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稻瘟病

中文名称:稻瘟病

外文名称:Rice blast

别名: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吊颈瘟

为害作物:水稻

为害部位:秧苗、叶片、穗、节等

病原:稻瘟病原菌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等,是由稻瘟病原菌引起的、发生在水稻的一种病害。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发生,为害秧苗、叶片、穗、节等,分别称为苗瘟、叶瘟、穗瘟和节瘟 。

稻瘟病分布遍及世界稻区,是稻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其中以亚洲非洲稻区发病为重。在中国地区一般山区重于平原,粳、糯重于籼稻,除华南稻区早稻重于晚稻外,其他稻区晚稻重于早稻。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达40-50%,局部田块甚至颗粒无收 。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选用抗病品种,培育优质秧苗、肥水管理技术措施、加强田间管理、落实防治措施、化学药剂控制等。在稻瘟病流行以后,要切实掌握稻瘟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和发病原因,结合种植情况,采取科学可行的稻瘟病防治技术措施,树立起良好的预防理念,降低稻瘟病发生的可能性,避免给稻谷产量和质量造成损失 。

2020年9月15日,稻瘟病被中国农业农村部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稻瘟病

外文名称:Rice blast

别名: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吊颈瘟

为害作物:水稻

为害部位:秧苗、叶片、穗、节等

病原:稻瘟病原菌

病原特征

稻瘟病原菌属于半知菌类丛梗孢科、梨形孢属 。稻瘟病病原菌无性阶段(自然条件下)为灰梨孢菌(学名:Pyricularia oryzae Cav.),属半知菌类梨形孢属;有性阶段(在人工培养基上经用不同菌株交配后形成的有性世代)为灰色大角间座壳菌(学名:Magnaporthe grisea Barr. ),属子囊菌广大角间座壳属 。

  • 形态特征

菌丝:无色透明,丝状,有隔膜 。

分生孢子梗:3-5根丛生成束,有时多达10根,从气孔或病部表皮伸出,线状不分支,大小为112(-456)微米×3(-4)微米,有2-8隔膜,基部稍膨大,略带褐色,越至上部色越淡,其顶端可产生分生孢子5-6个,多的达9-20余个,顶端屈曲处有分生孢子脱落的痕迹 。

分生孢子:无色透明,鸭梨形或慈姑形。成熟孢子通常有2个隔膜,顶端尖,基部钝圆,有小突起,大小为17(-33)微米×6.5(-11)微米,萌发时两端细胞产生芽管,芽管的顶端,产生附者胞,呈球形或椭圆形,深褐色,壁厚,直径8-12微米,能紧紧贴附于寄主体上,产生侵入丝,入侵寄主组织。病菌分生孢子的大小常因不同菌株和培养条件而有一定的差异 。

  • 生理特性

稻瘟病原菌菌丝发育的温度范围为8-37℃,以26-28℃为最适宜。分生孢子在10-35℃之间都可形成,以25-28℃为最适宜。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温度要求与孢子形成相同。病菌湿热处理,分生孢子经52℃处理5-7分钟、谷颖内的菌丝体经55℃处理5分钟、病节内的菌丝体经55℃处理10分钟即死亡,但对干热的抵抗力均较强,分生孢子和菌丝体经100℃处理60分钟仍能大部存活。分生孢子在干燥状态下对低温的抵抗力也较强,在-10℃时经75天还有10-30%的孢子可以萌发,在 中国北方寒冷地区可以越冬 。

分生孢子的形成以空气湿度达饱和时最好,相对湿度低于90%,孢子形成量就减少到1/10左右,相对湿度在80%以下几乎不能形成。孢子须有水滴存在且相对湿度达96%以上时,才能萌发良好。当空气湿度饱和而无水滴时,萌发率就减少到1%以下,相对湿度低于90%,则不能萌发。病菌侵入过程中所需保湿时间与温度有关,26℃需6小时,28℃需8小时,32℃需10小时,34℃则不能侵入 。

日光对稻瘟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在有日光处孢子萌发率和侵入率降低,在缺氧情况下,孢子不能发芽。故水秧田在较长时间浸水条件下,稻种上病菌常窒息致死,故不发生苗瘟 。

为害症状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发生,为害秧苗、叶片、穗、节等,分别称为苗瘟、叶瘟、穗瘟和节瘟 。

  • 苗瘟症状

苗瘟因秧苗受害时期不同,分为苗瘟和苗叶瘟。苗瘟多由种子带菌引起,一般在三叶期以前发生,秧苗变褐枯死,三叶期以后发生的称为苗叶瘟,常发生于晚稻秧田和塑料薄膜育秧的田块,中国北方稻区苗叶瘟基本不发生,中国南方稻区,早、中晚稻秧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以晚稻秧田为重,发病症状与该田期叶瘟相同 。

  • 叶瘟症状

叶瘟指田期稻株叶片发病。一般在水稻分蘖盛期盛发,病菌侵染叶片初期产生水溃状褐点,感病品种很快形成大的圆形或椭圆形褐斑,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枯焦,全株中毒萎缩,根腐枯死。由于气候条件和水稻晶种间抗病力不同,病斑形状、色泽、大小也各异,因而通常区分为以下4种类型:

慢性型:病斑呈菱形或纺锤形,最外层为黄色晕圈,内环为褐色,中央为灰白色,长1厘米左右,亦有达2-3厘米的。病斑两端常有纵长的褐线,在多湿条件下,背面产生少量的青灰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典型病斑从病理解剂上可分为中赤部、坏死部和崩解部,最外层的黄色晕圈称中澎部,是病菌分泌毒素而引致的病变反应,该部细胞内叶绿体失色,体积缩小,原生质内出现许多空泡,内环及两端褐色纵线是坏死部,该部细胞尚未崩解,但已中毒坏死,中央灰白色悬崩解部,该部细胞内含物及细胞壁均已崩解。这种类型病斑多系急性型病斑在天气转晴或用药防治后转化而成,也标志着气候条件不利于发病,病情发展将趋向缓慢 。 急性型:在有利于发病的气候条件下,氮肥施用过多,在感病品种上常产生椭圆、形、圆形、菱形或不规则的暗绿色水溃状病斑,表面密生青灰色霉,这种病斑发展快,常是叶瘟流行的先兆 。 白斑型:斑点白色或灰白色,圆形或不规则圆形。这种病斑不常见,多在阴雨后,天气放睛突转干旱或秧田缺水情况下,在高度感病品种的撇叶上发生,表面不产生孢子,如气候潮湿则迅速转化为急性型病斑 。 褐点型:病班为针头状褐点或稍大褐点,局限于两条叶脉之间,多在抗病品种及稻株下部老叶,上产生,很少产生孢子,传病的危险性少。此外,在秧苗期和该田成株期的叶舌、叶耳、叶环等部位也可发生褐色成赤褐色病班,称为叶枕瘟。叶枕瘟能导致叶片早期枯死,尤其是剑叶叶枕瘟,在气候条件适宜时,常引起穗瘟的发生 。 稻瘟病-叶瘟症状

  • 穗瘟症状

穗瘟发生于穗颈、穗轴、枝梗和谷粒上。穗颈瘟一般多在出穗后受侵,亦有的在叶梢中尚未完全外露时即受侵染。病斑初期暗褐色,逐渐向上下扩展,形成水渍状褪绿病斑,最后变黑褐色,也有的后期呈枯白色,病斑长可达3-4厘米。秘颈瘟严重影响产量,始穗期发病的常造成白穗,全不结实,与螟害极为相似,但在病部有青灰色霉状物和茎秆上无虫蛀痕迹,因而两者之间易于识别。发病迟或轻时,秕谷增加,千粒重降低,米质差,碎米率增高。穗轴和枝梗上症状与穗颈相似,严重者分枝变白。此外,早、晚稻生育后期,穗颈、主轴和枝梗上常发生由胡麻斑病菌等引起的穗枯症状,极易与穗瘟相混淆,其主要区别是前者色泽找,呈棕褐色 。

谷粒病斑发生于内外颗和护颖上。内外颖上病班变化较大,以在乳熟期症状最为明显,病斑椭圆形,灰白色,随着稻粒的黄熟,至后期则不明显,发病较迟的为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点,这种症状和其他病菌引起的病班不易区别,需经保湿培养,镜检孢子,加以鉴别。护颖是最易感病的组织之一,病斑为黑褐色,对谷粒的饱满无甚影响,但常是苗叶瘟的侵染来源 。

  • 节瘟症状

患节瘟水稻病节初为黑褐色小点,以后呈环状扩大至全节,变成黑色或黑褐色,有时病班可上下伸延到节间,也有的在节间产生长条状黑褐色病班。多湿条件下,病节上产生一层青灰色衢,后期病节于缩凹陷,易折断倒伏。由于病组织干枯,不能输送水分和养料,影响濮浆结实和谷粒的饱满。早期发生可造成白穗,发病严重时株茎秆上常有2-3个节受害 。

分布范围

稻瘟病分布遍及世界稻区,其中以亚洲、非洲稻区发病为重。中国南自海南岛,北到黑龙江,西起新疆、西藏,东至台湾,凡有水稻裁培的地方都有发生 。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局部地区的稻桩、病谷上越冬,是翌年发病的初次侵染源,其中病稻草是主要的。播种带菌种子易引起苗瘟和苗叶瘟。病草除散布越冬分生孢子外,至育秧期间,天气转暖,如遇雨淋,病部能不断产生孢子可持续20余天,特别是堆放在秧田或该田附近的病稻草,常常是引起周围秧苗或成株发病的初次侵染菌源。秧田和该田发病稻株,病部产生的孢子都可引起再侵染 。

越冬病菌存活期的长短因不同环境条件而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测定,草堆中部干燥病草中的菌丝,经一年尚有60%存活,草堆表面经7-8个月才全部死亡,埋人土下或浸人水中经1个月就全部死亡。草堆内部干燥病组织上所附着的分生孢子,至翌年4-5月仍能存活,但在草堆表面的至翌年早春就全部死亡。利用病草作堆肥,经10天充分发酵,温度达52-62℃,病菌可全部死亡。病草垫入猪圈经27天病菌亦死亡。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测定,病草与河泥混和,经14天翻埋入土,2个月病菌失去活力;散落田间病草中的病菌经4个月失去活力。稻种上的病菌至翌年7月下旬才开始死亡。北方稻区由于常年比较干燥,病菌生存时间比南方长,可达1年以上 。

病谷上所带的病原菌引起的苗瘟和苗叶瘟,其传病作用因气候因素、育秧方法和播种期的不同而异。早稻露地育秧,除华南稻区外,其他稻区由于春播时气温较低,不利于病菌的侵染,传病作用不大:而塑料薄膜覆盖的秧田,由于温、湿度较高,常引起发病。晚稻育秧期间气温在20℃以上,又多采用湿润秧田,带病种子上的病菌,产生孢子,侵染秧苗,传播为害,故与发病关系较大 。

稻瘟病原菌孢子传播主要借气流,其次为雨滴、水流和昆虫等。孢子飞散一般以离地面1米左右为最多,10.5米以上数量减少。孢子大量形成多在夜间,飞散以晚间12时至清晨6时为最多。稻瘟病菌在自然条件下只侵害水稻,通过人工接种可侵害大麦、小麦、燕麦、羊茅、早熟禾狗尾草等10多种禾本科植物 。

流行规律

  • 发病条件

稻瘟病的发生,菌源是先决条件。其流行则受气候、品种、栽培等因素所影响 。

气候条件对病菌的繁殖和稻株的抗病力均有影响。温、湿度既影响病菌孢子的形成和侵染,也影响到寄主的抗病性,特别是阴雨连编,日照不足,稻株同化作用缓慢,呼吸量减少,使组织柔嫩,抗病力降低,就易发病,相反,病害的发生、发展便会受到抑制。气候因素中主要有以下2种:

温度:温度超过30℃以上,发病受到抑制。如气温在25℃左右,则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当抽穗期日平均温度20℃以下并延续一星期左右,或日平均温度17℃以下延续3天,水稻生育失调,抗病力降低,发病严重,故晚稻期间的突然降温常会加重稻瘟的发生 。 湿度:一般平均相对湿度在90%以上甚至饱和时,则有利于稻瘟病大发生。湿度的大小与阴雨有密切关系。阴雨天多而又持续不断,或雾多露浓,有利于孢子的形成、萌发,侵入率高、潜育期短、病斑出现早,而且降低了稻株的抗病性,发病重 。 品种及生育期 水稻不同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往往导致稻瘟病的流行。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亦表现不同的抗病性。籼、粳稻以秧苗4叶期、分蘖盛期和抽穗期容易感病,而以圆秆期发病轻。同一器官或组织的抗病性因组织老嫩而异。以一叶而言,以出叶的当天易感病,5天后抗病性增加,13天后更强。以分蘖和新叶增长速度最快时,感病的程度最重。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发病率和损失率高,齐穗后6天仍有很高的发病率,不过损失率有所减轻,乳熟期发病半较高,但损失事明显减轻 。

  •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既影响到水稻抗病力,也关系到病菌生长发育的田间小气候。栽培技术的影响因素中主要有以下3种:

肥料:肥料中以氮肥对发病的影响最大。氮肥施用期过迟或过量,稻体内淀粉含量低,游离氨基酸增加,引起植株贪青徒长,硅化细胞少,株间通凤透光差,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繁殖,同时分蘖期延长,无效分蘖多,抽穗迟而不整齐,容易增加感病机会,加重发病程度。钾肥和磷肥,可提高稻体内钾、氮比值,并使氮的代谢正常,减少可溶性氮化物的含量,茎秆内纤维来增加,组织坚硬,可提高稻株抗病力,但如氮肥过量时,增施磷、钾肥,不但没有抑制发病的作用,反而加重病害的发生 。 漕溉:分蘖前期浅水勤灌,分蘖盛期适时排水搁田或烤田,抽穗后湿润灌溉,可挖制土壤中氮肥的供应,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达,使稻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长期深灌以及山区引用泉水灌既,由于水温低,权概后的土温往往较正常的低,水稻根部发育差,吸收养分能力减弱,抗病力低,加重发病。孕穗和抽穗期缺水或烤田过度,也易诱发穗瘟 。 土壤: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如东北地区的草炭土,在春季冷凉时,有机物分解慢,至夏季高温分解快,大量释放出的氮素,一时为稻株吸收,造成贪青徒长,使抗病力降低,加重发病。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黄粘土地带,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排水不良,有机质在嫌气状态下分解,往往产生毒质,伤害根部,降低稻株抗病力,也易感病。再如广东省山区和丘陵区的沙质土,肥效释放快,易造成一时肥分过于集中,稻株生长柔嫩,也易感病 。

  • 流行特点

温、湿度对病菌的侵染起决定性作用,而稻株本身的抵抗性则决定其是否发病和发病的轻重。只有在寄主感病、菌源多和气候条件充分有利于发病时,才会造成病害的流行。在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的前提下,感病品种苗叶瘟、叶瘟、穗瘟三者之间的关系至为密切,前者的发病常影响后者,但在不利于发病的情况下,则无明显的相关性。由于各稻区的水稻感病生育期与有利于病菌孢子发芽侵染的气候条件以不同的形式相遇合,造成各稻区病害的流行型:

华南稻区:包括广东、 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的双季籼稻区。发病特点是早稻重于晚稻。水稻生育期间,一般都在适宜于病菌侵染的温度范围内,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受湿度的影响。4月份早稻处于分蘖盛期,5下旬至6月初抽穗期,如持续阴雨,叶、穗瘟严重流行;晚稻一般于10月中旬至下旬抽穗,抽穗期间如多雾,穗瘟较重 。 西南稻区:包括四川、 云南、贵州等省单、双季籼、粳混栽稻区。云南及贵州西南部发病特,点是中、晚稻重于早稻。由于地处赤道季候风地带,冬、春温暖千旱,夏、秋温度不高,分旱季(11月下旬至5月中旬)和雨季(5月下旬至11月中旬)。旱稻由于播种早,冬、春雾多湿度大,秧田期发病较重,分蘖、抽穗期处于旱季,叶、穗瘟发病轻。6月下旬至7月,中稻处于分蘖盛期和抽穗期,如天气多雨,本田叶、穗瘟严重流行。9月中旬,晚稍抽穗期间,如低温阴雨,穗瘟重。四川省的川西北与川东南地区发病不同,川西北的发病特点是早、中稻重于晚稻,而川东南则晚稻重于早、中稻。 川西北一年中5月至10月中、下旬适宜于该病的发生和发展,5-8月为流行盛期,形成早稻本田叶、穗瘟严重,中稻秧田苗叶瘟和本田叶、穗瘟均重,晚稻苗叶瘟普遍严重。9 月份以后随气温下降,雨水减少,秘瘟发病比中稻轻。川东南多数年份7-8月伏旱,日平均气温高达34℃以上,中稻生长后期,病情明显受到抑制,发病轻,晚稻孕穗至抽穗期,如9月至10月上旬,气温在20℃左右,连续阴雨则穗瘟严重流行 。 长江中下游稻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北部、贵州东部及上海等省、市单、双季籼、粳混栽稻区,发病特点是晚稻重于早稻。3月下向至4月上旬早稻育秧期间气温低,苗叶瘟极轻,5月下旬至6月上旬早稻处于分蘖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抽穗期,中、晚稻为苗期,如温暖、多雨、高湿,则早稻该田叶、穗瘟和中、晚稻苗叶瘟发生严重,8-9 月气温在25-30℃左右,阴雨天多,持续时间较长,则中稻穗瘟,晚稻叶、穗瘟严重流行,如高温(30℃以上)干旱则发病轻。但有的年份,晚稻本田叶瘟轻,抽穗期穗瘟亦轻,至乳熟、蜡熟期穗瘟突然增加,原因是由于水稻生育期延迟,后期施用氨肥,生长较嫩绿,9月下旬遇规律性寒流影响,乳熟蜡熟期气温回升,且较常年偏高,时嗜时雨或雾多露浓,利于病菌繁殖,侵染快,潜育期短,因而穗瘟的大量出现不在前期,而在乳熟、蜡熟期后形成发病高峰 。 北方稻区:包括东北、 西北、华北等省、市单季梗稻区。发病特点是苗叶瘟很少发生,叶、穗瘟重,早熟品种重于晚熟品种。6月下旬至7 月上、中旬,水稻分蘖盛期,如逄阴雨连绵,该田叶瘟严重,叶瘟始见期早,发生为害重,反之则轻。8月上、中旬前后抽穗期间,如逢秋雨或雾多露浓,气温在20℃以下,穗瘟严重流行 。

防治方法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选用抗病品种,培育优质秧苗 种植户要意识到选种的关键性,选择抗病性较强的优质品种种植培育,确保种子同时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品质型、适应性和抗逆性,在根源处提升水稻自身抵御稻瘟病感染的能力,预防稻瘟病发生 。

将优质品种种子使用5000倍液的灵乳油(浓度10%)进行消毒浸润处理,将表面病菌消除干净,浸润时间五天左右,经过浸润的种子直接进入到接下来的催芽处理中,不用再次清洗。在优质秧苗培育中,为了提升栽培技术水平,可以向当地农业部门申请农业技术员到户培训的方式,在实际种植基地进行优质秧苗栽培技术指导,提升育秧的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壮苗率,减少稻瘟病发生几率 。

二、肥水管理技术措施 种植户结合水稻品种发育中各个阶段的肥料需求情况,在不同的培育时期科学合理的采取针对性施肥、灌溉技术,综合考虑水稻的地力水平、品种特点,严格控制氮肥在肥料配比中的分量,按照相关施肥技术标准要求,配备适合的基肥,保证水稻生长能够从肥料中汲取种类齐全的各种营养素 。

观察水稻生长状况,以此为依据抓准追肥时机,提升水稻抗病性能,起到良好的防止稻瘟病效用。此外,结合水稻种植情况科学晒田排水,促使水稻根系能够具备良好的吸收能力,为水稻萌发成长提供便利条件,从而培育出具备老健茎叶、正常落黄且抗病能力强的优质水稻 。

三、加强田间管理 首先,将发生过水稻稻瘟病种植基地的秸秆按照科学方式进行处理,避免病菌源在秸秆上越冬次年继续侵蚀水稻。其次,提高田间管理标准,引进先进的土壤质量检查、病虫害预测技术,确保可以及时发现水稻发育中存在的稻瘟病隐患问题,做到防范于未然。最后,针对插秧环节,不可盲目追求单位面积的种植密度,而是要保证稻苗植株适当的间距,从长远发展和长期收获效益角度出发,保证插秧质量,定期清除杂草杂物,不给病菌传播创设条件 。

四、落实防治措施 种植户要更新思想观念,树立起预防理念,明确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目标。在水稻发育的拔节期阶段,加强对天气状况的观察的分析。一旦频繁出现两天以上的阴天或者下雨天气,种植户要及时采取施药预防策略,避免稻叶瘟的发生与传播 。

当切实发现稻瘟病发生时,要正确判断稻瘟病类型,结合病情力求在初期阶段控制病情发展,尽可能阻绝病菌的扩散蔓延。采取富士一号、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浓度50%)的药物治理策略,控制病情发展,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害 。

加强田间管理,结合田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果稻穗未成熟时出现稻瘟病情况,则可以在灭菌上先使用强氧化剂,接着为了做好后期保护工作使用富士一号加强巩固,从而提高治理的安全可靠性,切实做到诊断准确、用药恰当、对症下药的科学防治 。

五、化学药剂控制 使用化学药剂控制稻瘟病是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方式,主要的药剂包括苯菌灵、三环唑、异丙硫脲和抗生素(如杀稻瘟菌素和春日霉素)。这些农药中含有植物活化剂、胆碱生物合成抑制剂和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持续多年的使用表明,保留不同类别的化学物质以干扰稻瘟菌的抗性,对防治稻瘟病有很好的效果 。[1]


分级标准

一、苗叶瘟,以株为单位。

0级:无病;1级:每株病斑5个以下;2级:每株病斑5个以上;3级:病斑满布,叶片枯萎 。

二、叶瘟,以叶片为单位。

0级:无病;1级:叶片病斑少(少于5个)而小(长度小于1cm);2级:叶片病班小面多(多于5个)或大(长度大于1cm)而少;3级:叶片病斑大面多;4级:全叶枯死。如有急性型病斑,应按少(病斑5个以下)或多(病班5个以上),另行记载 。

三、穗瘟,以穗为单位。[2]

0级:无病;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2级:每穗损失20%左右(1/3左右枝梗发病);3级:每穗损失50%左右(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4级:每穗损失70%左右(穗颈发病,大部瘪谷);5级:每穗损失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

注:节瘟分级与穗瘟相同,按节部病情所造成的损失计 。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