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秀山花燈戲

中文名稱;秀山花燈戲

源於;漢族"燈兒戲"

藝術形式;歌舞動人

表演技巧;武陵山土家族、苗族的歌舞

秀山花燈戲源於漢族"燈兒戲",後來融入了武陵山土家族苗族的歌舞表演技巧,發展為一種格調新穎,歌舞動人,為漢、土、苗各族人民喜愛的藝術形式。

雙花燈有兩旦兩丑或兩旦四丑。花燈戲則近似湖南花鼓戲,表現故事情節較完整。花燈舞蹈語彙有200多個,如"雪花蓋頂"、"犀牛望月"、"蛤蟆戲水"、"白鶴亮翅"、"掃地蓮花"、"蜻蜓點水"等。舞蹈在一張方桌的微型舞台上進行。

目錄

歷史淵源

花燈由來

秀山花燈戲是由載歌載舞的秀山花燈派生出來的一個劇種。其形成時間可追溯到清末民國初年。在當時提倡"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秀山邊沿地區的梅江、洪安、石堤、溶溪、峨溶等地 ,相繼傳入了辰河戲、陽戲、燈兒戲、京劇、川劇等劇種。一些花燈藝人受到啟發,創編了一些時間在10-30分鐘,角色限於生、旦、丑,故事情節短小單一的折子戲,又稱"單邊戲"。花燈小戲表演者少者2人,多者不超出5人;道白純系秀山方言,特別是花子(丑角)的刷白(講白話,吹牛)風趣詼諧,起着承上啟下,烘托氣氛的作用;人物身段動作生活化,隨意性強;唱腔多為一至兩個調子貫通始終,旋律與跳燈相似;打擊樂器加鼓作指揮樂器,與跳花燈的演奏方法基本相同;演出前設堂祭祀花燈神與跳花燈一樣;丑、旦的裝扮服飾同於跳花燈。花燈戲演員班較小,如花燈唱詞所云:"燈哥花妹跳花燈,金花銀花掌燈人,兩個拉絲弦,四個打鑼鈸,還有一個掌調師,幺哥幺妹來幫腔,將將就就,一行十三人。"花燈舞蹈分"單花燈"、"雙花燈"和"花燈戲"三種。單花燈由一旦一丑兩個角色表演。旦角叫"幺妹子"或"花妹子",多男扮女裝,扎假辮,系花裙,着短圍衣,右手執綢邊花摺扇,左手執彩巾。丑角叫"花子"或"賴花子",反穿皮襖,扎腰帶,頭戴瓜皮帽或扎頭巾,右手執大蒲扇。[1]

藝術特點

秀山花燈小戲表演者少者2人,多者不超出5人;道白純系秀山方言,特別是花子(丑角)的刷白(講白話,吹牛)風趣詼諧,起着承上啟下,烘托氣氛的作用;人物身段動作生活化,隨意性強;唱腔多為一至兩個調子貫通始終,旋律與跳燈相似;打擊樂器加鼓作指揮樂器,與跳花燈的演奏方法基本相同;演出前設堂祭祀花燈神與跳花燈一樣;丑、旦的裝扮服飾同於跳花燈。

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燈小戲,後受滇戲等大戲影響, 花燈戲藝人在改進情節比較曲折複雜的劇目時,也吸收相關曲調加以變化、拓展和翻新,創立了花燈戲新調。新編的燈調採用曲調連接的編曲方式,具有板腔音樂的某些特點,適合演出傳統大戲。除此以外,秀山花燈戲的曲調還有各種民歌小調,在整個劇種中占有重要地位。 花燈戲演出很注重舞蹈,花燈舞蹈的基本動律特徵是"崴",有"無崴不成燈"的說法。觀者看花燈舞就是看是否"崴得團",也就是說腰、胯的扭動幅度是否大,是否靈活協調、體態自然。而尤為重點是體態自然,腳形不繃不勾,自然抬起,悠出;手的姿態要隨腳步自然擺動,像柳條飄舞,故"崴步"的手式叫"風擺柳"。

崴步是花燈"舞步"的基礎。"崴"時,腰、胯的扭動要配合膝蓋左右曲伸,胯的扭動要大一些。除此"崴步"還有"等點步、"正崴"、"反崴"、"蹂踩步"、"斜跨送扇"、"螺螄轉背"等崴步動作。這些動作中腰的動態又要突出一些。花燈的各種"崴步"往往同一定的人物性格對應,如"正崴"的樸實大方,"女反崴"的抒情悠然;"大反崴"的驕健挺拔;"男小反崴"的明快活潑,"蹂踩步"的柔韌舒展。"小崴"的輕鬆活潑,"大顛步"的潑辣穩健等。

花燈在"崴步"之外,舞蹈身段也是獨具特色的,其中有"轉步"和"跳步"。"轉步"有"崴掖步轉"、"蓋扇反花轉"、"雪花蓋頂轉"、"小魚抱水"、"岩鷹展翅"、"鴛鴦汲腿"等;"跳步"則有"跨跳"、"側蹬跳"、"蛤蟆跳"、"後踢步跳"、"跳劃步"、"鯉魚穿江"、"烏龍伸腿跳"等。

"崴步"都有手部動作配合,表現為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和"扇花"的種種變化。如"手中花"有"平繞花"、"下挽花"、"挑繞花"、"後翻花"、"雙繞花"、"側甩巾"、"小甩巾"、"背巾"等。"扇花"則更多了,據說有70多種變化,有的名稱也特別富有詩情畫意,如"懷中抱月"、"蜻蜓點水"、"金絲滾繡球"、"雪花蓋頂"、"鳳點頭"等。這些安排在花燈戲中更增添了花燈戲的歌舞色彩的情調、韻味。

文化內涵

文化特色

"秀山花燈戲"是渝東南少數民族保持迄今的民族民間表演藝術,她的獨特在於祭禮活動與民間歌舞等綜合為一體的原生態。她蘊涵着區域民族認同的文化觀念和人文意識,體現出這種土、苗、漢民族賴以生存的文化根基和維繫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的特殊價值。 享譽全國的秀山花燈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文化內涵上看,它既包涵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群眾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又融合了土家族多種民間藝術的精華,形成了一個構成元素眾多,內涵極為豐富的文化體系。[2]

劇目劇團

花燈小戲主要分布在秀山的蘭橋、溶溪、峨溶一帶,主 要劇目有:《牧童看牛》、《看牛下棋》、《三媳敬壽》、《箍桶匠》、《小媳婦》、《盤花》、《表妹盤花》、《老伴盤花》、《三碗飯盤花》、《花子醉酒》、《徐氏教子》、 《徐氏做媒》 、《玉樂瓶》、《下南京》、《賣花記》、《五杯酒》、《三碗飯》、《三星送子》、《同年妹打彩》、《鬧江州》、《陳姑趕潘》、《四季景》、《萬花池》、《寶兒摟姐》、《裁縫偷布》、《劉鬍子哥哥下棋》、《打漁救生》、《王大娘補缸》、《百花贈劍》、《安安送米》、《送報條》、《鬧五更》等30餘折。這些小戲大多是反映人民群眾勞動、愛情及百姓的日常生活,具有活潑輕鬆、風趣詼諧的特點,鄉土氣息濃郁,內容雖然單調粗淺,但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秀山花燈戲的繼承與發展,1964年成立了秀山花燈歌舞劇團,共創編了大小花燈戲20餘出。花燈歌舞劇《洞房花燭夜》獲四川省計劃生育調演創作、演出雙一等獎,並於1992年赴福建泉州參加"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花燈戲《銀河會》參加四川省少數民族戲劇調演,省劇協組織了專題研討會;上述兩劇均獲全國少數民族戲劇題材團結獎。

新編秀山花燈戲,在編、導、演、服飾、道具、唱腔、置景、舞蹈、主要樂器配置、打擊樂伴奏等諸多方面都作了大膽的探索工作,力求既尊重傳統又不局限於傳統,形成自身的藝術風格。

傳承價值

秀山花燈戲僅屬於土家族節慶禮儀民俗類型的觀點缺少依據。 從史料來看,秀山地區的民族文化是千百年來土家族、苗族與漢族等兄弟民族共同創造的。有關秀山花燈族屬問題的田野調查,亦發現秀山花燈文化形態多樣性與豐富性的具體生動存在形式,及其與秀山地區多民族混居複雜的區域文化歷史傳統的融合生成關係。 在長時期的表演中,秀山花燈戲形成了舞蹈性、歌唱性、戲劇性、模擬性、民族性、地域性、程序性、群眾性等特徵,深受廣大民眾喜愛。搶救、保護秀山花燈,對於豐富民眾文化生活,促進土家族民俗音樂舞蹈藝術及其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和學術價值。[3]

如今,各地的花燈戲都面臨着與其他傳統戲曲藝術同樣的困境,劇場演出日益減少,劇團經費短缺,新劇目編排上演困難,年輕一代的編創演出人員後繼乏人,急需採取措施對花燈戲這一地方特色劇種進行搶救、保護。

相關視頻

秀山花燈和舞龍燈

中南大學赴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花燈文化調研暑期實踐團VLOG(第三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