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戰爭
科隆战争 |
---|
|
科隆战争(德語:Kölnischer Krieg),又称总管战争(德語:Truchsessischer Krieg),是1583年至1588年德意志科隆地區爆發的舊教(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戰爭,导致神圣罗马帝国历史上的一个教会公国——科隆选侯国(位于如今德国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境内)变得满目疮痍。[1]
它发生在德意志宗教改革和随后的反宗教改革背景下,同期发生的还有荷兰起义和法国宗教战争。
目录
介紹
这场冲突考验了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中所包含的“教会保留”原则。该原则排除或“保留”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宗教领土,使其不适用于“教随君定”作为确定领土宗教的主要手段。相反,它规定了如果一位教长改信新教,那么他应该辞职,而不是强迫他的臣民改信新教。1582年12月,科隆总主教-选帝侯、瓦尔德堡的总管格布哈特改宗新教,应依照教会保留原则辞职。然而,他却宣布对其臣民实行宗教平权,并于1583年与阿格内丝·冯·曼斯费尔德-艾斯莱本结婚,意欲将教会公国转变为世俗的王朝公国。座堂圣职团的一个圣职派别遂推选出另一位总主教:巴伐利亚的恩斯特。
最初,科隆总主教的军队是为了争夺部分领土的控制权而斗争。几位持有选侯领地并负有封建义务的男爵和伯爵也同时持有荷兰临近省份的领地;例如威斯特法伦、列日以及南部,或西属荷兰。复杂的封邑制和王朝封地使得地方性的争斗迅速扩大,当中包括了来自普法尔茨选侯国、荷兰、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新教傭兵,以及来自巴伐利亚和教廷的舊教傭兵。1586年,冲突进一步扩大,舊教一方的西班牙军队和意大利傭兵直接介入,法国的亨利三世和英格兰的伊丽莎白一世则为新教軍隊方面提供财政和外交支持。
这场冲突与1568至1648年的荷兰起义同期发生,从而鼓动了荷兰各起事的行省和西班牙人的参与。战争结局最後有利于天主教,巩固了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在德意志西北部地区的权威,并促进了莱茵河下游的天主教复兴。重要的是,它也为外部干预德意志的宗教和王朝冲突开创了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