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人
白馬人 |
白馬人 |
中文名稱 :白馬人 亦稱 :白馬氏、白馬藏人 傳統文化 :酒、火圈舞、池哥晝等 分 布 :四川平武、九寨溝和甘肅文縣等 |
白馬人即白馬氐,現在也稱為白馬藏人,他們是指分布在四川平武、九寨溝和甘肅文縣一帶的少數民族,解放初期被定名為藏族,定名的主要根據是由於他們與松藩、虎牙等藏民生活區毗鄰。較長時期以來,白馬人對於自己被稱為藏族,普遍存在意見。學術界也就白馬藏人的族屬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著名歷史學者徐中舒、繆鉞、鄧子琴等認為"白馬藏人"是歷史上古老氐族的後裔;藏族學者桑木旦等認為是藏族;任乃強教授等則認為是古代"宕昌羌"的後裔;也有人主張是另一種民族。我國著名學者費孝通教授在《關於我國民族的識別問題》一文中,把"白馬藏人"作為典型對象,向國內外介紹,引起了人們強烈的興趣。費先生也認為:"平武藏人"在歷史上並非藏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目錄
簡介
在文縣鐵樓鄉的大山深處,生活着一族白馬人,人們習慣上稱之為白馬藏族。說是白馬藏族,其實無論從語言、服飾、歌舞、信仰及生活習性等方面,均與藏民族有較大差別。這裡山大溝深、峰巒疊嶂、交通不暢,自然條件惡劣。白馬人人口不多,我國總共約2萬餘人,多數散居在甘肅省文縣鐵樓鄉、四川省阿壩州的九寨溝縣、綿陽市平武縣一帶。2011年,鐵樓鄉共有3000多名白馬同胞,他們的家園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受到較大影響,不少村寨中的民房都不同程度地受損。[1]
歷史記載
①《通典·邊防五》(卷189)"氐"條雲:"氐者,西戎之別種,在冉肋東北,廣漢之西,君長數十,而白馬最大。',②唐李泰《括地誌》卷四《成州·上祿縣》對白馬氐的分布地區作了具體說明,日:"隴右成州,武州皆白馬氐,其豪族楊氏居成州仇池山上。',③這說明西漢武帝以前,氐人活動地區當在今天甘肅南部與四川北部相鄰的武都一帶。漢武帝以後,《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卷86)雲:"其山(冉舫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說"白馬氐者,武帝元鼎六年開,分廣漢西部,合以為武都"④。氐人的活動範圍,已經從甘肅南部擴大到四川的西部。《北史·氏傳》(卷96)雲:"氐者西夷之別種,號曰白馬。三代之際,蓋自有君長,而世一朝見,故《詩》稱'自彼氐羌,莫敢不來王'也。秦漢以來,世居岐隴以南,漢川以西,自立豪帥。漢武帝遣中郎將郭昌、衛廣滅之,以其地為武都郡。自濟、渭抵於巴蜀,種類實繁,或謂之白氐、或謂之故氐,各有王侯,受中國拜封。"⑧這就說得比較具體了。"岐、隴以南,漢川以西,……自濟、渭抵於巴、蜀",都是氏族居住活動的地區。《北史》所說的這個範圍,相當於今夭的陝西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和與之連接的四川西北部。正因為這一地區在秦漢是氏族居住的地區,所以漢王朝在這裡設置了四個氐道。《漢書·地理志》(卷28)記載了隴西郡的氐道(今甘肅清水縣境)、廣漢郡的甸氐道(今甘肅文縣西)、剛氐道(今四川平武縣東)以及蜀郡的湔氐道(今四川松藩縣西北)⑥。漢代的制度,縣"有蠻夷曰道',⑦。氐道,即氐族聚居的縣。《漢書·地理志》(卷28下)隴西郡氐道顏師古注:"氐,夷種名也。氐之所居,故日氐道。"漢王朝除設置了上述四個氐道外,還在氐族較集中的地區設置了武都郡(治武都,今甘肅成縣西),白馬氏就集中在武都郡。河池(仇池)直至魏晉以後尚為氐人的重要據點。由史書可見,氐人在戰國至秦漢已經定居在松藩、平武、甘肅南部廣大的地區,與白馬藏人現今居住的地區是吻合的、一致的。
族源
兩晉十六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各民族大融合時期,氐人經過了這次大融合以後,史書記載氐人的活動逐漸少了,但我們仍可以從史料中尋到他們的蹤跡。如《續資治通鑑》卷四十六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十月記:在今甘肅莊浪南水洛鎮一帶,"雜氐十餘落,無所役屬'。又如《宋史·蠻夷傳四》(卷 496)載:"白馬氐,在漢為武都郡,今階州、墳州,蓋羌類也。"雖然《宋史》對階州、演州的氐人懷疑其為"羌類",但從地理書看,仍可看出這一地區居有氐人。《讀史方輿紀要·四川八》(卷73)黎州守御千戶所"綢金堡"條說:"黎、鄧二州西百里有三王蠻,謂之淺蠻,蓋柞都彝白馬氐之遺種。"《元一統志》卷四《陝西等處行中書省·西河州》中也記載了白馬氐:"(西和)州境東(當為'西,字之誤)通吐谷渾,至青海之塞,南直白馬氐地。"應當注意,從2004年所接觸的文獻看,對這個地區少數民族單稱羌者僅見於宋人着作,而對這一地區少數民族之單稱氐者,則自漢以迄於明清不絕。《氓州衛志·形勝》說眠州"南臨白馬之氐",乾隆《甘肅通志》卷六《山川·直隸秦州》"文縣"條更有如下記載:"白水江,在城南,……民居水上者為白水氐",。從史料中可知,名白馬者有氐,也有羌;名白水者有氐,也有羌。如《後漢書》:"或為白馬種,廣漢羌是也";又如《華陽國志》:陰平郡"多氐傁,有黑、白水羌、紫羌、胡虜"。但明清作者記這一地區的少數民族但稱白馬氐、白水氐,而不稱白馬羌、白水羌,這應當不是偶然的。然而,從數量上說,有關氐人的記載,特別是唐代以後,較之漢以前的確大大減少了。究其原因,一方面,自漢到唐數百年間氐人長期與漢人雜處,經過經濟文化交流,氐人逐步接受了漢族先進的生產方式,自身的社會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西晉以後,內遷的氐人大都已成編戶,多被融合到漢族或其他民族中去了。
氐、羌、鮮卑等族先後在我國北方建立政權,而為了政權的鞏固,都必須在不同程度上推行漢化政策,於是加深了本族內部的分化,衝擊了聚族而居的狀態,增強了與漢族社會的多方面的結合。尤其是氐人,本來漢化水平較高,其建立的前秦政權最強大,人數相對而言較他族為少,卻又在統一北方後,聚居三原、九嵕、武都、雍夕她的氐人十五萬,被強行分散於諸要塞,處於漢族及其他族的包圍之中。因此,氐人之被融合,比其他族要迅速得多。這是主要的但不是惟一的原因。另一方面,唐代吐蕃興起,逐步占領了上述氐人居住的地區。以後,留居下來的吐蕃人便與這一帶的氐羌人雜處,加之氐人勢衰,活動減少,不再引人注目,從此,這一帶的少數民族就被史家們籠統地稱之為"番"或"西番"而見之於史冊了。正如《宋史·兵志》(卷198)"馬政"條雲:"宋初……招馬惟吐蕃、回絕、党項、藏牙族,白馬、鼻家、保家、名市族諸蕃。"這裡雖然也把白馬人稱為"蕃",但是很顯然它同吐蕃、党項是有區別的,所以單列出來。《武階備志·蕃夷》(卷 20)說得清楚:"其(指吐蕃人)在階、文等州者,皆與氏羌雜處,自分部族。中朝人總以西蕃名之,不復別其漢種、唐種也。"作者的意思是極為明晰的,即:這裡的少數民族雖可"總以西番名之",但其中是有"漢種"、 "唐種"的區別的。所謂漢種,指的是從漢以來就居住在這裡的氐羌民族;所謂唐種則指的是在唐末才遷來的吐蕃,今藏族的先民。在明清時期,川北有白馬番,居龍安府屬,蓋即唐以前的氐族的後裔。關於白馬番的地理位置,《讀史方輿紀要·四川八》"白馬寨"條曰:"(龍安)府北三百里,番寨也。《志》雲:白馬番北通階文,西抵漳臘"。白馬番的地理位置,正是古代白馬氐的地方,剛氐道的氐族由陰平向平武遷徙所經之地。是以明清平武之白馬番即古白馬氐的後裔。其不稱白馬氐而稱白馬番者,猶鄧至、宕昌之不稱羌而稱番,乃唐宋以來之慣例。可見,古氐族的後裔,其在川北平武及甘南文縣者,仍居留其故地,惟至明清時已不稱為氐,而番或西番,本為白馬氐的一支,故白馬之名仍保留至今。正如《武階備志》卷20載:"自是(公元565年)以後,(氐人)戶落耗散…惟楊氏竊據爵土三百餘年,西魏滅武興,其子孫流移疊、宕、沙、岷等州者,仍為酋豪,迄今千餘年,世承不絕。"正因為氐人"世承不絕",才具有了保存本族名稱的可能。
建築
其次,從房屋建築來看,板屋土牆至今還是白馬藏人住屋的一大特色。這種民居,完全是木質結構,選一緩坡地帶,將木柱豎起後,然後用一根一根木柱由低往高排成一堵牆壁,再用繩索捆緊,前面留門,以便進出。屋頂的屋瓦是砍劈而成的一塊一塊長方形的木板,如魚鱗一樣把它們鋪到屋頂,木板的兩端均有大石,以防止被大風吹掉。有的牆壁塗上一層泥巴,堵住縫隙。據調查材料,如今居住在九寨溝等地一些偏僻的寨子裡的"白馬藏人"尚在使用這種古老而奇特的清一色建築,當地稱這種木質結構房屋為"木楞子"。在史料中很早就記載了這種"木楞子"建築。敘說公元前八世紀秦襄公"備兵甲、討西戎"故事的《詩·秦風·小戎》日:"在其板屋,亂我心曲。"。毛《傳》也雲:"西戎板屋。"。此所謂西戎,主要指氐,不指羌。《漢書·地理志》稱:"天水、隴西山多林木,民以板為室屋。"天水、隴西二郡,春秋之時西羌尚未東遷。,在二郡之中,特別是天水以南的武都郡,自古即為氐族分布所在,所以西戎主要指氐族,並不包括羌族在內。況且《北史·宕昌傳》(卷96)謂羌人建築"其屋,織斧牛尾及投羊毛覆之",這種住宅和氏族的板屋土牆顯然不同了。南北朝時期更有詳明的記載,《水經注·渭水》(卷17)說:"上,故鄒戎國也……舊天水郡治……其鄉居悉以板蓋屋,《詩》所謂'西戎板屋,也。"@《南齊書 ·氏傳》(卷59)雲:"氏於(仇池)上平地立宮室、果園、倉庫。無貴賤皆為板屋土牆,所治處名洛谷。"由此更能證明"板屋土牆"是甘肅東南、四川西北氏族使用的主要建築形式。今天的"白馬藏人"仍然保留着這種建築形式,這就為"白馬藏人"乃是古代氏族後裔的論點增加了一個佐證。
婚俗
再次,《魏略·西戎傳》雲氏:"其嫁娶有似於羌。"《後漢書·西羌傳》雲:"其俗氏族無定,或以父名母姓為種號。十二世後,相與婚姻。父段則妻後母,兄亡則納鰲埂(嫂)。"郭義恭《廣志》記:羌"嫁女得高資者,聘至百犢。女披大華氈以為盛飾"。《魏略》所記氏嫁娶之習有似於羌,大概與此有關。若氏俗如此,則三世紀時其婚俗亦殊簡略。至五、六世紀時,《南史·夷貂傳下》記氏人的婚俗和文化日:"婚姻備六禮,知書疏"。同時期之吐谷渾的羌民,《北史 ·吐谷渾傳》(卷96)則記:"至於婚,貧不能備財者,輒盜女去","父兄死,妻後畏及呻等.與奏賺俗同".至於宕昌羌.同書《宕昌傳》雲:"父子、伯叔、兄弟死者,即以繼母、世叔母及嫂、弟婦等為妻。"党項羌,同書《党項傳》雲:"其俗淫穢蒸報,於諸夷中為甚。"可見,氐人較之羌人顯然是進步了。究其原因,氏人與漢族交往時間較長,接受了漢族先進文化,故在婚俗中也有所反映。調查材料顯示,白馬藏人婚俗與漢族接近,仍由父母包辦,定婚結婚要納彩禮,聘金很重,有定親、迎親、婚宴等幾大環節,而且婚宴時間長達三天之久。搶婚發生的少。原則上一夫一妻制,如無生育可娶小妻;小妻多系大妻的姊妹或親戚。沒有一妻多夫的情況。夫死之後,其妻守孝三年,住在娘家,孝期滿後可另嫁,但不得繼承前夫的財產和帶走孩子。他們始終堅持族內通婚而不與外族聯姻,寧願到距離遠的本族村社結親,而不願與近在咫尺的藏族或漢族聯姻。誰要是與別的民族通婚,定遭歧視和社會輿論的譴責。同姓不婚,有的五代後可婚。按中國古禮謂"百世而不通婚姻者,周道然也",即周代已完全禁止同姓為婚,但白馬藏人有的五世以後可通婚,這點可以看出他們尚知道中國古代宗法小宗五世則遷的道理。丈夫死後三年可以再嫁,也合於中國傳統喪禮斬衰喪服的條例。可見,白馬藏人的婚俗受漢族封建文化影響深遠,與氐人"婚姻備六禮、知書疏"的記載相符。此外,不與外族通婚這一特點,最明顯地反映了"白馬藏人"作為單一民族的強烈的自我意識,同時也是這支氐人經歷了數千年民族融合,在其他氐人已遭同化的情況下,他們仍然得以頑強保留至今的重要原因。[2]
傳統文化
白馬人悠久的歷史、獨具個性的民族特色,構成了獨樹一幟的白馬文化。有研究者這樣說:白馬人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白馬人的音樂、舞蹈種類很多,不管在勞作當中還是在勞作之餘,不管逢年過節還是平常生活,都離不開歌舞。"黃髮白首齊醉舞","攜手踏歌程復程"。文縣白馬人以能歌善舞著稱,歌舞是其生活的內容之一和精神寄託,歌舞伴隨白馬人走完人生旅途。[3]
火圈舞傳說
關於火圈舞的來歷,據隴南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會成縣分會會長、隴南師專蒲向明教授介紹,相傳在很久以前,白馬人的先民在臘月被官兵追殺,被迫走上了遷徙之路,後被官兵圍困在山嶺上白馬人堅守了七天七夜。到了第八天,即臘月初八,疲憊不堪的白馬人在山嶺上歇息,燃起熊熊篝火,以驅趕冬夜寒冷,並漸漸進入夢鄉。半夜時官兵偷襲,危難時一隻白色雄雞拍翅而鳴,驚醒了夢中的白馬人,躲過了這一次劫難。為紀念臘月初八擺脫大劫難,白馬人便把這一天定為火圈舞的開始日,成了白馬人的傳統紀念日。
"池哥晝"
有人說,白馬人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這話一點不假。田間地頭,村莊院落,到處都是他們引吭高歌、施展舞技的場所。據文縣文化局工作人員介紹,白馬人的舞蹈種類很多,家裡來了客人,婦女身穿百褶裙,雙手舉杯翩翩起舞高唱敬酒歌,既顯示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又表達白馬人對嘉賓貴客的深情厚誼。白馬人最愛跳的是火圈舞,但最熱鬧、最隆重的舞蹈卻是逢年過節搞祭祀活動時跳的舞蹈。當地白馬人稱之為"池哥晝",又叫做"鬼面子"或"跳曹蓋"。跳舞時男人反穿皮襖或五彩花袍,足登長筒氈靴,身後系一根長長的牛尾巴,肩掛一串銅鈴,頭戴青面獠牙的各種動物或凶神惡煞的木雕彩繪面具激情而舞。在第四屆中國藝術節上,文縣白馬藏族表演的"池哥晝",以其原始、獨特、粗獷豪放的風格,受到觀眾和舞蹈專家的高度好評。
酒
白馬人生活的地方大都是高寒林區,氣候陰冷潮濕,他們一年四季都要喝酒驅寒。天長日久,養成了人人喝酒、家家釀酒的傳統習慣。但他們經常喝的不是高度數的白酒,而是在自己家裡用青稞、高梁、大麥、燕麥等五穀雜糧釀造的類似黃酒的低度酒。一般人家一年都要釀兩三大缸酒,逢年過節,招待客人,常喝不斷。白馬人相聚,總是一邊跳舞唱歌,一邊舉碗豪飲。每逢此時,老一輩的白馬人還會用悲憤哀怨的曲調,唱起祖輩們留傳下來的酒歌,講述本民族南征北戰、歷經磨難,艱苦創業的歷史故事。 白馬人還有一種十分古老獨特的喝酒方式,俗稱"扎杆酒"或"咂咂酒"。
㑳舞
"㑳"是白馬人的方言,意為吉祥面具舞,漢語俗稱"十二相舞"。它源於白馬人崇尚"萬物有靈"的原始時期,是氐羌文化與藏文化的融合體,帶有一定的祭祀性。其擬獸舞蹈的特徵說明它應是遠古"百獸率舞"的遺存之一。
社會經濟
從社會經濟來看,調查材料謂平武的白馬藏人在飲食和嗜好方面表現的特徵,"均系農業民族而非遊牧民族之表徵"。由史料可見,在生產上,氐人兩千多年來,一直以農業為主。魚豢《魏略·西戎傳》謂氐人"俗能織布,善田種,畜養豕牛馬驢騾"。《華陽國志·漢中志》(卷二)"武都郡"條也說:"土地險阻,有麻田,氐傁多羌戎之民。其人半秦,多勇戇。出名馬、牛、羊、漆、蜜。有瞿堆百頃險勢,氐傁常依之為叛。"《南史·夷貊傳下》亦謂氐人"地植九穀……種桑麻,出紬絹布漆蠟椒等,山出銅鐵。"而《梁書》中也有相似記載:氐人"地殖九穀……種桑麻,出紬、絹、精布、漆、蠟、椒等。山出銅鐵"。九穀雖不一定為九種,但可見其種類之多。蜜、椒等產品,作為佐食,大概也是氐人的傳統。種植桑麻是與紡織相聯繫的,漆、蠟是與手工藝相聯繫的,而豕、牛、馬、羊、驢、騾的飼養,也可以看出其作為農業牲畜的發展。據調查材料,現今的白馬藏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種植小麥、玉米、蕎子、洋芋、豌豆、大麥、燕麥等,而又以火麻為其最重要的經濟作物。種植麻田是白馬藏區的一大特色.白馬藏人還織麻布,"男女均喜著白色麻布衣裙","小腿均圍以麻布或毪子"。飼養牛、羊、豬、馬及雞等家禽,又以豬為最多,約占牲畜總頭數的一半。養蜂,出產蜂糖,喜歡自釀的"蜂糖酒",並且多在農閒時打制簡單的生產工具,如鋤、刀及鏵等。這些習俗大多都與氐人有關,能很好地說明白馬藏人乃是氐人後裔這一觀點。
相關視頻
甘肅隴南 走進白馬人 感受獨特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