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紀念館
王氏紀念館 |
高郵王氏紀念館陳列着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各種版本的著作以及近、現代專家學者對王氏父子訓詁學家評論的各種專著和紀念王氏父子的書畫作品。該館占地一千多平米,規模宏大。八十年代初進行修繕,並對外開放。
王念孫、王引之是乾嘉學派的的傑出代表,揚州學派的中堅學者,王氏父子不僅對許多文獻典籍進行了系統整理,而且在音韻、文學、訓詁校勘等專門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王氏父子的著作頗豐,代表作《廣雅疏證》、《讀書雜誌》、《經義述聞》、《經傳釋詞》合稱「高郵王氏四種」。
目錄
基本內容
王氏父子
王念孫、王引之是乾嘉學派的的傑出代表,揚州學派的中堅學者,王氏父子不僅對許多文獻典籍進行了系統整理,而且在音韻、文學、訓詁校勘等專門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王氏父子的著作頗豐,代表作《廣雅疏證》、《讀書雜誌》、《經義述聞》、《經傳釋詞》合稱「高郵王氏四種」,是乾嘉學派最負盛名的著作。王氏父子倡導而實踐「用古聲求證古義」的方法,是他們把訓詁學的研究探求帶上了光明的頂峰,時稱「高郵王氏學」已成為學術上集大成者的代名詞,在訓詁學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卓絕千古,可謂「一家之學,海內無匹」。
高郵王氏紀念館
紀念館的修建
紀念館坐落在高郵市區西南部一條叫西后街的老街中段,館門坐西朝東,占地一千多平米。王家三代朝廷為官,家大業大,名聞遐邇,其故居早先規模較大,屋宇連綿近百間,後因歲月滄桑,後裔外遷,戰亂頻發等,有的房屋毀壞倒塌,有的移作尋常百姓人家,有的則改建成了工廠的車間。改革開放不久的1983年,當地黨委政府為紀念垂名史冊的清代音韻、訓詁學大師王念、王引之父子,激勵故里鄉親與莘莘學子緬懷先賢、勤勉好學、奮發有為,遷走工廠的部分車間和入住其中的居民,修復了東廂屋三間,北書房三間,古井一口,修建門廳三間和部分故居院牆,立高郵王氏紀念館,並對外開放。
1994年又修建正廳五間、廂房六間,重樹「獨旗一杆」,塑王氏父子像一座。門廳 府第式的門廳外掛着當代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手書的「高郵王氏紀念館」的館牌。門廳上方懸掛着「古訓是式」的金字黑底的匾額,造型古樸的照壁上刻有「戩穀」(善、吉祥意)的磚雕。轉身向北,透過灰磚鏤空的圓門,跳入眼帘的是一方小院。在幾竿依牆直立的翠竹掩映中的王念孫、王引之,古銅色塑像分外引入注目。端坐石凳之上的王念孫長衫過膝,雙目平視,神清氣定,左手扶一竿木手杖,右手握着一冊翻開的書;站立右側身後的王引之,兩手垂放,雙目微閉,似有所思。
塑像西南的牆腳,是一口王家曾經使用過的古井,白而光滑的石井欄上似乎還能看出當年提繩打水留下的依稀痕跡滿了朵朵殷紅的小花,恍若星空璀璨。與庭院平行並列的是坐北朝南的三間北廂房,房內陳列着《王氏故居》、《高郵王氏學》的展覽及許多經學後人的書畫作品。相傳這裡曾是王氏父子潛心讀書的地方。正廳 回身到灰磚鏤空的圓門北側向西,是一溜帶有斗拱廊沿的五間正廳。據介紹,正廳擬再現王家藏書堂的原貌,眼下只是擺放着一些舊式桌椅,供遊人休憩、景仰。正廳上方懸掛著書法家沙孟海先生題寫的「一代宗師」的匾額,下方正北後牆上掛着已故當代著名畫家程十髮先生精心繪製的王氏父子畫像。畫像中的王氏父子一位年屆古稀,一位年過半百,雖然均已成為學富五斗的經學大師,但都精神矍鑠,身材瘦削,清式的衣袍顯得闊闊大大。正廳中間門外兩側的立柱上掛有李一氓題寫的「父子一門乾嘉絕學,宋明以外訓詁大成」的楹聯。
正廳前院
正廳前的庭院內有東廂房三間,西廂房三間。東廂房門前立柱上掛有已故北大著名教授周祖謨題寫的楹聯「世代研經明古訓,山川鍾秀育賢人」,西廂房門前立柱上掛有高郵籍著名作家汪曾祺題寫的楹聯「一代宗師千秋絕學,二王餘韻百里書聲」,寄託了他對家鄉崇文重教、後繼有人的殷切希望。兩側的廂房內均為展覽室,陳列着王氏父子各種版本的著作及近現代學者專家對王氏父子訓詁學研究評析的文章專著,葉聖陶、王力、廖井丹、顧廷龍等已故專家學者、書畫家均有手跡陳列其中。東西廂房南側是三間不大的前廳,陳列有王氏父子的生平傳略、軼聞故事,「王念孫參倒和珅」的前前後後,「王府獨旗杆」故事的來龍去脈,伴隨着悠長、遠去的歲月分外令人關注、令人遐想。 出前廳又是一方狹長的院落,錯落有致的花草古木,簇擁灰磚鋪成的甬道,一直延伸到照壁南側的鏤空圓門。
參劾和珅
作為學者聞名於世的王氏父子有過一次大膽的「反腐」舉動。王念孫當時身為朝廷要員,目睹和珅之種種劣跡,冒着滿門抄斬的危險參劾和珅。當時皇帝也有除掉和珅的意向,但念及太上皇乾隆對和珅的感情,疑慮重重,難以決斷。一貫秉承父教、剛直不阿的王引之深明大義,替父獻策,為其《敬陳剿賊事宜折》奏章增添了幾名關鍵性的話:「唐堯在位,亦有共歡;及至虞舜在位,即行誅殛,」令嘉慶皇帝連聲稱善,顧慮全消,一舉剷除了和珅,令天下大快。
地理位置
王氏紀念館位於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穿心河畔[1]
參考文獻
- ↑ 王氏紀念館:一代宗師隱深庭搜狐網,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