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強
簡介
1973年12月入伍,歷任三軍儀仗隊戰士、班長、排長、連長、中隊長、副大隊長、大隊長、師長、副參謀長等職。程志強,曾以剛勁、優美的軍姿被譽為"天下第一兵"。現為玉泉山書畫院院長、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北京化工大學名譽校長、現代管理大學皇家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程志強 | |
---|---|
出生 |
1955年3月9日 山西省永濟市 |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老程、程大隊、程大哥、程參謀長 |
職業 | 書畫家、軍人、詞作家、導演 |
人物生平
程志強,男,中共黨員,1955年3月出生在山西省永濟市,黨員,研究生學歷,大校軍銜。1973年12月入伍,歷任三軍儀仗隊戰士、班長、排長、連長、中隊長、副大隊長、大隊長、師長、副參謀長等職。他是新中國成立35周年國慶首都閱兵擎旗手。在30年儀仗生涯中,出色完成香港、澳門回歸交接儀式升旗等任務。2008年8月指導參演官兵出色完成奧運會開幕式《擊缶而歌》表演任務。2009年擔任國慶60周年大閱兵徒手方隊閱兵副總指揮,出色地完成了閱兵任務。他帶領的三軍儀仗隊被中央軍委授予"軍旅標兵"榮譽稱號。他個人被中組部評為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9次,14次被評為優秀黨員。[1]
他身材高大,英俊魁梧,嗓門洪亮,目光炯炯。程志強站在面前,一種英武之氣襲來,讓你心生敬畏。好在作為山西運城老鄉,與他的談話變得隨意,漸漸地一個有血有肉的河東男人躍然紙上。程志強,曾以剛勁、優美的軍姿被譽為"天下第一兵"。作為一名儀仗隊戰士,他用自己矯健的正步給祖國的尊嚴平添了別樣的色彩。
儀仗之神
說程志強是儀仗之神,不是吹噓。這裡的神更多的是神奇和神氣。26年的儀仗生涯,他擔任了8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執行隊長。參加組織了1356次國家重大慶典和迎賓儀式,他帶領的部隊已先後接受了100多個國家元首及軍隊高級將領的檢閱。在小學第一冊的課本上,有一張張粗獷的面孔,那張面孔的正面標着"解放軍"三個字,在孩童眼裡,"解放軍"就是他的替身。[2]
每當一次次高舉着鮮艷的軍旗受閱,邁着雄健的步伐向國賓報告。程志強說他感到了無比的激動和自豪,因為此刻的他不再是自己的個體,而是國家的象徵。尤其是1984年國慶35周年閱兵典禮,軍旗手程志強第一個邁着矯健的步伐進入天安門廣場,成為他刻骨銘心的記憶。在分列式中,他必須以991步正步走743.25米的天安門廣場,以每分鐘116步的速度,要求8分33秒走完。當他踏下最後1步,電子秒表顯示的時間正好是8分33秒。這就是中國的軍旗手,世界第一流!從此他榮獲了"天下第一兵"的桂冠。可有誰知道,這是作為預選軍旗手的程志強在閱兵前進行了9個月的強化訓練的結果。步速,以秒計算,分秒不誤;步幅,以毫米衡量,毫釐不差。他頭頂烈日驕陽,面迎雷電暴雨,攥爛了3根旗杆,流出了成噸汗水,走完了一半"長征"路,穿破了8雙鞋底加厚1公分的特殊訓練鞋……
在儀仗隊裡,官兵們把程志強稱之為老模範、老標兵、老第一。他的"十子訓練法":身體上挺頂帽子,糾正軍姿照鏡子,踢腿慢綁沙袋子,練習擺臂拉繩子,練軍姿貼牆根子,腳尖上 翹壓腳面子,腳腕無力踢石子,腰不當家別棍子,量步幅用尺子,頭型不正別針子。成了儀仗隊的訓練標準。而誰能想到,程志強剛入伍時,由於多年在農村干農活,走山路,背有點兒駝,兩條腿也有些"羅圈",兩隻腳呈"八字形"。有一位老兵曾斷言:"程志強根本不是儀仗兵的料,只能上農場而不能上表演場。"也許為了爭這一口氣,為了當一名合格的儀仗兵,為了在異國總統面前筆挺站立。程志強睡覺時,就用背包繩把兩腿捆在一起,矯正"羅圈"腿;為了治駝背,他10年睡覺沒枕過枕頭,還特製了一塊小木板插在腰裡,練挺胸抬頭。為了練好軍姿,他經常獨自一個人貼牆根練站立、練腰板。就這樣程志強練就了站立四五個小時紋絲不動;行注目禮四五分鐘不眨眼;走正步踢腿生風,落地砸坑的過硬本領。
有人計算過程志強所踢的正步加起來相當於走了10個兩萬五千里長征。這個性格倔強視"儀仗事業重於生命,祖國榮譽高於一切"的河東男人用自己的行動為自己做了註解,為祖國贏得了尊嚴。
回歸之威
1997年,註定是讓世界銘記的年份。那一年香港回歸祖國。當五星紅旗伴隨着國歌冉冉升到香港的上空,全世界的華人沸騰了。此刻,作為香港政權交接升旗儀式總指揮的程志強卻如釋重負般地平靜了下來。
香港回歸祖國,是中華民族的百年盛事。程志強其實當時正在經歷甲亢的折磨,但為了這個神聖的時刻,他拒絕了醫生住院療養的建議,拿了些藥就投入了"戰鬥"。他七下香港,實地考察會場以及與英方談判交接儀式的細節。英國人的傲慢與苛刻讓程志強心中憋足了勁--一定要用中國軍人的姿態去證明中國人民不僅站起來了,而且要站出民族的尊嚴和氣節。英國人還撐着大英帝國的面子,絲毫不肯讓步,6月30日23:59分屬於英國,7月1日01秒屬於中國。這就意味着留給升旗儀式的時間只有一分鐘。根據香港會展中心場地的情況,司禮方隊由陸海空三軍各1名執行隊長、3名旗手、12名護旗手,共40人組成。程志強從上千名儀仗兵中挑出50名精兵強將,親自帶隊訓練。他按照香港會展中心我軍儀仗隊的預定位置,在訓練場上搭起主席台,進行摸擬訓練。考慮到政權交接儀式是在凌晨舉行,他們不僅白天訓練,還特意增加從晚上10點30分到凌晨2時的夜間適應性訓練。在艱苦的訓練中,程志強患了病,低燒不止,拉肚子,有時一天拉20多次。但他始終堅持站在指揮台上組織訓練,終於有一天,他因身體極度衰弱摔了下來,直摔得渾身是血,此事差點驚動了外交部和"上層領導"。程志強的脾氣也變得非常暴躁,如今提起來,他都會露出慚愧的笑容。有一次,電話一直響,正在考慮方案的程志強終於忍不住了,他讓勤務兵將電話砸了個粉碎,然後還自言自語地說:"我讓你再響!",過後,他卻不停地寫檢查,給同志們道歉。
1997年6月22日,程志強帶隊開赴香港,和英軍儀仗隊、香港警方進行合練、彩排,由程志強和英國皇家儀仗隊執行教官溫斯中校擔任具體指揮,雙方之間展開了一場無聲的較量。雙方儀仗隊進入會展中心前,香港警察要進行例行的安全檢查。中國儀仗隊排着整齊的隊伍一一通過檢查。英國儀仗隊則有的領着帽子,有的吃着蘋果,有的歪提着槍支,拒絕接受檢查,甚至拿槍托扎人。看到這一幕的香港傳媒,發稿標題上這樣報道:"中國儀仗隊軍容端正紀律嚴明,英國儀仗隊紀律鬆散到處撒野"。排練中,溫斯要求按英方的步子走,程志強義正辭嚴予以拒絕。最後,溫斯發現還是中方的動作大方漂亮,就跟着中方的步調練起來。1997年6月30日晚11時42分,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正式開始。當司儀宣布中英雙方儀仗隊入場時,我軍儀仗隊以高昂的士氣,威武的陣容,整齊的動作,按照預定的時間、路線和程序,乾淨漂亮地完成了入場動作,走出了國威軍威,贏得了春潮般的掌聲和歡呼聲。7月1日零時,在中國軍樂團指揮棒揮動的同一瞬間,國歌奏響,經過5000次訓練的升旗手朱濤拉動旗繩,國旗隨着雄壯的國歌勻速上升。零時46秒,國旗上升到8.28米高的旗杆頂端,國歌最後一個音符同時結束。而英國人的國旗卻提前12秒降落下來。
五星紅旗從此高高飄揚在東方之珠香港的上空,每一個炎黃子孫都在此刻揚眉吐氣。交接儀式結束後,溫斯中校將自己指揮儀仗隊用的手杖送給程志強,還在銅牌上刻上了程志強的名字,表達他對中國儀仗兵的衷心欽佩。程志強回到北京,因過度勞累,高燒40度不退,體重一下降了50斤,住進了醫院。
1999年,程志強擔任澳門回歸升旗儀式總策劃、總指揮,將國威再次高揚! 當了大隊長後,程志強把建設世界一流的儀仗隊作為奮鬥目標。儘管他已是師職幹部、掛上了大校軍銜,但仍堅持每天泡在教練場,言傳身教。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儀仗大隊官兵練就了一套"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的儀仗硬功。在程志強的帶領下,三軍儀仗隊成為一支震撼世界的隊伍,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回憶錄中寫到:"中國儀仗隊是我看到的最出色的一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說:"中國儀仗隊堪稱舉世無雙。"
隨着國際交往的日趨頻繁,儀仗司禮的改革成了程志強思考的內容。這個1米85個頭的魁梧男人在此時顯露出了他細緻的一面。說到這裡,需要補充的是,作為一個體現國家禮儀的隊伍,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正步訓練,每一個儀仗兵的一舉一動,甚至一個眼神都需要透露出國家榮譽感和自豪感,以及神聖不可侵犯的霸氣。程志強為了這個可下了不少功夫。他精通作詞、作曲、書法、繪畫、編舞,他說:"這些看似不着邊際的藝術是賦予儀仗兵精髓不可或缺的,許多民族性格的因子就是通過這些元素而得以體現。"執行隊長擔負着儀仗司禮的現場組織指揮、向外國元首報告、陪同檢閱等任務,要求身材高大、英俊魁梧,對嗓音和眼神也都有特殊的要求,向外國元首報告時,必須聲音洪亮、字正腔圓,給人以氣勢、震撼和力量。為了練好嗓功,程志強常常一大早就跑到沒人的地方吊嗓子,晚上怕影響別人休息,就在洗漱室把頭埋在水盆里練吐氣。為了練就一雙會"說話"的眼睛,他經常抽空到戲劇學院向表演系的教師請教,並借來人物臉譜細心琢磨各種眼神,反覆練習,使自己的眼神能夠準確地向來自各種文化背景下的外國貴賓傳遞中國軍人正直大度、善良友好、堅定自信的情感。作為執行隊長--"向總統報告的人",程志強無數次地在外國元首面前展示出中國軍人的尊嚴和偉岸。他負責組織三軍儀仗隊完成了包括迎接克林頓總統在內的500多次迎外司禮任務,次次萬無一失。一次,非洲某國元首來訪,他因擔心自身安全,安排了五位身材高大的女侍衛緊隨其後,把自己圍了個嚴嚴實實,直到檢閱前仍寸步不離。面對這種棘手的情形,程志強大步走上去,用磅礴的氣勢向他報告:"總統閣下,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列隊完畢,請您檢閱!"同時用眼神向元首示意:在社會主義中國,您可以不帶侍衛隨意訪問。這位元首從程志強的口令和眼神里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尊嚴和自信,會意地點了點頭,朝身後揮揮手,侍衛們當即退了下去,使檢閱順利地進行。
1985年以前,我國儀仗隊在人員編成、列隊方式等方面都是模仿前蘇聯的,檢閱場上只進行檢閱式,沒有分列式。1986年,程志強受領了儀仗司禮改革的任務。他向外交部等許多單位請教,並廣泛參考美、英、日等幾十個國家的資料,設計出了一套比較科學合理的分列式方案,被中央軍委和外交部一次性通過。從此,展現中國軍人特有風采的托槍動作和正步行進表演的分列式出現在檢閱場上。90年代初,國家決定給儀仗隊更換新式禮服、換穿馬靴,執行隊長和分隊長扎武裝帶、由佩用手槍改為佩用軍刀。程志強又主動承擔了為佩用軍刀設計動作的任務。經過一個多月的摸索,他設計出了一套包括佩帶、拔刀、刀入鞘、立刀、撇刀、舉刀禮在內的一系列規範動作。結束了我軍儀仗隊沒有軍刀的歷史。1992年2月4日,在迎接南非領袖曼德拉的儀式上,中國儀仗隊瀟灑利落地第一次使用了軍刀禮,曼德拉高興地舉起緊握的右拳,情緒激昂地揮動着以示讚許。
常年走正步、練隊列,程志強悉心記下了40多萬字的訓練心得和體會,有18篇論文在軍內外刊物上發表。其中,他總結出的《隊列四步教學法》在全軍部隊和院校進行了推廣,石家莊陸軍學院、國防科工委等單位都把他總結的《隊列訓練通俗教學法》印成教材,總參謀部委託八一電影製片廠根據這套教學法,拍攝成軍教片《隊列》,成為國慶50周年閱兵方隊進行隊列訓練的經典教案。程志強帶領官兵用汗水、苦水、血水,展示了祖國的形象、民族的尊嚴、我軍的雄姿,贏得來華訪問的世界各國領袖的盛讚。1992年春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簽發命令,授予三軍儀仗大隊"軍旅標兵"榮譽稱號。
鐵血之情
在永濟老家,喝酒划拳常有人這樣行令:古有關雲長,今有程志強。老家人說這娃能耐,還說這娃實在。程志強對於家鄉,對於長輩始終心懷感恩。他有一句很實在的話:"愛祖國首先愛故鄉,愛故鄉首先愛老娘,愛家庭首先愛老婆。"
但程志強提起自己的妻子卻是眼含熱淚。他說他並沒有兌現了自己說的話。為了儀仗事業,他將兒女情長和天倫之樂擱下了。
在一份反映程志強的材料上,記載着這樣幾個數字:入伍27年,探家5次,共59天,按規定,程志強這些年應該享受正常休假24次,共695天。這就意味着他把其中的636天本來應該休假的時間用在了工作上。這些年他沒有回家與父母過-個春節,結婚讓妹妹代作新郎,4位親人去世沒回家。程志強熟悉儀仗隊600名士兵的名字、基本情況,被士兵們稱之"活電腦",他曾幫助283名退伍戰士找到工作。[3]
社會職務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玉泉山書畫院院長、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北京化工大學名譽校長、現代管理大學皇家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原隊長程志強應邀到星河晉府壹號參觀指導 , 新浪網 2018年03月18日
- ↑ 「儀仗之神」程志強:身姿優美不失剛毅,性情鐵血不失柔情 , 搜狐 2018-08-13
- ↑ 中國第一兵———程志強 , 人民網 1999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