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三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錢三強 |
籍 貫:浙江湖州 原 名:錢秉穹 出 生 地:浙江紹興 出生日期:1913年10月16日 逝世日期:1992年6月28日 職 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
錢三強(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錢秉穹,浙江省湖州市人,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1]
目錄
人物簡介
核物理學家 1913年10月16日生於浙江紹興,籍貫浙江湖州。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0年獲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學位。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2年6月28日逝世。 曾任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所長,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副院長、特邀顧問、數學物理學部主任,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主任等職。在核物理研究中獲多項重要成果,特別是發現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現象並對三分裂機製作了科學的解釋。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立、發展和「兩彈」研製作出了突出貢獻。在組織推動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的科學研究及國際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1985年獲法國總統授予的法蘭西軍官級榮譽軍團勳章。1999年被國家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
1999年9月18日,錢三強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3]
生平簡介
錢三強,中國原子能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領導建成中國第一個重水型原子反應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儀器設備。使我國的堆物理、堆工程技術、核化學與放射生物學、放射性同位素製備、高能加速器技術、受控熱核聚變等科研工作,都先後開展起來。在蘇聯政府停止對中國的技術援助後,一方面迅速選調一批優秀核科技專家去二機部,直接負責原子彈研製中各個環節的攻堅任務,一方面會同中國科學院有關領導人,組織聯合攻關。使許多關鍵技術得到及時解決,為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成功作出重要貢獻。早在1960年,即在原子能所組織中子物理理論與實驗兩個研究組開展氫彈的預研工作,為氫彈研製作了理論準備,促成了中國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僅兩年零八個月,就研製成了氫彈。
1940年,錢三強取得了法國國家博士學位,又繼續跟隨第二代居里夫婦當助手。
1946年,他與同一學科的才女何澤慧結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鈾核三裂變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導師約里奧向世界科學界推薦。不少西方國家的報紙刊物刊登了此事,並稱讚「中國的居里夫婦發現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國科學院還向錢三強頒發了物理學獎。
1948年夏天,錢三強懷着迎接解放的心情,回到戰亂中的祖國。
他回國不久就遇到1949年1月的北平和平解放,他在興奮中騎着自行車趕到長安街匯入歡慶的人群。隨後,北平軍管會主任葉劍英派人找到他,希望他隨解放區的代表團赴法國出席保衛世界和平大會。中共中央還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撥出5萬美元,要他幫助訂購有關原子能方面的儀器和資料。看到共產黨的領導人在新中國尚未建立時就有這種發展科學事業的遠見,錢三強激動得熱淚盈眶。從國外歸來後,他於開國大典當天還應邀登上了天安門。
從新中國建立起,錢三強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業的開創。他在中國科學院擔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後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長、所長,並於1954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5年,中央決定發展本國核力量後,他又成為規劃的制定人,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956年,錢三強帶領40多名科學工作者在蘇聯實習考察。剛從美國回國的錢學森,也來到蘇聯和錢三強一同考察。
1956年11月16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成立主管原子能工業的第三機械工業部(1958年2月11日改為二機部),宋任窮任部長,錢三強與劉傑、袁成隆、劉偉、雷榮天等被任命為副部長。他是副部長之中唯一的科學家。聶帥曾經對錢三強說過:「搞原子能,你是行家,就請你提建議,我們大家商討決定。」
1958年,他參加了蘇聯援助的原子反應堆的建設,並匯聚了一大批核科學家(包括他的夫人),他還將鄧稼先等優秀人才推薦到研製核武器的隊伍中。
1959年6月26日,蘇聯共產黨中央來信,拒絕提供原子彈的有關資料及教學模型。8月23日,蘇聯又單方面終止了兩國簽定的新技術協定,撤走了全部專家,在蘇聯專家撤走後,周光召在國外召集數十名海外專家、學子,聯名請求回國參戰。他們歸國後先後參與主持了理論的研究與實驗研究工作。
1960年,中央決定完全靠自力更生髮展原子彈後,已兼任二機部副部長的錢三強擔任了技術上的總負責人、總設計師。他像當年約里奧-居里夫婦培養自己那樣,傾注全部心血培養新一代學科帶頭人,在「兩彈一星」的攻堅戰中,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核專家,並在這一領域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發展速度。人們後來不僅稱頌錢三強對極為複雜的各個科技領域和人才使用協調有方,也認為他領導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滿門忠烈」的科技大本營。
1964年,在他51歲生日之際,所研製出的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氫彈又爆炸成功。西方媒體推測,法國國家博士錢三強是中國的核彈之父。
1980年7月24日,錢三強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學技術發展的簡況》為題講課。
晚年的錢三強身體日衰,仍擔任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務。他一直關心中國核事業的發展,強調不僅要服務於軍用還要供民用。
1992年6月28日,他因病去世,終年79歲。
1999年,國慶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錢三強追授了由515克純金鑄成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表彰了這位科學泰斗的巨大貢獻。
名字由來
錢三強出生在1913年。起初他父親錢玄同給他起的名字叫錢秉穹,錢三強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父親錢玄同,不滿4歲就開始天天站在祖父的書桌前認字背書。青年時代,他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師範學習。回國後,先在一些著名的中學任國文教員,後到北京擔任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和北京大學教授,是中國近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他由於接受了章太炎、秋瑾等革命黨人的思想影響,竭力主張推翻清朝統治。隨後他又與陳獨秀、李大釗、嚴復、胡適等一批有進步思想的教授一起,投入了新文化運動,是進步刊物《新青年》的積極支持者和輪流編輯。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錢三強,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進步思想的薰陶。為培養錢三強,在他7歲時,父親送他進了由蔡元培、李石曾、沈尹默等北京大學教授們創辦的子弟學校——孔德學校(孔德是法國哲學家的姓)。孔德學校是一所開明的新式學校。學校除抓德、智、體三育外,還強調美育與勞動,對音樂、圖畫、勞作課也很重視。而且孔德學校師資力量較強、陣容整齊,老師們的水平足以勝任高中教學工作。可以說,錢三強童年時代得到的教育條件,是得天獨厚的。
錢三強在這樣的環境中,接受老師的教育,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漸成為一個興趣廣泛的學生,對音樂、體育、美術,錢三強都有兩下。剛進初中,年方13歲,就成了班上「山貓」籃球隊的隊員,在比賽中,他的拼搏精神和集體意識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一次,一個體質不如錢三強的比較瘦弱的同學給錢三強寫信,信中自稱「大弱」,而稱當時還叫「秉穹」的他為「三強」。這封孩子們之間互稱綽號的調皮信,恰巧被秉穹的父親錢玄同看見了。
「你的同學為什麼叫你『三強』呀?」錢玄同風趣地問道。「他叫我『三強』,是因為我排行老三,喜歡運動,身體強壯,故就稱我為 『三強』。」秉穹認真地回答了父親的詢問。錢玄同先生一聽,連聲叫好。他說我看這個名字起得好,但不能光是身體強壯, 『三強』可以解釋為立志爭取德、智、體都進步。在父親的肯定下,從此,「錢秉穹」就正式改名為「錢三強」了。[4]
出國求學
1929年,錢三強在父親的支持下考入了北京大學理科預科,同時還聽本科的課程。吳有訓教授的近代物理學、薩本棟教授的電磁學吸引着錢三強。兩位學者的博學及嚴謹的治學精神也深深教育着錢三強。科學的發展,給變化萬千的世界增添了色彩。三強決定學習物理,報考了清華大學物理系,求讀在吳有訓教授門下。清華大學享譽國內外,培養出一代代優秀學子、國家的棟材。校內充滿濃厚的學術空氣,教學嚴謹,學風端正,激勵着三強以頑強的精神,刻苦攻讀。他以吳有訓教授的作風為楷模,吳教授嚴謹的治學精神與教學方法滋潤着三強的心田。
1936年錢三強以畢業論文90分的優異成績畢業。經吳有訓教授的推薦,錢三強大學畢業後,便到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著名的物理學家嚴濟慈所長的手下做一名助理員,從事分子光譜方面的研究工作。錢三強能在這樣的高師手下工作,心中感到無比欣慰。剛剛開始工作,嚴老師交給他做一些服務性的工作和管理圖書。錢三強不因工作的繁雜細小而敷衍了事,而是認真完成老師交給的每項工作,把圖書館管理得井井有序,受到大家稱讚。人家照相,他就幫助沖洗、放大,還用照相底版做分析研究工作。漸漸地錢三強能夠獨立地、熟練地進行照相底片的分析,並掌握了照相技術。
一個周末的下午,同學們都離開了實驗室,只剩下錢三強一個人留在那裡做分子光帶分析。從南京開會回來的嚴老師進了實驗室,看錢三強仍在聚經會神地工作,又看了看分析的數據結果,與國外的資料數據大致相同,心中無比高興。他更加喜歡這位年輕人了,告訴錢三強,上半年將有中法教育文化基金會舉行的留法考試,建議錢三強報考鐳學名額。錢三強萬萬沒有想到會有這個好機會,他從心裡感激自己的老師。時間緊迫,10年沒有讀的法語,要儘快撿起。錢三強下定決心,要克服困難,認真地準備應考。考試完不久,嚴老師興致勃勃地告訴他:「你考取了,考得不錯。」錢三強收拾行李,就要離開生他養他的土地,就要離開重病在身的父親,離開關心他撫育他的老師,他依依不捨。蘆溝橋事變爆發,國難當頭,又增加了他心頭的沉重。他猶豫不決,不忍離開自己的故土。父親忍着離別的痛苦勸導他,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你學的東西會對祖國有用。報效祖國,造福社會,路程遠得很哩!男兒立志,不能只顧近憂啊!
1937年8月的一天,一艘遠洋客輪載着錢三強,離開了上海港,駛向了波濤洶湧的大海。
出洋留學
1937年9月,錢三強在導師嚴教授的引薦下,來到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居里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該實驗室是居里夫人創建的,居里夫人謝世後,由錒的發現者德比愛納教授任主任。但是實際上是居里夫人的大女兒伊萊娜主持。
伊萊娜·約里奧—居里夫人就是錢三強的導師。伊萊娜像她的慈母居里夫人一樣,潛心於科學研究,忘我勤奮,作風嚴謹,品格高尚,待人謙和、熱忱。在這樣一個導師的教導下學習,的確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
錢三強在實驗室里主要是做「物理」工作,而放射源是要用化學方法製備的。因此,他很希望兼作「化學」工作。
一天,約里奧一居里夫人問錢三強:「錢先生,那位化學師你不是認識嗎?如果你回國做放射源,就需要學會『化學』工作,你就去和她學學吧!」 錢三強心裡十分高興,他想導師為我想得多麼周到!於是欣然答應了。
化學師葛勤黛夫人是一位有名望的科學技術專家。她放手讓錢三強獨立做釙的放射源。錢三強一絲不苟仿效着化學師的方法開始工作。化學師每隔一段時間便過來詢問指導。接着,又連續讓他做了4個放射樣品。做完後,化學師幫助錢三強測完放射源的強度,並告訴錢三強:「成了,3個基本一樣,1個略微差一點,但在允許誤差範圍內。」
化學師的評價,對錢三強的工作做了肯定。而他的勤奮與好學,又贏得了化學師和同伴們的信任,同時也使他獲得了真誠的合作。這一來就大大拓寬了他的科學研究領域。不久,他寫出30多篇科研論文。
為了使錢三強有更多的學習機會,約里奧—居里夫人又提議,讓錢三強到其丈夫約里奧先生主持的法蘭西學院的原子核化學研究所學習,並允許他一段時間在這裡工作,一段時間到那裡工作。
在約里奧先生實驗室工作,不僅向先生學到科學技術,還學到他的科學思想、科學道德。這使錢三強受益終生。
1939年1月的一天,約里奧教授讓錢三強看一張照片,原來這是一張用雲霧室拍下的鈾受中子轟擊後產生裂變的碎片的照片。這是當時第一張直接顯示裂變現象的照片,是十分珍貴的。
不久,約里奧一居里夫人又邀請錢三強和她合作證明核裂變理論。在兩位導師的指導下,錢三強很快完成了博士論文——《α粒子與質子的碰撞》。
1940年錢三強獲得了法國國家博士學位。
錢三強是幸運者,能在兩位世界第一流科學家的教誨下學習、工作,使他很快進入了科學研究的前沿,還使他親眼目睹了人類一次偉大的科學發現——核裂變。
1946年春,錢三強與他的同行合作,經過反覆實驗,終於發現了鈾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這一發現不僅反映了鈾核特點,而且使人類能進一步探討核裂變的普遍性。導師約里奧驕傲地說:「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的實驗室的第一個重要的工作。」為此,1946年底,錢三強榮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
1947年升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導師。
報效祖國
回國
11年的勤奮使錢三強獲得了最高的獎賞,也贏得了留法中國人中學術水平最高的地位。在這樣優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下,他卻要回國。
1948年,錢三強找到了中共駐歐洲的負責人劉寧一,提出要求回國的心愿。劉寧一鼓勵他,「回國大有作為。」
錢三強也把自己要回國的打算告訴了導師約里奧。聽了學生的要求,身為法國共產黨員的約里奧滿意地說:「要是我,也會作出這樣的決定。」錢三強又去向約里奧的夫人話別。約里奧—居里夫人語重心長地說:「我倆經常講,要為科學服務,科學要為人民服務,希望你把這兩句話帶回去吧!」 導師的話,成為他一生的座右銘。錢三強臨行前,兩位導師在自己的花園裡為錢三強夫婦餞行。
1948年5月錢三強和他的夫人何澤慧,抱着剛半歲的女兒,帶着豐碩的科研成果,帶着導師的重託和法國同行的深情厚意,離開了巴黎回國。還隨身帶着一份珍貴的文件,這就是導師給錢三強在法國學習與工作的鑑定。鑑定是這樣寫的:「錢先生表現出科研人員所具有的特殊素質,在我們共事期間,他的這些素質又進一步得到加強。他已完成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有些是非常重要的。他心智敏慧,對科學既有滿腔熱忱,又有首創精神。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我們實驗室學習並在我們領導下工作的同一代科學家中,他是最優秀的。我們曾委託他領導幾批研究人員,他用自己的才華出色地完成了這項困難的任務,並受他的法國和外國學生的愛戴。」「我們的國家對於錢先生的才幹業已承認,並先後賦予他重任,先是任命他為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接着又聘任他為研究導師。他同時也是法蘭西科學獎的獲得者。」「錢先生還是一位優秀的組織者。他具備了研究組織工作的領導者所特有的精神、科學和技術素質。」
1948年夏,錢三強帶着法國朋友的友誼和祖國人民的殷切期望,回到了闊別了11年的祖國,邁上了新的里程。
1948年,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後為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處秘書長,二機部(核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名譽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等。
學以致用
1949年3月的一天,錢三強忽然接到一個通知,他要作為代表到巴黎出席保衛世界和平大會。錢三強想:這次去巴黎開會如果能遇到弗里德里克·約里奧一居里老師,請他代為訂購一些原子核科學研究的儀器設備,以及圖書資料該有多好。錢三強抱着試試看的心理,向代表團聯繫人提出,需要約20萬美元。4天後錢三強接到電話,請他到中南海。在中南海,等候錢三強的是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他熱情接待了錢三強,並說:「三強,你的想法很好,中央研究過了,決定給予支持。清查了一下國庫,還有一部分美金,先撥5萬美元供你使用」聽了李部長的話,錢三強心裡久久不能平靜,他埋怨自己太書生氣。戰爭還沒有結束,城市要建設,農村要發展,國家經濟困難,哪有那麼多外匯呢?不久,錢三強拿到了為發展原子核科學事業的美元現鈔,心中萬分激動、興奮。他深深地曉得這美元是經歷了火與血的戰亂,是剛剛從潮濕的庫洞中取出來的,是來之不易的。拿着這沉甸甸的美元,錢三強思緒萬千,深深感到科學工作任重而道遠。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後,錢三強先後擔任了副所長、所長職務。1955年1月14日,錢三強和地質學家李四光應周恩來總理召見來到了總理辦公室。周總理聽取了李四光介紹中國鈾礦資源的勘探情況,又聽取了錢三強介紹原子核科學技術研究狀況。周總理全神貫注地聽完後,提出了有關問題。最後告訴錢三強和李四光,讓他們回去好好準備,第二天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領導要聽取這方面情況,可以帶些鈾礦和簡單的儀器,做現場演示。
1955年1月15日,錢三強和李四光來到中南海的一間會議室,裡面已經坐着許多熟悉的領導人,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鄧小平、彭德懷等。這是一次專門研究發展中國原子能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會議開始了,毛主席開宗明義:「今天,我們做小學生,就原子能問題,請你們來上課。」李四光先講了鈾礦資源以及與原子能的關係。錢三強匯報了幾個主要國家原子能發展的概況和中國這幾年做的工作,並做了演示。大家看着實驗,會場十分活躍。主席點上了一支煙,開始做總結:我們的國家,現在已經知道有鈾礦,進一步勘探,一定會找到更多的鈾礦來。我們也訓練了一些人,科學研究也有了一定基礎,創造了一定條件。過去幾年,其他事情很多,還不來及抓這件事。這件事總是要抓的,現在到時候了,該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認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來。會後,大家用飯,毛主席舉起酒杯站起來大聲說:為中國原子能事業的發展,大家共同乾杯。
研製原子彈
1959年6月26日蘇聯共產黨中央來信,拒絕提供原子彈的有關資料及教學模型。8月23日,蘇聯又單方面終止了兩國簽定的新技術協定,撤走了全部專家,還諷刺:「中國人20年也搞不出原子彈,只能守着一堆廢鋼鐵。」諷刺變動成了動力,憤怒化作力量。中國科技工作者沒有被嚇倒。「自己動手,從頭做起,準備用8年時間,拿出自己的原子彈」成了中國人民的誓言。錢三強作為原子核物理專家,和無數科學工作者一樣,在困難面前沒有低頭,組織起數萬名科學工作者及技術工人,向研製第一顆原子彈進軍。
在蘇聯專家撤走後,周光召在國外召集數十名海外專家、學子,聯名請求回國參戰。他們歸國後先後參與主持了理論的研究與實驗研究工作。為了研究一種擴散分離膜,由錢三強領導成立了攻關小組,經過4年的努力研究成功,成為繼美、蘇、法之後第4個能製造擴散分離膜的國家。同時成功地研製了中國第一台大型通用計算機,成功地承擔了第一顆原子彈內爆分析和計算工作。在原子彈的整個研製過程中,浸透了錢三強的智慧與心血。他不僅為原子彈的研製做出了貢獻,也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發展嘔心嚦血,為培養中國原子能科技隊伍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追求真理
歷經風雨
1956年,錢三強帶領40多名科學工作者在蘇聯實習考察。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從美國回國,也來到蘇聯和錢三強一同考察。錢三強熟悉法國和西歐的情況,錢學森熟悉美國的情況,兩人一見面,互相交流信息,更增加了對開展科學事業的信心。這時,駐蘇大使劉曉奉命來找錢三強、錢學森兩位科學家,徵求對黨內整風的意見。談到當時的情景,錢三強說:「學森剛從美國回國不久,對情況不夠了解,就沒有談什麼意見」。這時的錢三強,已經參加工作9年,入黨也已經3年了。他很深沉地說:「我自認為,黨對我十分信任。我既然參加了這個組織,就應該愛護這個組織。黨要求我幫助黨整風,又派人來徵求意見,我應該講出真心話。當時,滿腔熱情,沒有任何顧慮。」
錢三強是坦率的、真誠的。他自認是一位忠誠的共產黨員,是在為改進黨風獻計獻策。可是,他提出的建議,仍然被一些領導人認為是不尊重黨的領導,實質上是取消黨的領導,是反黨言論。 早在反右派運動前,錢三強就感到科學院裡有種不太協調的氣氛。錢三強建議要增加幾位科學家進二機部的領導班子,這應該說是合理的。但在當時,這就變成了外行不能領導內行的右派觀點。錢三強這樣的思想、這樣的觀點,能不引起注意嗎?
領導們都知道,錢三強在法國讀書時就參加了地下黨活動;畢業後放棄了法國優厚的待遇,毅然回到祖國;回國以後,國民黨要員誘以高官厚祿,他都不為所動。他是如此衷心擁護黨,怎麼可能反黨呢?但是,災難仍然罩在頭頂。反右派運動中幾十萬知識分子被戴上右派分子帽子,接受勞動改造。錢三強的右派問題也提到了議事日程,但由於毛澤東、周恩來和聶榮臻的保護,他才僥倖沒有被扣上「帽子」。
錢三強知人善用,積極引薦。在他的帶領下,經過了1958年大躍進,浮誇風,經過了多災多難、忍飢挨餓的1960年,原子科學事業始終在艱難地前進着。
1962年,中央在北京召開七千人大會,毛澤東在會上做了檢討,讓劉少奇、周恩來等人來負責第一線的領導工作。1962年在廣州召開的知識分子會議上,周恩來興高采烈宣布「知識分子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陳毅元帥為知識分子脫帽加冕,行鞠躬禮。這次會議很有影響,在知識分子中間喚起了一股熱情。
在錢三強的腦海里,毛澤東和周恩來總是意見一致的。這一次周恩來沒有請示毛澤東,大膽地在知識分子這個問題上另闢蹊徑了。錢三強從內心裡贊成周恩來的觀點。他認為,前幾年黨的政策出了一些問題,現在應該積極支持周恩來扭轉這一局面。錢三強此話一出,引起了很大的震動。毛澤東批評了周恩來的講話,說知識分子仍然是資產階級的,仍然要脫胎換骨,說全黨開展反右傾。全國的政治形勢急轉直下,周恩來做了檢討,錢三強當然也要檢討。
事情鬧到這一步,周恩來派人來了解情況,二機部副部長、黨委副書記劉偉同志就說:「調走三強同志這個報告是誰搞的?我為什麼不知道?這種行動符合黨的原則嗎?對一位對黨忠誠的同志,能夠這樣隨便懷疑嗎?」
兩彈一星
1963年周恩來曾經提出:二機部的工作要有高度的政治思想性、高度的科學計劃性、高度的組織紀律性。也就是有名的「三高」原則。這幾項原則,實際上是整個黨組織的政治原則和紀律。根據這樣的原則,二機部的領導人對錢三強的教育和要求,也在進行。 調動不成,思想教育還是要進行的。這一次教育,對錢三強來說,是無法忘記的。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中國人自己設計製造的原子彈勝利升空。錢三強為之奮鬥數十年的強國夢就要實現了。全國人民歡欣鼓舞,揚眉吐氣,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為之歡呼慶賀。
二機部的領導,卻要錢三強在這天晚上7時參加一個批判會,聽取大家的批評和意見,然後去河南農村參加「四清」運動。三天後,也就是10月19日,他踏上了去河南信陽的列車。 北京在開慶祝會,二機部幾位領導人都參加了,還照了相,只有錢三強這位原子科學的研究專家、開創事業的帶頭人、二機部的副部長,銷聲匿跡,默默無聞。這時的錢三強已經來到河南省信陽地區一個偏僻的農村,正在用他那善於攻克量子力學、科學難關的大腦,計算生產小隊幹部多吃多占的簡單數字。
這種安排,當然是一些領導經過細心研究的。在他們看來:錢三強從1957年以來,從未作過觸及靈魂的檢討,思想問題越來越嚴重,總是強調科學,不尊重黨的領導,忽視政治;總是有自己的見解,不願做馴服工具,理應遭到這種待遇。他們認為,這是為了教育他、幫助他、挽救他。 從青年時期就立志報國,遠渡重洋到法國讀書,四十多年,嘔心瀝血,披肝瀝膽,廢寢忘食,就是為了「兩彈一星」上天。結果卻得到這樣的下場。但是錢三強堅強地忍受着。當別人問他:「照片上為什麼沒有你?」錢三強坦然回答:「有幾個做代表就行了,缺一個兩個不算什麼。」
主要成就
努力建設
1954年2月,錢三強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處秘書長。他首先抓的一項重要工作是籌建學部。經過反覆醞釀討論,他主持起草了籌組學部有關文件。同時,主持擬訂了《學部暫行組織條例》。
科學院各學部成立後,在制訂全國科學發展規劃,加強學術領導,以及團結院內外科學家,發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受到國內科學界的重視,在國際上也有一定影響。
「文革」中,學部被迫停止一切活動。「文革」後,錢三強被任命為中科院黨組成員和副院長,立即着手恢復學部的工作。
在當時條件下,恢復學部工作異常艱難。自1957年後,22年沒有增選學部委員,健在的學部委員平均年齡達73歲。因此,增選一批新學部委員,是恢復學部活動的當務之急。錢三強親自組織了選舉工作。經過近一年時間的推薦、醞釀、協商、評審,1980年11月,選舉出新的學部委員283人,學部委員平均年齡從73歲下降到65歲。學部工作恢復了生機。
由於種種原因,1980年後10年未增選學部委員。錢三強考慮再三之後,於1990年5月7日,向李鵬總理寫了一封言真意切的署名信。他寫道:大家對我國人才"斷層"問題深表關切和擔憂。人才斷層不僅表現在中層,還表現在高層,例如代表我國最高學術榮譽稱號的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也面臨這種狀況。6月2日,李鵬總理在辦公室約見了周光召院長,就學部工作進一步聽取情況匯報,進行研究。同年11月16日,國務院批准了中國科學院關於增選學部委員的請示,還規定增選學部委員每兩年進行一次。
自此,學部工作開始了規範化和制度化的實踐,學部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同時,也為在我國實行院士制度創造了條件。
推動發展
1980年,中國科技界出現了"加強軟科學,發展交叉科學,提倡學科交叉"的認識熱潮。當時身為中國科協副主席的錢三強,以鮮明的態度積極支持。他在第一次全國交叉科學學術討論會上,作了《迎接交叉科學新時代》的演講。這次演講被公認為交叉科學發展史上的"著名演講",受到廣泛重視。
1986年9月,中國科協成立促進自然科學與社會聯盟工作委員會,錢三強兼任該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會的任務開宗明義:加強軟科學、交叉科學、管理科學等方面的研究、宣傳和培訓活動,加強自然科學工作者和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聯繫,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1987年後的一段時間,包括科學技術、教育、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哲學、新聞出版等在內的知識界,出現了聯合交叉大討論的熱潮。這一熱潮的發起者,就是錢三強領導的促進聯盟委員會,特別是由他親自策劃並主持的系列"科學與文化論壇"。
一開始,錢三強就"論壇"的宗旨作了說明:"充分認識科學技術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確定包括科技與教育、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在內的新文化觀念,提高全社會的科學文化素質;充分認識科技在文化建設中的特殊作用,把科技知識的傳播同思想道德教育結合起來,把數以百萬計的科協成員變成精神文明建設的一支生力軍。"
錢三強的設想,迅即得到錢學森、于光遠、鄭必堅以及指揮家李德倫、作曲家吳祖強等人士的熱情支持。
從1988年5月25日首次"科學與文化論壇"舉辦,到1989年"五四"前夕結束,共舉行了5次,每次都是各界有識之士踴躍列會,爭相論談,氣氛十分活躍,推動了科學與文化相互促進和融合。
培養人才
錢三強30多歲時已經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實驗物理學家,如果繼續從事科學研究,公認其在該領域會更有建樹。然而,回國後,他無條件地服從黨和國家的需要,放棄自己心愛的科研工作,以主要精力從事科學組織工作,為別人創造了施展才華的條件,培養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在科研工作中,錢三強注意發揮青年的主動性,放手讓他們大膽探索,在一些關鍵之處給以指點;他注意引導和鼓勵青年獨立思考,發表見解,即使是不成熟的或萌芽狀態的,他總是給以熱情支持,並一起討論,逐步完善;他以平等態度與青年交往,經常以自己的經驗教訓和親身體會,幫助青年少走彎路。每年新大學生、研究生到所里報到,他都要親自給大家做報告,鼓勵走又紅又專的道路。
正是由於錢三強等老一輩科學家堅持不懈地對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鼓勵、信任、教誨和示範作用,在我國核科學技術領域中,有一大批年輕人自覺自愿地把自己的青春才華和畢生精力,默默無聞地奉獻給國家和人民期盼的事業。
人物評價
錢三強不僅為原子彈的研製做出了貢獻,也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發展嘔心瀝血,為培養中國原子能科技隊伍立下了不朽的功勳。(騰訊網評)
就是這樣的清華走出來的優秀"老兵",抱着"科學家是有祖國的"報國夢,生動詮釋了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精神。(新浪網評)
錢三強的一生,有明確的目標和追求,有人生的理想和規範。77歲的高齡,歷經風風雨雨,仍然巍然挺立,不為世俗所擾。(人民網評)
錢三強先生正是這樣一位掌握全局,運籌帷幄的指點之才,他無愧於這個時代。熟悉錢先生的人,不會忘記他那寬闊的胸懷,勇挑重擔的氣魄,傑出的組織才能,甘為人梯的精神,謙遜樸實的作風,以及只求奉獻不求索取的高風亮節。在錢先生身上,科學和道德達到了高度的統一。正是因為這樣,錢三強先生才受到廣大青年學生的仰慕,科學工作者的愛戴和全國人民的尊敬。(周光召評)
視頻
「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的話,聽完淚崩
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與錢學森、錢偉長稱為中國科技界的「三錢"
參考資料
- ↑ 錢三強:我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人民資訊
- ↑ 已故院士名單,院士信息
- ↑ 名人簡歷《錢三強》
- ↑ 【一院一品】他是「兩彈靈魂人物」,微信公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