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福州港位於中國大陸東南部,台灣海峽西岸,為大陸沿海主樞紐港之一,沿海主要外貿口岸及閩台貿易重要港口。 福州港由河口港與海港組成。河口港居閩江下游,海港分布在閩江入海口南北兩翼的福清灣羅源灣等深水港灣。

目錄

介紹

福州港是中國沿海20個主樞紐港之一,已與世界上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港口開展貿易往來。目前,福州港共有萬噸級以上泊位40個,其中5萬噸級以上泊位14個,最大靠泊位能力為32萬噸。2016年全年貨物吞吐1.46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02萬標箱[1]

歷史沿革

福州港地處福建省海岸線的中點,閩江下游的河口段,北距沙埕港125海里,南距泉州港157海里、廈門港200海里。港域自閩江口向內陸逶迤。口外與白犬、馬祖島相對,口內有川石、粗蘆、琅岐三島為天然屏障。兩岸山巒夾峙,地勢險要,上可溯閩江溝通閩江水系,下可泛海至省內外各港和世界上許多港口,自古以來便是閩江流域貨物的集散地。

漢代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無諸為閩越王,定都東冶(今福州)。史料記載,東漢建初八年(公元83年)「舊交趾(今越南)七郡貢獻轉運,皆從東冶,泛海而至」。東冶港成為當時中國南北貨物轉運的港站。東冶港謂是福建商港的源頭,以後歷時500餘年,東冶港一直是福建最大的對外交通口岸。

唐至五代

唐開元十三年(725年)改稱福州。在唐代中期至五代期間,福州是「海絲」的重要港口城市經濟文化中心,並與廣州揚州並列為唐代三大貿易港口。

五代,王審知及其後裔治閩期間,重視福州海外交通貿易的發展,並且(王延曦)在福州設立市舶司,作為管理海外貿易的專門機構。「利涉益遠,且招徠番舶」,福州港口的海上交通進一步得到發展。南海三佛齊諸國紛紛來朝,更加促進福州港的航海貿易。

宋元時期

宋時「槽引江湖,利盡南海」,有力地促進內河航運的發展。沿着閩江南下通過福州港而達海內外各地的遠洋貿易盛況空前。航線東延伸到日本,西則可達阿拉伯諸國。

元時,已有許多商船沿印度洋駛達這個港口。

明代

明代,市舶司從泉州移置福州,福州港從此作為朝廷與東南亞國家互市的港口,對外交通與海運貿易更加繁盛。明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間(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舟師累駐福州長樂和五虎一帶,「伺風放洋」。自明朝政府對琉球通商,朝廷冊使封舟多由福州往返,直到清光緒五年(1879年)為止的五百年間,中國和琉球的貿易持續不斷,福州港亦是中琉交往的門戶。

清代

早在十七世紀中葉,福州口岸已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所矚目。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福州被列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咸豐十一年(1861年)7月,閩海關(洋關)正式成立,名義上受閩浙總督及福州將軍所委派官員的監督,而實際上海關主權旁落,操縱於外國籍務司手中。

福州港列為通商口岸後,由於港口設施處於自然或半自然狀態,港區內踏步式碼頭與自然的斜坡灘岸交織在一起,城區港道水淺,所以1000噸以上的外輪與商船不能直接駛抵,就以水深的馬尾對面的白岩潭為錨泊裝卸和旅客轉搭地,客與貨均須由小船駁運。

近現代

民國8年(1919年)成立由閩海關管轄的閩江疏浚工程局,在閩江沿岸拋石築壩進行疏浚,整治了馬尾到福州城區的航道,曾一度使航行於上海至福州的千輪船可駛抵城區碼頭。

民國24年在福州台江江濱路建造了6座小碼頭,即俗稱的第一至第六碼頭,同時聘用荷蘭人,由上海鐵工廠承包,於民國25年在馬尾羅星塔畔也建造浮碼頭2座,可供4000噸海輪靠泊,另建有2座倉庫,這就是近代福州港口僅有的碼頭泊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相當一段時間,海峽兩岸形成對峙的緊張局面,港口建設發展緩慢,偌大的馬尾港區,1966年吞吐量僅30萬噸,台江作業區1966年僅23萬噸,1967年僅24.17萬噸。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福州港利用中央賦予福建省的特殊政策,緊緊抓住有利時機,以靈活措施,大膽改革,11年來港口及海運事業突飛猛進,港口吞吐量以年平均12.6%的速度遞增,1989年達532萬噸。集裝箱運輸也迅速隨之發展,現已擴展到40英尺集裝箱的裝卸,1989年裝卸24538標箱。

今日的福州港,萬噸碼頭已竣工投產,新港區工程(萬噸雜貨碼頭、六萬標箱集裝箱碼頭與7500噸級客運碼頭)即將竣工投產。12個大型浮筒可同時系泊萬噸輪船10艘,錨地16個;現有倉庫4萬平方米,堆場11萬平方米,各種裝卸運輸機械200多台輛、300噸級駁船40多艘、港作船32艘。國際航線已開闢與延伸至歐美、日本新加坡菲律賓泰國等30個國家港口。萬噸海輪可靠泊作業,近海航道基本上達到設計水深要求,並實現萬噸海輪乘一次海潮出港,已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內外貿易港口,是中國18個樞紐港之一[2]

視頻

福州港 相關視頻

福州港航道站江陰港執法
福州港首台岸橋加高項目紀實(6月27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