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皮戲
王皮戲 |
中文名稱;王皮戲 流行地區;東阿、平陰、冠縣、茌平等地 主要描寫;王皮與十八個老婆上街觀燈 主要樂器;嗚嘟嘟、板胡、二胡、三弦、嗩吶 |
下碼頭王皮戲,是植根於山東東阿縣牛角店下碼頭村,流行於東阿、平陰、冠縣、茌平等地的戲曲劇種之一,為境內所獨有。[1]
目錄
特色
起源
據老藝人講,在清康熙年間(1662-1722),朝臣孫司馬(幼名孫廣四,卓號孫老錢,園裡莊人)傳授過王皮戲。因戲中主角叫王皮而得名,大司馬也當演員,在《土地爺添油》一劇中飾演王皮。通稱"十八大姐斗王皮",系流行於冠縣、茌平、平陰等地民間歌舞演唱形式。只有一本戲《王皮傳》,寫王皮匠娶了18個老婆,各有不同的殘疾,他帶着老婆們觀燈,惹出不少糾葛。演出前先有一段《跑燈》,然後引出戲文,並穿插《李虎頂燈》、《寡婦上墳》、《賣翠花》等折。唱腔為曲牌聯綴體,包括[耍孩兒](娃娃)、[駐雲飛]、[序子]、[鶯歌柳]、[太平年]、[清江引]等,有[慢板]、[快板]等板式。演唱時不用管弦樂器,只敲竹板配合。
王皮戲的樂器有嗚嘟嘟、板胡、二胡、三弦、嗩吶、也有鑼鼓,但不常用。還有配合表演掌握節拍的手鑼。主要曲牌有"疊斷橋"、"貫孝燈"、"耍孩兒"、"桂柱香"、"山坡羊"、"頂嘴兒"等,最細膩的曲子是"十八調",人稱"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哼哼"。其代表劇目有:《土地爺添油》、《送飯》、《休妻》、《兩親家頂嘴》、《賭博鬼》、《十八大姐逗王皮》等。《下碼頭王皮戲》不論是念白、唱詞,還是數板,語言直白,簡明樸實,通俗易懂,帶有大量的當地口語方言,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該劇目多在夜間演出,演出場地一般在閒院荒場。演出前,全體演員(最多24人)扮裝,手持各種彩燈,如傘燈、瓶燈、升燈、鼓子燈、籃子燈等,排成單行,前面一杆"圖"字大旗開路,邊扭邊唱"路燈歌。"進入演出場地後,開始"跑場"。跑技有"里摞城"、"外摞城"、"十字穿城"、"踩街"、"亂劈柴"、"夾箔帳"、"龍吊掛"、"里二外四"、"里四外四"等,隊形變化多端,彩燈上下翻飛,煞是壯觀,讓人眼花繚亂。當劇目演出時,前場演唱,後場演員配唱,俗稱"拉崖子"。除演出整個劇目外,也演出折子戲。演出劇目多是喜劇,幽默,詼諧,風趣,頗得百姓喜愛。
平時下碼頭的戲迷們忙時從事農業勞動,農閒時搭班演戲,特別是春節期間經常應邀到鄰縣和附近的鄉鎮村進行演出。至今當地仍流傳着這樣的歌謠:"下碼頭人不害臊,大人孩子王皮調。下碼頭敲碹子,鄰村來了大半子。"在東阿縣及茌平縣地界不管在那個縣,只要一啦起王皮戲人們都會說上一句"下碼頭王皮正版"甚至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口頭禪。
《下碼頭王皮戲》戲中的角色王皮老丑扮相,十八大姐均為旦角扮相,劇中演員的表演動作採用了大量的民間秧歌和喜劇的表演藝術技法,特別是劇中"旦角"的表演、有的嬌柔俊俏,有的媚悅流俗,有的潑辣刁鑽等等,表演動作如"甩巾轉身"、"扭腰晃頭"、"前俯後仰、送臂閃腰"等,充分體現出舞蹈動作剛中有柔,柔中帶剛,動中有穩,穩中有放,韻律舒展,連接順暢的藝術特徵,表演和諧而美妙,有着獨特的藝術特色,別具韻味。演員的唱腔大量的使用了角、宮、徵、商四種調式,特別是在一個唱段中,竟然數個調式交替出現,確為當今所少見,音樂結構完整、嚴謹、新穎、流暢、令人耳目一新。
因為此戲語言通俗、幽默風趣、動作誇張、表演詼諧,演唱曲調綺麗、新穎、婉轉、悅耳動聽,深受群眾喜愛。
隨着歷史的沿革,《下碼頭王皮戲》能夠代代相傳了一百六十多年,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它深深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在當地有着深厚的群眾基礎,說明了當地群眾對《下碼頭王皮戲》的鐘愛,聽《下碼頭王皮戲》,唱"王皮調"成了當地群眾生活中的一部分。愁煩唱"王皮調"能夠釋放人們胸中的鬱悶和煩惱;勞累時唱"王皮調"能夠放鬆自我,排除疲勞;高興時唱"王皮調"能給人增加歡快喜悅的情緒。《下碼頭王皮戲》凝聚着人們的情感,釋放着人們的情懷,陶冶着自我。初時只是人們湊在一起唱唱"王皮調",後來發展成半專業的戲班。由此可見,《下碼頭王皮戲》具有伴隨着歷史的前進步伐,世代相傳,不斷發展,不斷前進,不斷走向新的文明的歷史價值。
《下碼頭王皮戲》源自民間,它不僅豐富了群眾的生活,滿足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而且也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增強了團結友誼,促進了社會和諧發展進步。
《下碼頭王皮戲》之所以能夠在東阿縣流傳下來,直接反映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情感和心聲,它不僅深受當地人的喜愛,而且倍受專家的青睞。《下碼頭王皮戲》不僅對研究中國民間戲曲發展史提供了重要的理論研究史料,而且對研究中國的民間音樂和民間舞蹈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特別是對研究我國的民族歌舞發展史同樣是具有一定的重要價值。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下碼頭王皮戲》都是中國民間戲曲寶庫中的一塊藝術瑰寶,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王皮戲自清代咸豐(公元十八世紀)年間以來,世代相傳,至今已有160餘年的歷史。為了保護這一劇種,八九十年代,當地政府每年都撥出專款支持王皮劇排演演出,並在春節期間組織到縣城及鎮駐地巡迴演出,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真正豐富活躍了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
但伴隨着社會的發展及時間的推移,1995年春節王皮劇在下碼頭村場院,演出最後一場之後,因經費、人員等問題,再也沒在排演過。經過十多年的光景,當年王皮劇的部分老人相繼去世,演員紛紛散夥,現存傳承人只有李水成(67歲)陳月廷(73歲)等幾位老人。即使像李水成這近八十歲的老年人因生活所迫也不得不外出打工掙錢,73歲的老藝人陳月廷老人至今單身一人住在三間老土屋內風度殘年,如不及時搶救,《下碼頭王皮戲》這種稀有的民間戲曲將會很快消失。
僅有一本《王皮傳》劇本和一盒1991年錄製的原聲王皮唱詞分別保存於李水成和村長家中;1925年《王皮傳》手抄本被山東藝術研究所保存,王皮劇被列入1998年版《中國戲曲音樂集成》。1959年,縣一中音樂教師丁福基挖掘整理《兩親家頂嘴》一劇,在濟南珍珠泉禮堂向省領導匯報演出,後到熱烈歡迎。參加地區業餘劇團民間音樂會演,受到熱烈歡迎。業餘表演者曾用王皮調編演《爺倆趕集》等現代劇目,參加聊城地區會演。山東省藝術研究所收存1925年《王皮傳》的手抄本。
通稱"十八大姐斗王皮",系流行於冠縣、茌平、平陰等地民間的歌舞演唱形式。只有一本戲《王皮傳》,寫王皮匠娶了18個老婆,各有不同的殘疾,他帶着老婆們觀燈,惹出不少糾葛。演出前先有一段《跑燈》,然後引出戲文,並穿插《李虎頂燈》、《寡婦上墳》、《賣翠花》等折。唱腔為曲牌聯綴體,包括[耍孩兒](娃娃)、[駐雲飛]、[序子]、[鶯歌柳]、[太平年]、[清江引]等,有[慢板]、[快板]等板式。演唱時不用管弦樂器,只敲竹板配合。唱慢板時,帶人
聲幫腔。無職業劇團。業餘表演者曾用王皮調編演《爺倆趕集》等現代劇目,參加聊城地區會演。山東省藝術研究所收存1925年《王皮傳》的手抄本。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濟南市平陰縣300餘年的王皮戲,渴望登上大劇場 傳承之路很艱辛,梁廣斌和老戲迷們依舊在賣力地唱着…… , 百度 20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