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鹽鴻鎮中社村

鹽鴻鎮中社村位於鹽鴻鎮鹽灶鄉中心,南臨澄饒聯圍,與饒平海山相對,背倚蓮花山,東與上社村相鄰,西與上厝村接壤。全村土地面積776畝,山地面積1817畝,魚塘面積890畝。全村現有人口總戶數1101戶,總人數4440人(其中農業人口4319人)。2009年集體總產值3484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630萬元,農業總產值1854萬元,人均收入3625元,集體總資產997萬元。全村共有耕地面積261畝,農業人口965人,4個居民小組,由於歷史原因,導致居住較為分散,幾乎遍布縣城的各個區域。主要以小麥玉米、雜糧為主導產業。一直以來,中社村立足「農業穩村,工業富村」的經濟發展思路,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完善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再加上地處城中的區位優勢,本村村民積極從事各項商業活動,以中小企業居多,成為本村發家致富的良好渠道。相對全縣的兄弟村,中社村的經濟發展還不足,村民生活水平還未完全達到小康水平,集體辦公設施條件尚未完善,群眾文化生活相對單一,急需上級領導的扶持,儘快成為富強、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1]

我村年平均氣溫為21°,年降雨量約為1850,氣候特徵。主要經濟作物有農作物,村特色經濟收入有3.2萬,農村經濟總收入為255萬元。

中文名稱:中社村

地理位置:鹽鴻鎮鹽灶鄉中心

面 積:776畝

人 口:4440人

目錄

工業

一直以來,中社村立足「農業穩村、工業富村」的經濟發展思路,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千方百計挖掘土地潛力,完善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在支持本村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利用國道324線貫穿本村境內的交通有利條件,積極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大力發展運輸業、加工製造業、飼料、建材、茶葉銷售點、塑料、玩具工藝、餐飲業等。目前,魚脯加工、薄殼米加工、玩具加工、餐飲服務、貨運中轉已成為中社村經濟發展的主柱產業。

教育事業

在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十分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至目前為止,全村小學在校學生人數380人,兒童入學率、畢業率達到100%,連年來小學畢業會考總成績均名列全鎮前茅。全村社會治安穩定,群眾安居樂業。

行政

中社村包括寨下、樟培、石門、山下、西寮、柴橋、長背山、後徑、文和坑、蘇山、上江、下江、上珂、下珂14個自然村。寨下創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溫姓,先輩溫一世從山西太原龍化遷來;樟培為翁姓;石門為巫姓;山下有鍾、張2姓;柴橋為謝姓;長背山為曾姓,曾姓先民從福建莆田輾轉遷來,於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定居文青徑山坳(今中社村域內),後遷現址;後徑為劉姓;文和坑為張姓;西寮為翁姓;蘇山為曾姓;上珂為廖姓;下珂為張姓;上江和下江為江姓。現山下村僅存一戶,名存實亡;上下珂合併為一村。2005年全村共有633戶、2631人;耕地1209畝,山地6852畝。農業主產為橄欖、青梅、香黃瓜。潮城淪陷初期,中共潮安縣委機關遷於長背山村。潮城淪陷期間,國民黨的縣政府遷於石門村。

視頻

2011汕頭市澄海區鹽鴻鎮上社村游神慶典5. 37:2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