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中文名: 社会形态

组成部分: 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

性 质: 社会模式

类 型: 社会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是指生产力在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体。它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既有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也有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三大社会形态。除此之外,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还有各种非典型的社会形态,如旧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等。社会形态的更替表现为历史的运动和发展。[1]

目录

简介

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所特有范畴。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马克思研究社会现象,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区分为两类关系:一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一类是思想的社会关系和通过思想而建立的关系即政治关系,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存在形式即社会形态。

而从现在的眼光看来,马克思总结得不全面。经济不一定全部是物质的,还有非物质形式的。而“思想的社会关系”也并非全部都是“上层建筑”,它还包括普通人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非法律形式的准则-人际关系与潜规则

因此,社会形态应概括为: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标志社会历史的具体存在形式的范畴。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社会形态都有其具体的特殊的本质,是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与之相适应的特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即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是由不同质的经济基础所规定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资产阶级社会学和历史学所说的一般社会或社会一般是不存在的。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统一的观点出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揭示其内在结构和特殊本质。

释义

什么是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什么意思?

一个国家既有意识形态,也有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性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文化形态,社会形态,理论形态,民族形态。

具体表现

社会形态的具体表现有:从经济方面看有工业型和农业型,从政治方面看有民主型和专制型、大众型和精英型、政府型和社团型,从富裕程度看有发达型与发展型,从年龄方面看有老年型与年轻型,从社会结构方面看有二元型和单一型、层级型和一级型、城市型和农村型。总起来说,分析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从这样几个角度入手,这就是政治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人口结构、思想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演变一般是从发展型向发达型演变,从专制型向民主型演变,从农业型向工业服务型演变。

划分方法

社会形态作为揭示社会生活整体性特征,研究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类型即社会结构的社会历史范畴,通常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社会形态,即经济社会形态;一种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即技术社会形态。

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种社会形态既有自身的特点又有共同的规律,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

在经济社会形态范围内,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一是五种形态的社会划分法,一种是三种形态的社会划分法。

五分法

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把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

三分法

是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如果把两种方法对应起来: 人的依赖性社会——自然经济社会——原始、奴隶、封建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商品经济社会——资本主义;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产品经济社会——共产主义。

这两种划分方法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两种划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社会形态逐渐进步,一种社会形态总要被更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最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而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和特征,同时在这一形态里,还存在着旧社会形态的残余及思想影响,也会出现即将诞生的新的社会形态的物质前提和萌芽。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由于新旧形态因素的发展、变化和交替,从而产生社会形态中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不同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言,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国家在发展中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典型过程,也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有些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社会形态性质不够典型,甚至多种社会形态特征交叉渗透;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由一定时期由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快速跃迁为先进的社会形态,而有些国家的社会形态则长期的限于停滞状态甚至由先进转为长期落后;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也会显现不同的特点等。所有这些,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形式的多样性。依据俄国社会变革的实践经验,列宁曾深刻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这是对社会形态更替统一性与多样性辩证关系的符合历史实际的概括。

必然性和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所以,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就能够发现“各国社会现象中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即规律性。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但是,如同其他社会规律一样,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是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

前进性和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行、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行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完善或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

社会形态演变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则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的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来划分的。从生产工具方面来看,人类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这几个时代,则呈现出一个技术社会形态的序列: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由于信息社会具有许多前所未闻的新特征,人们虽然早生活在信息社会,知识确实成为经济社会的动力,在信息社会中,人们所从事的工作即是使知识的生产系统化,并且不断开发智力。信息社会经济的启动,不是资本而是知识,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知识从一种附着性的生产要素转变为独立的要素,新权力不再源于少数人手中的金钱,而来源于多数人手中的信息,对社会起更大作用的是信息而非资本,不是 资本支配信息,而是信息支配资本。

两极世界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中关于社会形态的静态分类和序列值得继承,但是关于社会形态的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变革发展的动力理论则需要发展。

相互联系

意识形态与社会形态是互相联系的。新的社会形态必然有新的意识形态相对应,新的意识形态必然有新的社会形态相对应。人类经常犯的错误是在于用旧的意识形态来思考新的社会形态。所以人类总是不理解新的社会形态,认为那是不可能的。比如一说到博爱的社会不使用货币的时候,马上就会有许多人认为那会导致人类失去工作的动力。但是事实是博爱的社会的社会形态不是目前的社会的社会形态,因此博爱的社会的人的意识形态也不是目前的社会的人的意识形态。所以根本就不会出现失去工作的动力的问题。

另外社会形态与意识形态也是不可分开的。他们是完全的联系在一起的。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一定是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而无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一定是无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否则社会就无法正常的运行了。比如如果家庭的社会不反对第三者,没有对人私人占有的观念,那么家庭的社会就会混乱。同样,如果无家庭的社会如果没有博爱的意识形态,那么博爱的社会也会一片混乱。

社会形态是奠立于一定的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形态合乎规律的更替,任何社会形态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社会形态是活生生的有机体,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形态的“骨骼”,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形态的“血肉”。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是划分社会形态的客观依据。

社会形态具有多样性、普遍性、特殊性,同类社会形态在不相同的国家、民族中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在社会形态中,除了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外,往往还会存在着旧的经济基础和旧的上层建筑的残余,以及未来的新的经济基础和新的上层建筑的萌芽。

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相应的变革,当旧的经济基础被新的经济基础所代替以后,旧的上层建筑必然或快或慢地被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

马克思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