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生物氣象學是農業氣候學一個名詞術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目錄

名詞解釋

生物氣象學是研究大氣中的物理和化學因子對生命體的生長、繁殖、活動、疾病、死亡等的影響的學科,它是介於氣象學和生物學之間的邊緣科學

生物氣象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有:主要氣象因子如氣溫、濕度、氣壓、風、光、電、宇宙射線等對人體生理活動、疾病的影響和對動植物繁殖的影響,以及生物體在宇宙空間等特殊環境條件下的生理變化等。當前的研究內容着重醫療氣象和高空生物氣象兩個方面。

生物氣象學所研究的空間範圍包括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即從植物根系、微生物和動物所能到達的地層,一直延伸到飄浮有植物孢粉和微生物的高層大氣,還包括各種建築物、地下鐵道、洞穴、潛艇、衛星等人造環境。生物氣象學從整個生物界的角度出發,研究對象涉及生物界的全部種類。因此,農業氣象學、森林氣象學、物候學以及生態學等,都和生物氣象學有很多共同的研究領域。

生物氣象學是生物學的一個分科。它和形態學、生理學、分類學、遺傳學、進化論、生物發生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都是生物學的基礎分科。這些學科所研究的都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基本生命現象。

有關生物氣象學的知識有着悠久的歷史,但最初只限於生物體生命現象的季節變化和天氣氣候之間關係的定性記載(見物候學、醫療氣象學)。到16世紀以後,溫度表、濕度表和顯微鏡等分別應用於氣象學和生物學研究,開始了生物氣象學的定量分析研究。20世紀40年代以來,特別是1956年國際生物氣象學會成立以後,這門學科才有了迅速的發展。1984年7月在日本東京召開的第十屆國際生物氣象學會,主要研討了有關人類生物氣象學問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