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運城 |
運城市,簡稱「運」,山西省轄地級市,位於山西西南部,北依呂梁山與臨汾接壤,東峙中條山和晉城毗鄰,西、南分別與陝西渭南、河南三門峽隔黃河相望,介於東經110°15'—112°04',北緯34° 35'—35°49'之間,東西長201.87千米,南北寬127.47千米,總面積1418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運城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10個縣。 截至2021年末,運城市常住人口為473.32萬人。
運城古稱「河東」,因「鹽運之城」得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堯、舜、禹,都相繼活動在河東大地上。堯初都蒲坂,後遷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中國首個奴隸制社會——夏也是在這裡誕生 。
運城市垣曲縣的「中華世紀曙猿」化石把人類起源向前推進了1000多萬年。芮城縣的西侯渡文化遺址,是考古界發現的人類最早用火的實證。誕生了春秋商人猗頓、東漢末年名將關羽、初唐詩人王勃、中唐文人柳宗元、史學大家司馬光、戲曲名家關漢卿等文武俊秀,聞喜裴氏家族曾出過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史稱「將相接武、公侯一門」,形成了關公文化、根祖文化、鹽文化、德孝文化等具有鮮明特色的地域文化。
2021年,運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53.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8.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815.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99.7億元,三次產業構成為16.5:39.7:43.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3201元 。
歷史沿革
上古; 唐堯建國、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夏的都城均在今運城市境內。
商; 為九州中央冀州之地。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祖乙自相遷都於耿(今河津)。
春秋; 統屬晉國,晉獻公八年(前669年),晉國定都於絳(今絳縣)。
春秋戰國; 三家分晉後,運城屬魏,魏國都城在安邑。
秦 秦始皇統一中國,設36郡,運城屬河東郡,治所安邑。
南北朝 北魏孝昌中置唐州,治所白馬城(今臨汾堯都區)。
唐 為河東道,轄山西全境及河北部分地區,治所河中府(今永濟)。
北宋 為陝西路永興軍路,治所京兆府(今西安市)。
宋末為河東路,轄山西大部、河北及河南部分地區,至金朝未變。
元、明、清 與臨汾同為平陽府,治所平陽(今臨汾堯都區)。
中華民國
民國三年至十九年(1914—1930年),運城、臨汾及石樓、靈石、交口同屬河東道。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4月,置運城,轄安邑、襄陵、汾城、萬泉、榮河、臨晉、猗氏、曲沃、翼城、解縣、虞鄉等20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運城、臨汾及石樓、交口成立晉南行政公署,屬陝甘寧邊區政府晉南區。
1950年,原陝甘寧邊區晉南區的運城、臨汾晉南28縣正式劃歸山西省,成立運城專區和臨汾專區,運城轄1鎮17縣。
1954年,運城、臨汾兩專區合併為晉南專區。
1970年,晉南地區撤銷,按原建制劃分為運城、臨汾兩個地區 。
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運城地區設地級運城市。
2022年9月,文旅康養城市聯盟在晉城成立,文旅康養城市聯盟由晉城市倡導,山西省運城市等18個地市共同發起 [79] 。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設運城專區,專署駐運城鎮。轄安邑、萬泉(駐解店)、河津、稷山、新絳、聞喜、絳縣、垣曲、夏縣、平陸(駐聖人澗)、解縣、芮城、虞鄉、永濟(駐趙伊鎮)、臨晉、猗氏、榮河等17縣及運城鎮。
1954年,將萬泉、榮河2縣合併,改為萬榮縣(駐原萬泉縣解店);解縣、虞鄉2縣合併,改為解虞縣(駐原解縣城);臨晉、猗氏2縣合併,改為臨猗縣(駐原猗氏縣城)。後撤銷運城專區,併入晉南專區。
1970年,設運城地區,地區駐運城縣。原屬晉南專區的運城(駐運城鎮)、新絳、絳縣、稷山、萬榮、永濟(駐趙伊鎮)、夏縣、聞喜、平陸(駐聖人澗)、垣曲(駐劉張鎮)、芮城、河津、臨猗等13縣劃歸運城地區。
2000年6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
(1)撤銷運城地區和縣級運城市,設立地級運城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鹽湖區。
(2)運城市設立鹽湖區,以原縣級運城市的行政區域為鹽湖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府東街。
(3)運城市轄原運城地區的聞喜縣、新絳縣、平陸縣、垣曲縣、絳縣、稷山縣、芮城縣、夏縣、萬榮縣、臨猗縣和新設立的鹽湖區。原運城地區的河津市和永濟市由山西省直轄。10月,正式撤地設市 。
區劃現狀
截至2022年10月,運城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10個縣 [89] ,共149個街道鄉鎮、231個社區、2172個行政村 [77] 。運城市人民政府駐鹽湖區河東街248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