很感謝你們考來我們學校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都是好學生。」我們老師說:「是我們按王大珩校長的辦學套路培養出的學生,這得感謝王校長。」
功勳卓著、平凡質樸
自1978年任校長,1984年和1995年當時的機械工業部連續聘為我校的名譽校長。三十多年來,老校長身兼多項重要職務,不管工作怎樣繁忙,逢請必到,即使路過也要到學校來聽一聽看一看,和老師學生見見面。1982年7月,老校長剛從北京來到長春,第二天就安排與在長春生產實習的七九級學生開座談會,其中有位女學生用英語彙報,王校長聽了非常高興,勉勵學生都要高標準要求自己。1983年7月,老校長家在長春沒有搬進北京,自己單身住在北京友誼賓館,應在京做畢業論文的七九級學生要求,在賓館樓外找個有台階的地方,用了一上午時間和師生會面交談。後來知道賓館不能隨便進入,樓內會議室是給首長和外賓用的,只好選擇在樓外。老校長每次來校都帶來科學技術的最前沿信息,每次講話中都有中國科學發展前沿內容。如在1995年9月來校講話中包括講述信息高速公路現狀與發展前景的內容。1998年4月有關學校學科規劃徵求老校長意見,老校長立即表示「我去!」當時老校長夫人顧教授說:「4月份哈爾濱停暖氣,太冷。能否下個月去?」老校長立即說:「我是校長,我得馬上去!」隨即往天津打電話聯繫母國光院士,母國光院士願意陪同前往。(母國光院士是天津南開大學原校長,長春光機所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曾是王校長的研究生。)來到學校後,安排住學校附近和興路一所賓館,晚上臨進賓館門時,老校長停下腳步問:「為什麼不住學校招待所?」校辦負責人回答說:「因為有母院士。」 老校長才同意住下。離校前校辦打算給兩位院士每人一盒精品人參、一盒鹿茸。經過了解後根本沒敢做出來,也沒敢說,怕惹兩位院士發怒挨批評。老校長經常坐飛機都是坐普通艙,不坐頭等艙。1995年老校長與清華大學同班同學何澤慧院士3去漠河觀看彗星,路過哈爾濱也要到學校走走看看。當時學校接待的同志看兩位院士穿的鞋太單薄,給他們買雙北京厚棉鞋,兩位院士非要給錢不可。臨回北京上飛機前硬把錢塞到接待同志的衣袋裡。2000年9月6日,哈爾濱理工大50周年校慶,85歲高齡的老校長又重返學校。視察校園和實驗室後,接受校報記者採訪時說:「高等學校的教育要為企業技術創新服務,要尊重實踐的需要,要切實做到科學與技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本科教育一定要強調基礎寬厚、理工科也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做到全面發展,適應未來建設需要。」如今老校長的諄諄教導和慈祥面孔記憶猶新深刻難忘。我們的老校長功勳卓著,身處尊位,學高八斗,卻始終保持清廉簡樸,從不用高檔營養品,所得獎金幾乎全部捐出。在和師生相處中,為人謙和,平易近人,行端身正,不圖名利,展現出一心為國為民的科學家平凡質樸的生活本色,這些都將成為我校世世代代繼承的寶貴精神財富。[6]
哈爾濱理工大學師生為失去我們崇敬的老校長而萬分悲痛,我們將化悲痛為力量,銘記王大珩校長要我們有:「獻身的精神,求實的態度,革新的氣質,勤儉的作風,集群的性格,樂觀的情操」的諄諄教導,秉承王大珩校長的「教研並舉,理工結合;多科互用,形成特色;卓育人才,亦能亦德;應迎世紀,面向祖國」的教育思想。繼承王大珩校長科學思想、戰略思維、高尚品格、謙遜作風,早日把哈爾濱理工大學建設成為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
逝世消息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著名光學家,中國近代光學工程的重要學術奠基人、開拓者和組織領導者,傑出的戰略科學家、教育家王大珩先生,因病於2011年7月21日13時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主要論著
王大珩.彩色電視中的色度學問題.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出版,1973 Wang Daheng.Laser application activities in China,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1980ICL,155
王大珩.中國光學科學技術的若干進展.光學學報,1981,1(1):1~11
王大珩.中國獨立自主地從事國防光學工程的歷史.科學報,1985年9月29日
王大珩等.中國的光學近況,光學學報,1985,5(1):1~10
王大珩.七彩的分光1999,5
大事年表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 出生於日本東京,原籍蘇州。1995年王大珩在首屆何梁何利基金獎頒獎會上
1932-1937年 在清華大學物理系學習,獲理學士學位,研究院學習一年。
1937-1938年 任兵工署彈道研究所技術員。
1938-1940年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物理系研究生。
1941-1942年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玻璃製造系研究生。
1942-1948年 任英國昌司玻璃公司研究部研究人員。
1948-1949年 任上海耀華玻璃公司研究室主任。
1949-1951年 任大連大學應用物理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1-1956年 任中國科學院儀器館館長。
1955年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
1958年-1965年任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現長春理工大學)首任院長;
1956-1967年 任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儀器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1967-1971年 任國防科委第十五研究院副主任。
1971-1977年 任長春光機所革委會副主任。
1978-1983年 任哈爾濱科技大學(現哈爾濱理工大學)校長
1979-1983年 任長春光機所所長。
1981-1992年 任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副主任、主任。
1986年 任中國科協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991年起為中國科協榮譽委員。
1987年迄今 任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現長春理工大學)名譽院/校長;
1992-迄今 任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局高級顧問。
1986-1992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長、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理事長、北京市科協主席。
1994年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6年 受聘為哈爾濱理工大學名譽校長。
1999年9月 與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共23人一起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2010年2月26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發布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提名委員會批准1997——28小行星命名為王大珩星。
2011年7月21日13時02分 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6歲。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999年頒發)
于敏 王大珩 王希季 朱光亞 孫家棟 任新民 吳自良 陳芳允 陳能寬 楊嘉墀 周光召 錢學森 屠守鍔 黃緯祿 程開甲 彭桓武 王淦昌 鄧稼先 趙九章 姚桐斌 錢驥 錢三強 郭永懷
中國科學院院士 · 信息技術科學部
包為民 保錚 陳定昌 陳桂林 陳國良 陳翰馥 陳俊亮 陳星弼 陳星旦 褚君浩 戴汝為 董韞美 干福熹 郭光燦 郭雷 何積豐 侯朝煥 侯洵 懷進鵬 黃宏嘉 黃琳 黃民強 黃緯祿 簡水生 匡定波 雷嘯霖 李啟虎 李未 李衍達 梁思禮 林惠民 林為干 林尊琪 劉國治 劉盛綱 劉頌豪 劉永坦 陸汝鈐 陸元九 母國光 彭堃墀 秦國剛 闕端麟 沈緒榜 宋健 孫鍾秀 王大珩 王家騏 王啟明 王守覺 王守武 王圩 王陽元 王育竹 王越 王占國 王之江 吳德馨 吳宏鑫 吳培亨 吳一戎 夏建白 夏培肅 許寧生 薛永祺 楊芙清 姚建銓 張鈸 張景中 張嗣瀛 張效祥 張煦 鄭耀宗 鄭有炓 周炳琨 周巢塵 周興銘 朱中梁
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
1994年 陳俊亮 陳力為 何德全 胡啟恆 蔣新松 金國藩 金怡濂 李德仁 李同保 劉先林 劉永坦 羅沛霖 倪光南 宋健 蘇君紅 汪成為 王大珩 王選 王越 韋鈺 張直中 周仲義 朱高峰 1995年 陳德仁 陳敬熊 范滇元 高鼎三 龔惠興 郭桂蓉 黃尚廉 侯德原 姜文漢 李國傑 李三立 梁春廣 林永年 陸建勛 毛二可 沈昌祥 孫俊人 孫優賢 孫玉 王小謨 魏子卿 吳澄 吳佑壽 吳祖塏 徐元森 許國志 許居衍 薛鳴球 葉尚福 葉銘漢 俞大光 張履謙 張鍾華 趙梓森 周炯盤 莊松林 1997年 蔡鶴皋 蔡吉人 陳火旺 陳太一 顧冠群 胡光鎮 李樂民 梁駿吾 林祥棣 凌永順 劉玠 牛憨笨 潘雲鶴 童鎧 童志鵬 王任享 楊士中 張光義 趙伊君 1999年 陳良惠 封錫盛 高潔 姜景山 李德毅 李幼平 劉尚合 盧錫城 潘君驊 孫家廣 魏正耀 鄔賀銓 張明高 張錫祥 鄭南寧 鐘山 周立偉 2001年 賁德 陳左寧 方家熊 宮先儀 何新貴 李伯虎 孫忠良 許祖彥 王子才 姚駿恩 張乃通 2003年 柴天佑 龔知本 馬遠良 王天然 鄔江興 葉聲華 周壽桓 2005年 陳鯨 戴浩 方濱興 黃培康 劉韻潔 2007年 徐揚生 張堯學 2009年 鄧中翰 吳曼青 於全 2011年 陳志傑 段寶岩 高文 李天初 呂躍廣 吾守爾·斯拉木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王大珩:開創新中國光學事業的「追光者」,新華網,2019-01-08
- ↑ 深切緬懷王大珩院士,中國科學院 ,2011-07-21
- ↑ 王大珩:光照萬丈 膺嘯東方,快資訊,2019-07-22
- ↑ 王大珩:「863」計劃的主要倡導者,中國軍網 2019-09-04
- ↑ 王大珩:中國光學之父,中國論文網
- ↑ 兩彈元勛之-王大珩,快資訊, 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