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福地》內容簡介:波瀾壯闊的資本社會的真實畫圖,資本家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就會鋌而走險,有了百分之百的利潤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敢冒上絞刑架的危險。人們拜倒在金錢腳下,而金錢又成為導致種種罪惡的根源及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

在這部50餘萬字的長篇小說中,以當時波蘭最大的工業城市、財富追求者心中的「福地」——羅茲為背景,繪寫了一副資本社會發展的真實畫圖,生動而深刻地展現了資本社會裡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生存競爭。作家筆下的一群波蘭、猶太、德國資本家形象,既有唯利是圖、貪得無厭等等共同的本質,又各有發跡的道路和獨特的性格。小說有力解釋了人物個性的複雜和多樣。主人公波蘭實業家博羅維耶茨基在事業上的雄心、苦幹,在情愛上的虛偽、自私,以及有關人物——從富豪、好友到情婦、未婚妻同他的關係,尤其刻畫得準確、鮮明。

作者簡介

弗拉迪斯·拉夫·萊蒙特(Wadysaw Reymont 1868~1925)波蘭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福地》和四卷本長篇小說《農民》等。1924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我們頒獎給他,是因為他的民族史詩《農民們》寫得很出色。 弗拉迪斯拉夫萊蒙特出生在凱爾采,是附近9名兒童以采約瑟夫的管風琴之一。他在羅茲度過了童年,而他的父親已經為了工作,去了更豐富的教區教堂。萊蒙特是目空一切頑固;幾年後在當地的學校上學,他被送往他的父親華沙到照顧他的姐姐和她的丈夫教他的使命。1885年,經過他的檢查,並提出製作精良的尾巴大衣,他被授予的二流度身訂造他唯一正式的證書的教育。他的家人的煩惱是他不工作的一個單一的一天,成為一個裁縫。相反,他第一個逃跑的工作在省級旅遊劇場,然後返回在夏季到華沙的花園影院。如果沒有了1美分,他的名字,他隨後返回一年後,由於他父親的關係,討論了就業,作為門警在一個鐵路道口附近16盧布一個月。他逃過兩次:在1888年到巴黎和倫敦作為一種媒介,最後到德國,然後又到一家劇院演出。但他沒有成功(他不是一個天才演員),他再次返回家園。 弗拉迪斯拉夫萊蒙特1893年,萊蒙特的努力寫作有了

內容預覽

張 振 輝   弗瓦迪斯瓦夫萊蒙特(18681925)是我國讀者熟悉的傑出的波蘭現實主義作家,在歐洲和世界文壇有較大的影響。他的代表作《農民》和《福地》不僅在波蘭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早已被公認為世界現實主義文學名著。1924年由於他偉大的民族史詩式的作品《農民》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   魯迅先生三十年代在研究東歐被壓迫民族文學時,對萊蒙特十分推崇。早在四十年代,我國就已經開始翻譯萊蒙特的小說。解放後,他的作品得到了更為廣泛的介紹。不久前我國出版了《農民》的新譯本。現在我們把他的另一部重要長篇《福地》譯介給讀者。   一   萊蒙特生活和創作的時代,是波蘭被沙俄、普魯士、奧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