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排草
福建排草 | |
---|---|
圖片來源 | [福建排草]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福建排草 漢語拼音:Fú Jiàn Pái Cǎo |
福建排草 中藥名。為報春花科植物福建過路黃LysimachiafukienensisHand.-Mazz.的全草。具有疏風止咳,清熱解毒之功效。用於感冒咳嗽,頭痛目赤,咽喉腫痛。[1]
目錄
藥性簡介
別名
劉海節菊
出處
本品以劉海節菊之名始載於《植物名實圖考》。吳其清曰:"劉海節菊,似黃花劉寄奴而莖葉細瘦。花亦無長蕊。"觀其附圖,與福建過路黃極相似。
來源
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福建過路黃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simachia fukienensis Hand.-Mazz.
採收和儲藏
5-6月採收帶根全草,洗淨,曬乾。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株高20-80cm。全株無毛。莖2至多條簇生,直立,基部圓柱形,帶紫紅色,上部因葉基部下延而具4棱,有黑色或深褐色腺條。葉互生或在莖下部近對生,有時3-4枚輪生,莖中部者最大,無柄或近於無柄,葉片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長4-14cm,寬9-23mm,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帶粉綠色,兩面均密布黑色腺條及腺點;中肋在下面稍隆起,側脈約5對,有時不明顯,網脈纖細;莖兩端葉較小,近基部的:對常縮小成鱗片狀。花單生於莖上半部葉腋,很少在莖端或枝端密集成總狀花序;花梗纖細,長1.5-5cm;花萼長7-11mm,5分裂近達基部,裂片線狀披針形,寬1-2mm,先端長漸尖,具膜質狹邊緣,背面密布黑色腺條和腺點,具3-5脈;花冠黃色,鐘形,長約1cm,先端5裂,基部合生部分長3-5mm,裂片闊卵形,寬約5mm,先端稍鈍,有黑色短腺點;雄蕊5。花絲基部合生成高約2.5的筒,分離部位長2.5(3.5)-4mm;花葯長圓形,長1.2-2mm;子房無毛;花柱長6-7mm。蒴果球形,淡褐色,直徑3.5-5mm,疏生褐色或黑色短腺條。花期5月,果期7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00-850(-1000)m的山坡林緣、草叢中、山谷溪邊及潮濕岩石上。
資源分布
性味
辛;微酸;性涼
功能主治
疏風止咳;清熱解毒。主感冒咳嗽;頭痛目赤;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2]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