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波 |
---|
|
出生 |
1931年12月 山东桓台 |
---|
国籍 |
中国 |
---|
民族 |
汉 |
---|
母校 |
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 |
---|
职业 |
病毒学家 |
---|
研究领域 |
医学 |
---|
田波
- 病毒学家 男,1931年12月生,山东桓台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目录
人物经历
- 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毒学研究室工作至今,现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 1981年至1993年先后在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植物病理系、德国杜赛尔多夫大学生物物理研究所、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及威斯康星大学遗传系、英国苏格兰作物研究所等处做高级访问学者或客座教授。
-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被选为《中国病毒学》杂志名誉主编。分别被推荐为美国病毒学会终身高级会员、印度病毒学会终身会员和国际类病毒工作委员会委员。他是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
- 1954年起研究病毒与高温对马铃薯花叶型退化的作用,发现病毒感染后在低温条件下马铃薯产生耐病性而不发生退化,提出的无病毒种薯生产方案,在我国广泛应用;1980年起开展亚病毒研究,1983年在国际上首次报导用病毒卫星防治植物病毒病获得成功,转让给一日本公司用所设计的切割马铃薯类病毒RNA的核酶基因转化马铃薯,可阻断类病毒复制,获得抗病马铃薯;1989年涉足医学病毒,在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癌组织中发现抗原肽与热激蛋白gp96的复合物,证明gp96及其N端蛋白有佐剂功能,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研究了SARS和艾滋等病毒融合蛋白的7肽重复序列与细胞融合的分子机制,设计一种三螺旋蛋白高抗艾滋病毒。
主要奖项
- 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五次
- 获国家自然科学与科技进步奖两次
- 获省部级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三次
- 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
参考资料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