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 才,男,(1882——1972年),河南省滎陽縣汜水人。挖掘記錄80餘本豫劇傳統戲。

王才
演員,挖掘記錄80餘本豫劇傳統戲
出生 1882年
國籍 中國
知名於 挖掘記錄80餘本豫劇傳統戲

目錄

人物生平

1949年前巳在舞台上渡過了50個春秋,並教授過三個窩班,收徒近二百名。其中較有聲譽的如劉福梅陳福花郭艷君夏瑞珍等。

 
豫劇:中國豫劇第一張唱片--《陳素真》。

1956年入滎陽縣豫劇團任演員。其間,曾先後抽專人挖掘和記錄其口述的80餘本豫劇傳統戲,如《收楊再興》、《反冀州》、《七輩玄孫》等。[1]

乖乖嘞俺家開封》是由郭永亮作詞,潘虎、王才、郭永亮演唱及創作的歌曲,該歌曲是感慨開封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產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時碰撞出來的靈感,也是為了表達對開封的熱愛之情。[2]

 
豫劇:圖為宋朝東京欣賞演出的場所--勾欄

豫劇簡介

豫劇(英文:Yu Opera)起源於中原河南),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當代豫劇跟隨河南衛視河南豫劇院台灣豫劇團等演出團體走過了世界諸多國家,如到澳大利亞意大利法國加拿大委內瑞拉新西蘭德國英國美國等國家演出,被西方人稱讚是「東方詠嘆調」。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藉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據文化部統計,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北京山西陝西四川甘肅青海以及新疆台灣等省市區都有專業豫劇團分布。全國國有專業劇團163多個,民營劇團2239多個,從業人員10萬多人。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隨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資料證實,特別是相關人員在編修《中國戲曲志河南卷》的過程中,各方面的專家進行廣泛調查和論證,得出豫劇最早的誕生地是在古都開封和周邊各縣的結論。

宋代志書《東京夢華錄》明確記載,北宋東京開封當時有桑家瓦子、北瓦、次里瓦等,勾欄瓦舍遍布全城,一個勾欄棚可容數千觀眾之多。當時在開封已經演出了大型雜劇《目連救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