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擬貢荔枝狀
《福州擬貢荔枝狀》是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的作品之一。選自《曾鞏文集》·卷三十五·奏狀三首。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1],世稱「南豐先生」。
目錄
原文
右,臣竊以《禹貢》揚州厥包橘柚錫貢,則百果之實列於土貢,所從來已久,二帝三王所未嘗易也。荔枝於百果為殊絕,產閩粵者,比巴蜀南海又為殊絕。閩粵官舍民廬,與僧道士所居,自皆庭場圃,至于山谷,無不列植。歲取其實,不可勝計。故閩粵荔枝食天下,其餘被於四夷。而其尤殊絕者,閩人著其名至三十餘種。然生荔枝留五七日輒壞,故雖歲貢,皆干而致之。然貢概以常品,相沿已久。其尤殊絕者,未嘗以獻。蓋東漢交七郡,貢生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候,晝夜馳走,有毒蠱猛獸之害。而唐天寶之間,亦自巴蜀驛致,實開侈心。
當陛下之時,方以恭儉寡慾為天下先,固不可得而議及於此也。至於歲貢,既干而致之,然顧以常品。其尤殊絕者,則抑於下土,使田夫野叟往往屬厭,而大官不得獻之於陛下,陛下不得獻之於宗廟兩宮。使勞人費財如此可也。蓋荔枝尤殊絕者,固不可多致,若每種歲貢數百,或至千數,每州不過用三五步卒,使之日行兩驛,固不為勤且煩,非有勞人費財之患。而修貢者不知及此,此臣之所未諭也。又荔枝成實在六七月間,雖乾而致之,然新者於其甘滋,猶未盡失,至於經歲,則所存者特其滓苴而已。而每歲貢入,常至冬春。夫蠻夷異類,贄其方物,皆知用其土產之良,而不敢慢。今邦城之內,守藩之臣,效其貢職,而曾不知出此,此臣之所不敢安也。故臣常欲至荔枝成實,約旁近州,各擇其尤殊絕列於名品者,差其多少,以時上進。其領於有司,備燕賜之用者,自如故事。蓋建安貢茶,自蔡襄易以小團,而茶之絕特者,始得獻之天子。今荔枝復得貢其尤者,則閩粵之產,選擇而充庭實者始備。所以致臣之恭於其貢職,此臣之官守也。
相關作品
《元豐類稿》為宋代著名文士曾鞏的文集,共五十卷。此五十卷外本尚有《續稿》四十卷和《外集》十卷,但宋室南渡後,《續稿》、《外集》皆不傳,故今僅存此五十卷本。
因成書於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年-1086年),故名。
曾鞏集(套裝上下冊)》以《元豐類稿》為主,收錄了現存曾鞏的全部詩文,計詩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錄曾鞏詩文最為完備的本子。《曾鞏集(套裝上下冊)》是"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之一種。曾鞏,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現在散文創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見稱,講究章法的嚴謹和布局的分明,敘事、議論委曲周詳,節奏舒緩平和,用詞樸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獨具風格。《曾鞏集(套裝上下冊)》據清代顧松齡刻本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為主要校本,較為全面詳盡。
作者簡介
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嘉佑二年(1057)中進士[2]後,熙寧二年(1079)先後在齊、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頗有政聲。元豐四年,任史館修撰,編纂五朝史綱,未成。著有《元豐類稿》五十卷、《續元豐類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曾鞏的散文創作成就很高,《唐論》是代表作,可與歐陽修的《朋黨論》媲美。著名有《墨池記》、《越州趙公救災記》、《寄歐陽舍人書》和《福州上執政書》。曾鞏也擅長寫詩,有四百餘首傳世。曾鞏培養了一批名儒,陳師道、王無咎、曾肇和曾布受業於他。
視頻
福州擬貢荔枝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唐宋八大家,國學夢
- ↑ 古時候說的秀才、舉人、進士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搜狐,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