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聽
竊聽 |
中文名稱: 竊聽 外文名稱: Eavesdropping 設備分類: 微型錄音機、無線竊聽器、電話竊聽器 應用範圍: 通話錄音、GPS定位技術 |
竊聽即偷聽講話。是間諜活動中竊取情報的主要手段之一。 自古以來,各國間諜機關都把竊聽作為獲取情報的一種重要手段。當代各國,已把竊聽與電子偵察作為竊取其他國家的軍事、政治、經濟、科學技術和工業情報的一種重要技術手段。現在的竊聽器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製作精細,偽裝巧妙,甚至使人難以發現它的存在。當代的竊聽器,有微型錄音機、專線麥克風竊聽器、無線竊聽器、電話竊聽器、紅外激光竊聽器、微波竊聽器等等。[1]
目錄
概念介紹
概述
竊聽技術是竊聽行動所使用的竊聽設備和竊聽方法的總稱,它包括竊聽器材,竊聽信號的傳輸、保密、處理,竊聽器安裝、使用以及與竊聽相配合的信號截收等。 常運用在通話錄音、GPS定位技術、基站定位、手機定位技術上。
反竊聽技術是指發現、查出竊聽器並消除竊聽行動的技術。防竊聽是指可能被竊聽的情況下,使竊聽者得不到秘密信息的防範措施。
"竊聽技術"的內涵非常廣泛,特別是高檔次的竊聽設備或較大的竊聽系統,應該包括諸如信號的隱蔽、加密技術、工作方式的遙控、自動控制技術,信號調製、解調技術以及網絡技術、信號處理、語言識別、微電子、光電子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的很多領域。這裡我們講的"竊聽技術",主要是指獲取信息的技術方法,也包括獲取的信息的傳遞方法。
技術原理
在彈性媒質中,如果波源所激起的縱波頻率在20-2000赫茲之間,就能引起人的聽覺,這種縱波稱為聲波,相應的振動稱為聲振動。
聲波是一種波動,因此它具有波動的一切特性,能產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現象。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軍事上根據聲波的特性,製造了多種多樣的竊聽器。
例如,一種在與鄰國接壤的軍營哨所中被人們形象生動地稱作"大耳朵"的竊聽器。這種竊聽器有一個特別大的圓盤,圓盤朝前的一面為拋物面,當正前方傳來的聲波碰到圓盤時,根據波的反射原理,會被圓盤反射聚集在焦點上,來自其他方向的聲波則不會聚焦。在焦點上放置一個能接收微弱聲音的微音器,從正面傳來的微弱聲音激勵微音器工作,將聲能轉換成電信號,經電子線路放大,再由竊聽人員使用耳機監聽。這種拋物面式竊聽器能夠拾取較大面積的聲能,竊聽距離可達幾公里。
根據同樣的聲波反射、折射原理,還可製成外形象擴音喇叭一樣的遠距離定向麥克風竊聽器。為了提高靈敏度和指向性,還可根據雙耳效應。用兩個喇叭拾音。所謂雙耳效應。就是來自正前方的聲音同時到達雙耳,而來自側面的聲音。由於傳播路程略有差異,總是一個耳朵先聽到,另一個耳朵後聽到,分析兩耳聽到聲音的時間差,就可確定聲音的方向。
為了便於攜帶,還根據波的迭加原理製成了外形象鳥槍的竊聽器,竊聽者只要把"鳥槍"的槍口對準被竊聽的方向,就能取得較好的竊聽效果。這種"鳥槍"竊聽器在它長長的槍管上開有很多規則排列的小孔,當聲波從正前方傳來時,經過小孔進入槍管,就會在槍管尾部的微音器處互相加強;而當無關的聲波從槍管兩側傳來時,經小孔進入槍管後則互相抵消,這就使監聽人員聽不到與竊聽對象無關的聲音。而只拾取被偵察方向的聲音。聲波是疏密波,在稀疏區域實際壓強小於原來的靜壓強,在稠密區域實際壓強大於原來的靜壓強,聲壓的周期性變化可以控制電流的周期性變化,從而把聲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然後經輸送線傳到電聲裝置,再將電信號轉換為聲信號,以供監聽人員接收。這種利用聲振動產生聲壓傳遞信號的原理,不僅是竊聽器的工作原理,也是電話機的工作原理。日本平均每二人有一架電話機,美國平均每三人有二架電話機,所以電話竊聽常被利用。最簡單的方法是將竊聽器的兩根接線接到電話線路上,直接截獲電話線路里的電流信號。但是電話竊聽在法律上是不允許的。例如尼克松的水門事件,就是因圍繞着共和黨"支持尼克松總統競選委員會"顧問麥考特在華盛頓水門大廈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電話里安裝竊聽器而引起的一場大風波。為了巧妙偽裝,竊聽者常把竊聽位置選擇在電話線路的接線盒內、分線箱上,儘量不入侵室內。已有自動化程度很高的旁聽設備,一旦有人拿起手機準備打電話,電話集中台便自動開始工作,數字顯示器就顯示出該電話機的號碼,自動報時器報告通話開始和結束的時間,錄音機錄下電話內容。此外,還可根據電磁感應現象,將感應線圈設置在電話線外、電話機下,以此來竊聽電話內容。
技術發展
為了竊聽某室內人員的動靜及談話內容,還可利用專門的竊聽器。電子技術的發展,使竊聽器日益趨於小型化、微型化。有的竊聽器做成黃豆粒或針尖那么小,埋設在牆壁、電話機、電燈、沙發、椅子裡.用一對導線將信號引出來。竊聽者在遠遠的地方即可聽到室內的動靜,其拾音範圍可達10米左右,甚至連寫字的聲音都能聽得一清二楚。為了減少專設線路和解決竊聽器的用電問題,往往就利用室內電源插座上的交流電,竊聽者只要在電源插座上附設小小的配件,竊聽麥克風拾取的談話聲音,送到電源線上傳輸出去。竊聽者在電源線路的任何位置接上一個載波接收器,便能聽到室內的談話。
專線竊聽器的缺點是必須進入被竊聽者的房間,以便安置竊聽器和線路。一旦被對方發覺,就會招惹許多麻煩。而利用無線電波和微波進行竊聽,就能克服專線竊聽的弱點。例如,國外曾有一種偽裝成航空卡片架的竊聽器,上面用法文寫着"航空運輸聯盟"等字樣,但實際上把微型麥克風竊聽發射機、遙控接收機和電池等裝在不到1厘米厚的木板底座里,上面的金屬框架就是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有的微波竊聽器可以製得很小,隱藏在提包、首飾、鋼筆、眼鏡、鮮花、領帶、鈕扣、甚至餐廳服務員臨時送上的調料架、煙灰缸之中。此外,還可將拾音器、信號放大電子線路、電池、天線等裝在特製的炮彈中,在作戰之前伴隨火力偵察,發射到敵方的哨所、駐地、指揮部附近,或交通要道等處,它可以起着偵察兵起不到的作用。
隨着科學技術新成就的不斷出現,竊聽技術越來越升級,其方法和手段越來越多,如激光竊聽、輻射竊聽等新的竊聽技術相繼問世。據悉,有的國家竊聽機構的工作人員達數萬人,從陸地、海洋到空中都有其竊聽哨。在1990年的海灣危機中,美國的"大耳神"衛星秘密竊聽系統又大顯身手,它配合"衛星眼"對伊拉克戰場進行持續地監視,甚至連伊拉克坦克車指揮員間的無線電通話也可以被竊聽到。
當然,在竊聽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反竊聽技術也隨之不斷提高,不僅靠人工、而且還可利用專門的儀器搜查竊聽器。為了避免被竊聽,也可採取相應的措施,例如用特製的"籠子"把辦公室屏蔽起來,使對方收集不到談話的內容。
竊聽器
世界上最早的竊聽器是中國在2000 年前發明的。戰國時代的《墨子》一 書就記載了一種 "聽瓮"。這種"聽瓮"是用陶製成的,大肚小口,把它埋在地下,並在瓮口蒙上一層薄薄的皮革,人伏在上面就可以傾聽到城外方圓數十里的動靜。到了唐代,又出現了一種 "地聽"器。它是用精瓷燒制而成,形狀猶如一個空心的葫蘆枕頭,人睡臥休息時,側頭貼耳枕在上面,就能清晰地聽到30 里外的馬蹄聲。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在他著名的《夢溪筆談》一書中介紹了一種用牛皮做的 "箭囊聽枕"。他還科學地指出,這種"箭囊聽枕"之所以能夠聽到 "數里內外的人馬聲",是因為"虛能納聲",而大地又好像是一根 "專線",連接着彼此兩個地點,是一種傳遞聲音信號的媒介。在江南一帶,還有一種常用的 "竹管竊聽器"。它是用一根根鑿穿內節的毛竹連接在一起的,敷設在地下、水下或隱蔽在地上,建築物內,進行較短距離的竊聽。
自從1876年英國青年亞·貝爾發明有線電話以後,這些使用了幾千年的原始竊聽器,才漸漸退隱出了間諜舞台。
電話竊聽
建立系統
通過電話交換機控制用戶電話,建立電話竊聽系統,對偵察目標電話進行截聽。據報道,電話通信進行24小時不間斷竊聽的專職人員:法國2800人,美國6500人,英國3000人,一原蘇聯5500人,西德2900人。全世界竊聽電話通信的專職人員約35000人。這種竊聽電話系統很大,自動化程度很高,只要目標電話一使用,監聽設備立即起動實施竊聽,始叫話機的號碼、通信的日期和時間也同時被自動記錄下來。
串音竊聽
利用電話線路的串音竊聽。是指一路電話線上可能感應了另一路電話線上的電話信號。這是由於電話線、變壓器或其它線路元件並置後互相電磁感應造成的。對於技術質量比較差的通信線路,如採用架空明線或質量差的通信電纜,有時兩條線路只要有幾十公分長的一一R相互平行,就能產生足夠強的串音。這種串音有時直接聽不出來,但用放大器放大便可聽清楚。早期有的國家的情報機關利用這種特性設計製造串音竊聽器,提供給他們秘密派往外國的間諜使用。他們在居住地把電話串音竊聽器跨接在電話線上,竊聽與此線平行的其它線路里的通話聲。 隨捲走信線路及通信設備的質量不斷提高,特別是優質的通信電纜及光纖電纜替代了架空明線,給串音竊聽增加了困難。
竊聽器件
在電話系統里安裝竊聽器件,竊聽通話內容。利用電話系統的某一部分竊聽房內談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