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背葉原圖鏈接

白背葉,中藥名。為大戟科野桐屬植物白背葉Mallotusapelta(Lour.)Muell.-Arg.的根或葉。分布於雲南廣西湖南江西福建廣東海南等地。根具有柔肝活血,健脾化濕,收斂固脫之功效,常用於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子宮脫垂,脫肛,白帶,妊娠水腫。葉具有消炎止血之功效,常用於中耳炎,癤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白背葉

拼音名:Bái Bèi Yè

英文名:Leaf of Whitebackleaf Mallotus

別名:白鶴葉、白面戟、白面風、白桃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llotus apelta (Lour.)Muell.Arg.[Ricinus apelta Lour.]

 
白背葉原圖鏈接

出處

出自《貴州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白背葉的葉。

採收和儲藏

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白背葉: 直立灌木或小喬木,高1.5-3m。小枝、葉柄和花序均被白色或微黃色星狀絨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8cm,密被白色星狀毛;葉闊卵形,長4.5-23cm,寬3.5-16c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平或短截形或略呈心形,具2腺點,全緣或頂部3淺裂,有稀疏鈍齒,上面綠色,被星狀柔毛或近無毛,背面灰白色,密被星狀絨毛,有細密紅棕色腺點;掌狀脈3條。花單性異株;雄花序為不分枝或分枝的穗狀花序,頂生,長15-30cm,被黃褐色絨毛;雄花簇生;具短梗或近無梗;萼3-6裂,裂片卵形,不等長,外面被密毛,內面有紅色腺點。鑷合狀排列;無花瓣;花盤無腺體;雄蕊多數,花絲分離,花葯2室;雌穗狀花序不分枝,頂生或側生,略比雄花序短,約15cm,果時圓柱狀;雌花單生;無柄;花萼鍾狀,3-5裂,裂片卵形,長3-4mm,外被星狀絨毛;無花瓣;子房有軟刺,刺上密生星狀柔毛,3-4室,花柱3,短,基部連合,被皮刺及稠密星狀毛。果序圓柱形,長2.5-15cm以上,直徑2-3cm;蒴果近球形,密被羽狀軟刺和灰白色或淡黃色星狀絨毛,軟刺長2-6mm,種子近球形,黑色,光亮。花期4-7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山坡路旁灌叢中或林緣。

 
白背葉原圖鏈接

資源分布:分布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

性狀鑑別:單葉互生,具長柄;葉片圓卵形,長7-12cm,寬5-14c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形或短截形,具2腺點,全緣或不規則3淺裂,上面近無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狀毛,有細密棕色腺點。氣微,味苦、澀。

性味

味苦;性平

歸經

肝;脾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濕;止血。主蜂窩組織炎;化膿性中耳炎;鵝口瘡;濕疹;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外用:適量,搗敷;研末撒 ;或煎水洗。內服:煎湯,1.5-9g。

各家論述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白背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白背葉中醫寶典 《中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