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翅雪雀
白斑翅雪雀[1](学名:Montifringillla nivalis)属典型的高原鸟类,共有8个亚种,较雪雀属中其他种体型稍大;雄鸟头灰,颏黑,翕和肩富于褐色;翼大部白色;除一对中央尾羽黑色外其余均为白色而具黑色羽端,飞行时尾部呈中间黑、两边白的形态。雌鸟像雄鸟,但中覆羽底色常显暗色。雄鸟头灰,颏黑,翕和肩富于褐色;翼大部白色;除一对中央尾羽黑色外其余均为白色而具黑色羽端,飞行时尾部呈中间黑、两边白的形态。雌鸟像雄鸟,但中覆羽底色常显暗色。初级飞羽9枚,外侧飞羽的淡色羽缘(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处,形稍扩大,互相骈缀,略成两道横斑状,在飞翔时尤见明显。嘴短粗而强壮,呈圆锥状,嘴峰稍曲。
栖于甚高海拔的冰川及融雪间的多岩山坡。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山边悬崖和裸露的岩石上,与其他雪雀及岭雀混群。甚不惧生。性活泼,耐严寒,冬季高山雪大时,也常向下部迁移。以果实,种子和昆虫为食。分布于西班牙、地中海地区至中东、中亚及中国西部。
目录
形态描述
白斑翅雪雀成鸟雌雄羽色相似。眼先黑褐;额、头顶和头侧灰褐色较深;背、肩及腰沙褐色,颈侧及颈部稍淡;背部具不大明显的褐色羽干纹;尾上覆羽黑色,其两侧覆羽的端部或外翈端部为白色;中央尾羽黑褐,具褐白色狭缘,其余尾羽白色具黑褐色端斑、越向外侧端斑越小,直到最外侧一对则完全消失;翼上小覆羽、中覆羽白色;外侧次级飞羽端部1/3处为白色,形成翼上白斑;内侧次级飞羽沙褐色,小翼羽、初级飞羽黑褐,具褐白色狭缘;下体白色,喉部具一黑斑,其羽端杂有白色,呈斑纹状。 [3] 幼鸟:体色较淡,喉部不具或微显黑色,下嘴呈淡褐白色。
虹膜褐色或茶黑色、嘴在繁殖期间黑色、冬季角黄色到橙黄色,脚和爪均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30-33克,♀30-34克;体长♂146-169毫米,♀142-167毫米;嘴峰♂11-15毫米,♀12-14毫米;翅♂102-115毫米,♀102-112毫米;尾♂65-75毫米,♀61-70毫米;跗跖♂17-21毫米,♀19-20毫米。(新疆亚种)(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白斑翅雪雀是一种高山和高原鸟类,栖息在海拔2500-4500米的高山草甸、草原和高原地区,尤其喜欢多岩石的山地,也常出没于高山沟谷、高原上的房舍和居民点附近。
生活习性
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山边悬崖和裸露的岩石上,与其他雪雀及岭雀混群。甚不惧生。性活泼,耐严寒,冬季高山雪大时,也常向下部迁移,但季节性的垂直迁徙现象不明显。多大地上活动,善奔跑,大岩石间跳跃觅食,飞行迅速,但每次飞的距离不远,多贴地面低飞。喜欢站在高的岩石或山坡上鸣叫,鸣声单调清脆,但声音较低,其声似“Jie,Jie,Jie”。
分布范围
- 原产地:阿富汗、阿尔巴尼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中国、捷克的、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意大利、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列支敦士登、马其顿、蒙古、黑山、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士、塔吉克斯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 [4]
区域灭绝:克罗地亚。
- 游荡:匈牙利、葡萄牙。
- 中国
中国分布状况:三亚种均甚常见,新疆亚种于新疆西北部的天山及喀什地区;昆仑亚种于新疆南部昆仑山;青海亚种于青海及西藏的中部和东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繁殖期间雌雄鸟甚为活跃,雄鸟常围绕着雌鸟鸣叫,并相互追逐。也有报告说在求偶期间,雄鸟还进行像百灵鸟一样精巧的炫耀飞行和在地上作求偶跳舞表演,同时还发出一种像击鼓似的歌唱声。成对或分散营巢繁殖,偶尔也有小群集中大一起营巢繁殖的。营巢于悬崖和岩壁洞穴、废弃房屋墙洞和鼠兔废弃的洞穴中。巢由枯草茎叶构成,内垫有羊毛、鼠毛等兽毛和鸟类羽毛。每天窝产卵4-5枚,卵白色,大小为24.5毫米×16.4毫米。 [3]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