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耳
玫耳是(Rhodotus,又名玫耳属)的真菌。红褶伞属下只有单一的网盖红褶伞(又名网盖粉菇或掌状玫耳)。它们分布在环北带,在北美洲东部、北非、欧洲及亚洲都可以采集得到。它们一般会在树桩及腐朽的硬木上生长。成熟玫耳的伞状帽呈粉红色及胶状的,表面有纹。生长期间在不同的光度及颜色照射下,会影响它们的大小、形状及子实体的颜色。由于玫耳有独特的特征,令其分类很难得到共识,故此它有很多异名。根据近期的分子种系发生学分析,发现玫耳最为接近Physalacriaceae下的属。[1]
目录
保育状况
玫耳可以单独或成束的生长。1980年代的欧洲因空气污染及改变土地用途, 真菌的数量大幅下降。自此欧洲多国就对真菌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制订了真菌的红色名录。玫耳在超过一半的欧洲国家中都被列入红色名录,状况属于极危、濒危或近危。玫耳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及立陶宛已经出现区域性灭绝。它们是匈牙利受保护的35种真菌之一,任何采集都是违法的。
历史命名
玫耳的模式种网盖红褶伞原先于1758年被法国植物学家布雅德(Jean Baptiste François Pierre Bulliard)分类在蘑菇属中。埃利亚斯·马格努斯·弗里斯(Elias Magnus Fries)也认同这个分类。后来于1926年,由René Maire将之分类在新起的红褶伞属中。其种小名的拉丁文意思是“掌状”,可能是指其盖上的纹像手掌。 法国植物学家Claude Casimir Gillet于1876年将网盖红褶伞分类在侧耳属中,并命名为Pleurotus subpalmatus。另外美国真菌学家Charles Horton Peck于1891年描述的新物种Pleurotus pubescens,其实就是网盖红褶伞。其他的异名包括Lentinula reticeps、Agaricus reticulatus、Agaricus alveolatus、Pluteus alveolatus及Panus meruliiceps。
分类
玫耳在伞菌目中的分类不明,多个学者都提出不同的意见。于1951年,洛夫·辛格(Rolf Singer)认为鹅膏菌族及红褶伞属有很多相似性,包括孢子颜色及装饰、菌丝及菌髓结构、厚垣孢子的产生等, 于是将红褶伞属分类到鹅膏菌科内。1953年,法国真菌学家Robert Kühner及Henri Romagnesi基于孢子的颜色而将红褶伞属分类到口蘑科中。1969年,有指因红褶伞属孢子的超显微结构而将之分类到粉褶伞科。到了1986年,辛格修改了其主张,认为红褶伞科应较为接近口蘑科的Pseudohiatuleae族。此族包含了小火焰菌属、Pseudohiatula、Cyptotrama及Callistodermatium。1988年,有建议将口蘑科分成几个新的科,当中包括了含有红褶伞属的Rhodotaceae。 分子种系发生学帮助厘清玫耳的分类问题。多种伞菌的核糖体DNA研究证实了将红褶伞属分类到口蘑科的建议。一项大型的种系发生学分析认为红褶伞属应属于伞菌目的核心分支,即包含粗糙鳞盖伞、Marasmius trullisatus、金针菇、Xerula furfuracea、Gloiocephala menieri及亮菌的分支。这些属后来被重置到Physalacriaceae科中。真菌索引(Index Fungorum)及MycoBank也是将红褶伞属分类到Physalacriaceae之下。
菌体特征
边缘向内卷曲的伞状帽及连生的蕈柄是玫耳的特征。并非所有小菌褶都由伞状帽延伸到蕈柄。玫耳的子实体有伞状帽及蕈柄;蕈柄没有菌环或外被。伞状帽最初是凸出的,当长到某一阶段就会变成扁平,平均阔2-6厘米。帽的边缘是向内卷曲的,帽表面有较浅色的脉状纹。在纹间的颜色会受生长时照明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可以呈橙色至粉红色至红色。帽表面是胶状的,菌髓结实及呈粉红色。小菌褶很厚及紧密,与伞状帽的颜色差不多。 一些小菌褶并非由伞状帽伸延到蕈柄,每2-4褶形成一组。蕈柄长1.5-3厘米及厚4-6毫米,位于伞状帽的中央或边缘。蕈柄的颜色也像帽般会受照明的情况所影响。玫耳的菌丝会在子实体初出现时分泌一种红色或橙色的液体。成熟的子实体当放在10%的硫酸亚铁溶液中时会转变为绿色。玫耳的孢子印一般都是粉红色的,但也有呈奶白色的。在微观下,玫耳的孢子约呈球状,大小为6–7.2×5.6–6.5微米。孢子表面有结节,一般长0.5–0.7微米。孢子并非淀粉质的,故在梅瑞氏染剂下不会带有碘的染色。 孢子台呈棒状及有4个孢子,大小约为33.6–43.2×5.6–8微米。虽然玫耳没有侧生囊状体,但却有大量的褶缘囊状体,褶缘囊状体大小约为27.2–48×4.8–8微米。菌丝上有扣子体。菌盖皮层是由囊状及厚壁的菌丝所组成,每一个菌丝都是由细小的茎所支撑,一直延伸到胶凝区。厚垣孢子是无性的繁殖单元,可以帮助玫耳在不适合生长的环境下生存。玫耳的厚垣孢子大小约为12-8×8-6微米。
食用性
玫耳一般被列为食用性未明或不适宜食用。玫耳没有明显气味,味道苦味,但早期却有指是甜味。
菌体效用
玫耳是其中一种具有抗人类临床病原体的真菌。在扩散法药敏试验(Kirby-Bauer antibiotic testing)下,玫耳对枯草杆菌有中度的抗菌力,而对酿酒酵母及烟曲霉只有轻度的抗真菌力。
生长分布
玫耳是腐生的,即透过分解有机物来获取养份。它们可以分散或一束的生长。 它们会在菩提树、枫树或榆树等硬木上生长,在欧洲也有生长在欧洲七叶树上。玫耳喜欢定期泛滥及较少阳光的环境。它们较为喜欢生长在未腐朽的木材上,可算是先锋种。它们有时也会长在深色的木材上,尤其是失去了树皮及干身的树干。玫耳会在较寒冷及潮湿的天气下长成:美国会是在春天至秋天,英国及欧洲则是在秋天至冬天。 玫耳胶质的子实体。玫耳分布在环北带,包括加拿大、伊朗、匈牙利、意大利、波兰、斯洛伐克、丹麦、瑞典、挪威、德国、以往苏联的地区、韩国、日本及新西兰。玫耳在美国分布在印地安纳州及北美洲其他东部地区。虽然玫耳较为罕有,但在伊利诺伊州却较普遍。有指由于榆树因荷兰榆树病而枯竭增加,却令玫耳有复苏的迹象。 照明近红光的可见光是玫耳生长所需的光谱,这与一般真菌所需的蓝光有所不同。在波长500纳米以上的红光、黄光或绿光下,玫耳都可以结出子实体;若只有蓝光,则不能长成。玫耳的显型会受到照明的颜色及光度所影响。例如在绿光下,子实体会呈淡橙色,蕈柄较短及笔直,伞状帽很大及有明显的纹;这与在绿叶下长成的玫耳相像。若是在黄光照射下,玫耳会呈鲜橙色,伞状帽较细小,纹理也不明显;这与在冬天落叶后长成的玫耳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