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皋蘭路
圖片來自6parkbbs

皋兰路上海市黄浦区的一条街道。东西走向,东到复兴公园,西至瑞金二路,长278米,宽12米。

皋兰路原名高乃依路(Rue Corneille),为1914年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以法国诗人高乃依命名。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改名文安路。1946年改名皋兰路。

目录

沿街建筑

皋兰路沿路为住宅区,著名住宅有:

  • 1号,张学良旧居,是一所西班牙式三层独立花园洋房,张学良在1935年12月中旬第三次到上海就住在皋兰路1号(张公馆)的花园洋房里。张在沪时间很短。
  • 2号,黄浦区复兴公园,富有法式情调的小公园。
  • 10号,卢湾区眼病防治所(1979年9月--1983年11月)。
  • 11号,现为思南路幼儿园。
  • 16号,原为东正教圣尼古拉斯教堂(协隆洋行俄国建筑师亚•伊•亚龙设计,昌升营造厂承建,砖混结构,1932-1934年建造)。“文革”期间被毁掉上部的圆尖顶,改为一家工厂。1999年,作了大修,修复了上部的圆尖顶。现为ashanti法国餐厅。
  • 18号,虞洽卿故居。

复兴公园

复兴公园是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雁荡路105号的一座公园,东至重庆南路、北接雁荡路,西接香山路皋兰路,南至复兴中路,目前占地7.3公顷。复兴公园拥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曾是上海租界内最大的公园,[1]也是上海最著名一座法式公园,以安静高雅著称。

历史

复兴公园原址为顾家宅村。上海法租界第二次扩张后,该村紧邻法租界西边界。1900年,法租界公董局以7.6万两规银购买土地152亩建造顾家宅兵营。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兵营内法军逐步减少。1904年,法国总会向公董局申请租用兵营土地建造网球场、停车场等设施,得到了批准。网球场落成后经营状况良好。1908年7月1日,公董局董事会决定将兵营全部、分批改建为公园。公园由法国园艺师柏勃(Papot)设计,在法国里昂金头公园的蓝图的基础上建造该公园。

1909年6月29日,公园建成,并于同年7月14日正式对外开放。正式名称为顾家宅公园(parc de koukaza),俗称法国公园。公园仅限法国侨民进出。之后随周边道路陆续建成,剩余兵营搬迁,公园不断改、扩建,至1925年逐渐形成今日的规模。这部分工程由法国工程师约少默(Jousseaume)设计,中国设计师郁锡麒也参与其中。1928年,公园允许华人出入。[2]抗战爆发后,公董局董事会决定接受上海市立动物园内受战火威胁的动物,在园内建设动物园,并于1938年开放。1943年汪精卫政府收还法租界,1944年随辣菲德路(今复兴中路)更名大兴路,将公园更名为大兴公园,1946年又随路名更名而更名为复兴公园。1963年,公园内动物园撤销,原有动物则转移至西郊公园(现上海动物园)。文革期间,公园一度更名为红卫公园,但不久即改回原名至今。现为黄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參考文獻

  1. 《中国园林》2013年 第5期. 上海复兴公园与中山公园空间变迁的比较研究. [2014年8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8月21日). 
  2. 张河成.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牌子的由来及其拆除. [2014-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