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瘕
症瘕 |
英文名称 :Gynecologic Abdominal Lumps 就诊科室 :中医妇科 常见病因 :脏腑失调、气血阻滞、瘀血内结 常见症状 :妇女下腹部胞中有结块伴疼痛胀或满甚或阴道出血 |
妇科症瘕为腹中结块的病。坚硬不移动,痛有定处为“症”;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瘕”。其涵盖了各种妇科良性肿瘤,病种较多,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症。此病多因脏腑失调,气血阻滞,瘀血内结引起,气聚为瘕,血瘀为症。证候以气滞、血瘀、痰湿、湿热等四型多见。 [1]
目录
病因病机
症瘕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脏腑不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气聚为症,血结为瘕,以气滞、血瘀、痰湿及毒热为多见。
气滞
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受阻,滞于冲任胞宫,结块积于小腹,成为气滞症瘕。
血瘀
经期产后,胞脉空虚,余血未尽之际,房事不节,或外邪侵袭,凝滞气血,或暴怒伤肝,气逆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使瘀血留滞,瘀血内停,渐积成瘕。
痰湿
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健运失职,湿浊内停,聚而为痰,痰湿下注冲任,阻滞胞络,痰血搏结,渐积成瘕。
毒热
经期产后,胞脉空虚,余血未尽之际,外阴不洁,或房事不禁,感染湿热邪毒,入里化热,与血搏结,瘀阻冲任,结于胞脉,而成症瘕。
临床表现
辨证施治
气滞型
证候:小腹有包块,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时聚时散,或上或下,时感疼痛,痛无定处,小腹胀满,胸闷不舒,精神抑郁,月经不调,舌红,苔薄,脉沉弦。治则:疏肝解郁,行气散结。主方:金归妇康丸。方药:当归、郁金、红花、二花、香附、三棱、莪术、昆布、元胡、小茴香、乳香、没药、败酱草、白花蛇草、穿山甲、皂刺;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黄豆大小,日次,温水送服;或香棱丸:木香、丁香、三棱、莪术、枳壳、青皮、川楝子、小茴香;上药共研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血瘀型
证候:小腹有包块,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肌肤少泽,口干不欲饮,月经延后或淋漓不断,面色晦黯,舌紫黯,苔厚而干,脉沉涩有力。治则:活血破瘀,散结消瘕。主方:桂枝茯苓丸。方药: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各等分。研细末,炼蜜为丸。
若积块坚牢者,酌加鳖甲、穿山甲以软坚散结,化瘀消瘕;疼痛剧烈者,酌加延胡索、莪术、姜黄以行气活血止痛;小腹冷痛者,酌加小茴香、炮姜以温经散寒;月经过多,崩漏不止者,酌加三七粉、炒蒲黄、血余炭等化瘀止血。若血瘀甚者,兼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用大黄廑虫丸。本方重在取其虫类搜剔脉络,祛瘀消瘕。
痰湿型
证候:小腹有包块,按之不坚,或时作痛,带下量多,色白质黏稠,胸脘痞闷,时欲呕恶,经行愆期,甚或闭而不行,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治则:除湿化痰,散结消瘕。
主方:散聚汤。方药:半夏、橘皮、茯苓、当归、杏仁、桂心、槟榔、甘草。
若脾胃虚弱,纳差神疲者,酌加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若兼血滞者,用三棱煎:三棱、莪术、青橘皮、半夏、麦芽,淡醋汤下。痰积多,姜汤下。
毒热型
证候:小腹有包块拒按,下腹及腰骶疼痛,带下量多,色黄或五色杂下,可伴经期提前或延长,经血量多,经前腹痛加重,烦躁易怒,发热口渴,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则:解毒除湿,破瘀消瘕。主方:银花蕺菜饮。方药:赤芍、丹皮、丹参、三棱、莪术、皂角刺、银花、蕺菜、土茯苓、炒荆芥、甘草。
若小腹包块疼痛,兼带下量多,色黄稠如脓,或五色带杂下,臭秽难闻,疑为恶性肿瘤者,酌加半枝莲、穿心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以清热解毒消瘕。 [4]
预后
症瘕主要为妇科良性肿瘤。症瘕的形成多因正气不足、痰瘀互结于冲任胞宫日久成瘕,可根据邪正双方状况来判断预后。本病初期,邪气未盛,若能及时治疗,病情可望好转甚至治愈。若病程已久或经治无效,包块渐大,出血严重,致正虚而邪盛或邪未祛正已衰,则预后不佳。
参考来源
- 刘立公. 症瘕积聚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 《 中国针灸 》 , 2005
- 杨耀芳,王钦茂,方学明. 症瘕口服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实验研究. 《 中医杂志 》 , 2000
- 张登山,储全根指导等. 王云铭辨治妇科症瘕经验.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 , 2006
- 王鹏辉. 症瘕的病因病机与辨证施治. 《 中国医药指南 》 , 2011
- 何嘉琳. 妇科症瘕证治五法.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