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维尔纽斯(立陶宛语:Vilnius;俄语:Вильнюс;波兰语:Wilno;德语:Wilna)是立陶宛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在历史上,维尔纽斯曾因为各种政治及军事的原因而曾属于不同的国家,维尔纽斯是立陶宛的历史古都,一些历史学家确定,传说中1253年明道加斯加冕成为立陶宛国王的时候,京城就在维尔纽斯和Voruta,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328名。
目录
简介
维尔纽斯(立陶宛语:Vilnius;波兰语:Wilno;俄语:Вильнюс;意第绪语:וילנאָ;拉脱维亚语:Viļņa;白俄罗斯语:Вiльня;德语:Wilna;英语:Vilnius),立陶宛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于北纬54度41分、东经25度17分。2005年12月,该市人口为553,904人(整个维尔纽斯县的人口为850,700人)。其旧城为世界文化遗产。维尔纽斯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以上。工业产品主要有车床、农机、电子计算器和电子仪器、纺织品、服装、食品等。市内有国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美术学院和师范学院,还有多座剧场、博物馆和美术馆等。
历史由来
“维尔纽斯”这个名称是从立陶宛语“维尔卡斯”(狼)一词演变而来的。相传在14世纪时,立陶宛大公Gediminas(1275 – 1341)来到这里狩猎,夜里休息时梦见一只铁狼在山岗上大声嗥叫,惊动四方。醒来后,祭司说这个梦是吉兆,如果在此地筑城,必将名扬天下。立陶宛大公于是就在狩猎地的山岗上修筑了城堡。事实上,公元前这里就已经有人定居,城市可能因为维尔尼亚河流经而得名。1323年立陶宛大公国定都在维尔纽斯。”该市第一次在文献中提及是在1323年,Gediminas大公写信给德国城市,邀请德国人和犹太人来到都城定居。1387年,Gediminas的继承者约盖拉给与该市马格德堡权利。 早期在1503年到1522年期间,该市周围建起了城墙,有9个城门和3座塔。在西格蒙德·奥古斯塔斯二世的统治下,维尔纽斯达到了发展的顶峰。他在1544年将宫廷搬到这里。在此后几个世纪中,维尔纽斯持续地增长。增长部分也是由于国王史德芬·巴托利在1579年创立了维尔纽斯耶稣会大学,这所大学很快就发展成该地区最重要的科学与文化中心之一和波兰立陶宛联邦最著名的科学中心。该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都很活跃。在该市快速发展期间,向立陶宛大公国庞大版图内乃至国外的移民开放。每个团体都对这座城市的生活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使得手工业、贸易和科学繁荣起来。俄波战争(1654-1667)期间,维尔纽斯被俄国军队占领了数年,该市遭到了掠夺和纵火,市民遭到屠杀。该市失去了多年来成长的动力,但人口仍然逐渐回升,19世纪初,该市人口达到20,000人,是北欧最大的城市之一。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兰以后,维尔纽斯被俄国吞并,成为维尔那省的首府。俄国占领期间拆毁了城墙,到1805年,已经只剩下黎明门一座城门。1812年,拿破仑在远征莫斯科途中,占领了该市。1831年十一月起义以后,维尔纽斯大学被关闭,俄国人的镇压组织了该市的发展。1863年一月起义期间,市内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被人称“刽子手”的米哈伊·姆拉约夫残酷地镇压下去。起义之后所有公民自由被取消,波兰语和立陶宛语被禁止使用。大战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1915年到1918年,维尔纽斯和立陶宛其他地区均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6日,在维尔纽斯宣布了《立陶宛独立法案》。德国军队撤退以后,立陶宛武装被向前推进的俄国占领军所击退。维尔纽斯多次易手:波兰自卫队控制了一段时间,以阻止该市被俄国布尔什维克军队占领;然后波兰军队恢复了控制,苏联军队又再次占领。在华沙战役(1920年)中被击败后不久,撤退的红军在1920年7月12日同立陶宛签订和约,放弃维尔纽斯。1920年10月7日,波兰签署了Suwalki条约,承认维尔纽斯地区属于立陶宛。不过,同年10月9日,Lucjan Żeligowski将军率领波兰军队撕毁和约,发动突然袭击占领维尔纽斯。该市及周围地区成立了中立陶宛共和国(Vidurio Lietuvos Respublika)。1922年2月20日,整个地区成为波兰的一部分,维尔纽斯成为维尔诺省的省会。立陶宛民族被迫离开该市,并且禁止在公众场合使用立陶宛语,因此波兰人和犹太人逐渐占该市人口的大多数,立陶宛人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少数民族,仅占人口的0.8%。在这期间,维尔纽斯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维尔纽斯大学重新开放,改名为史德芬·巴托利大学,城市的基础设施也得到显著改进。到1931年,该市拥有195,000名居民,名列波兰的第五大城市,还拥有生产名牌收音机的Elektrit工厂。不过,一些立陶宛人对当时的经济增长提出质疑,认为当时维尔纽斯的生活水准显著低于当代立陶宛的其他地区。 1939年8月23日秘密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签订以后,在9月19日,苏联侵入并吞并了维尔纽斯。10月10日,立陶宛政府接受了苏联的最后通牒,容许苏联在其全国设立军事基地,交换条件是使维尔纽斯回到立陶宛。10月28日,苏联红军从维尔纽斯撤到郊外,将这座城市交给立陶宛军队。10月29日,在市中心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加以庆祝。不久以后,立陶宛开始了从考纳斯迁都到维尔纽斯的进程。不过,在迁都完成之前,1940年6月,整个立陶宛被苏联占领,成立了一个共产党政府——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府设在维尔纽斯。有4万名居民遭到内务人民委员会(NKVD)的逮捕,被流放到苏联远东地区的集中营。苏联摧毁了城市的工业,斯大林将整个Elektrit无线电厂和一部分工人迁移到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并改名为Vyacheslav Molotov无线电厂。1941年6月,德国军队占领了维尔纽斯。德国人在犹太人众多的维尔纽斯旧城中心地区建立了两个犹太人隔离区。较小的一个隔离区在10月就被“清算”。较大的一个隔离区一直持续到1943年,期间也定期进行大批屠杀。1943年9月1日,联合游击队组织(Fareinigte Partizaner Organizacje,纳粹占领的欧洲第一支犹太游击队)组织了一次隔都起义,起义失败后,隔都被完全毁灭。立陶宛265,000名强壮的犹太人中有大约95%都被屠杀,许多人被杀的地点是在旧城中心以西10公里处的Paneriai。苏联时期1944年7月,苏联军队重新夺回维尔纽斯。内务人民委员会(NKVD)逮捕了波兰士兵。维尔纽斯被并入苏联,不久以后成为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批的波兰人立即被从苏联占领的立陶宛驱逐到波兰,同时将立陶宛人移入维尔纽斯。这一历史事件导致了维尔纽斯人口构成的戏剧性改变。1989年8月23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3个波罗的海国家有2,000,000人组成贯穿三国,南端直抵维尔纽斯的人链,要求三国从苏联独立。1990年311日,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宣布立陶宛从苏联独立,恢复独立的立陶宛共和国,1991年1月9日,苏联做出了反应,派遣一支部队。1月13日,在苏联军队进攻广播电视大楼和维尔纽斯电视塔时,有14人身亡,超过 700人受重伤。今天苏联最终在1991年承认了立陶宛独立。此后,维尔纽斯试图清除苏联时代的历史痕迹,并迅速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欧洲城市。许多古老的建筑得到修复,包括历史上屡次遭到俄国当局拆毁的纪念性建筑三十字架,并在内里斯河以北发展了“新城市中心”商务区,预计将成为该市主要的行政和商务区。这一区域包括现代化的住宅区和零售区,以及市政建筑和最突出的建筑——一座129米高的欧洲塔。2009年,维尔纽斯将成为欧洲文化之都。立陶宛大力促成这一事件,维尔纽斯历史中心及其主要标志建筑已经得到修复。
地理
维尔纽斯位于立陶宛的东南部,(北纬54度41分,东经25度17分,比北京晚5个小时)。距离白俄罗斯边界仅有40公里。维尔纽斯的地理位置位于立陶宛的一角,造成这种情况应归因于几个世纪以来立陶宛这个国家边界形状的改变;过去,维尔纽斯曾经处于立陶宛大公国的地理中心。 维尔纽斯位于维尔尼亚河和内里斯河的汇合处。据认为维尔纽斯的名称就得名于穿过城市的维尔尼亚河。维尔纽斯距离波罗的海和立陶宛主要海港克莱佩达312公里。维尔纽斯和立陶宛其他主要城市之间以公路相连,距离考纳斯102公里,希奥利艾(Šiauliai)214公里, 潘涅维日(Panevėžys)135公里。 维尔纽斯附近是声称是欧洲地理中心的几个地点之一。
气候
维尔纽斯市的面积为402 平方公里。其中20.2%的地区被建筑物所覆盖,绿地占面积的43.9%,水面占2.1%。维尔纽斯的气候类型介于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之间,年平均气温为6.1℃;一月平均气温为−4.9℃,七月平均气温位17.0℃。年平均降水量月为661毫米。维尔纽斯的夏季炎热,整天的气温都超过30℃,这时该市的夜生活相当活跃,在白天,户外酒吧和咖啡馆非常普遍。冬季非常寒冷,气温很少在0℃以上,在一月和二月,气温低于零下25℃并不罕见。在每年寒冷的冬季,维尔纽斯的河流和附近的湖泊都会封冻,一项流行的消遣活动就是冰上钓鱼,钓鱼者在冰上凿出一个洞,然后用带饵的钩钓鱼。
建筑
维尔纽斯被誉为欧洲最大的巴洛克风格古城,拥有变化多样的建筑。历史上的维尔纽斯,曾经是欧洲大陆首屈一指的大城市,直到现在,城里的古堡和教堂依然鳞次栉比。立陶宛宣布独立以后,冒出大量餐馆、旅馆和博物馆,维尔纽斯居民获得了世界上最好客的名声,例如活跃地参与好客俱乐部。 维尔纽斯城区由老城和新城两部分构成。老城地处市中心,面积200公顷。其地形是一个小丘,丘上屹立着格基明纳斯红色八角形古堡,堡上有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塔。站在古塔上举目远眺,整个城市的美景尽收眼底,在地势微微起伏的城市四周,几条河流蜿蜒流淌,宛若玉带轻舞。老城区荟萃了100多座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造型优美、古朴典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的圣安娜教堂,它布局匀称,色调和谐,被誉为哥特式建筑艺苑中的明珠。新城是环绕着老城发展起来的。用白砖建造的思塔卡列尼斯、日尔姆纳斯和拉兹季纳伊等新区紧紧簇拥着市中心。随着城市的发展,市中心已移到内里斯河左岸。内里斯河两岸绿树成荫,五彩缤纷的花坛草坪点缀着街头巷尾,令人赏心悦目。维尔纽斯拥有典型的中世纪城镇的格局,环绕市政厅发展起来。主干道Pilies街将宫殿与市政厅连接起来。从这里向外放射出许多狭窄、弯曲的街道,两边布满教堂、店铺、手工作坊、贵族的府第和隐蔽的庭院。维尔纽斯旧城的规模较大,面积达到3.6 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旧城之一。最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迹都集中于此。旧城内将近1500座建筑物,分别建于几个世纪,形成许多不同的建筑风格交相辉映的壮丽辉煌的艺术效果。尽管维尔纽斯以巴洛克城市著称,这里也有许多哥特式(如圣安娜教堂)、文艺复兴式、新古典主义(如主教座堂)和其他风格。该市最重要的地标是位于小丘上的Gediminas 城堡和山下的座堂广场,形成一组错落有致的壮观建筑群,控制着进入维尔纽斯古城的门户。由于维尔纽斯旧城具有独特的魅力,在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1995年,世界上第一座Frank Zappa的青铜雕塑就安置在维尔纽斯市中心附近。维尔纽斯郊区以景色优美著称。城市东北郊有优良的浴场,瓦拉库姆皮亚是别墅集中地。特拉凯湖泊群分布在城市西郊,这里湖水清澈,林木茂盛,景色宜人,是游览胜地。特拉凯过去曾是特拉凯公国的首府,至今它还保存着昔日的宫殿遗址,殿中的残存壁画还依稀可见。为了不破坏城市的古老意蕴,维尔纽斯人在老城区以外建设新城区,而且全部由白砖修葺,建成后的新城区拱卫着老城区,远远望去使得老城区就像在大海中的一颗明珠,让整个维尔纽斯熠熠生辉。
经济
维尔纽斯是立陶宛的主要经济中心,波罗的海国家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虽然该市人口仅拥有立陶宛的15%的人口,该市的GDP却占立陶宛的35%。2005年,根据购买力平价估算的人均GDP大约为33,100美元,超过欧盟平均水平。2004年,维尔纽斯贡献给国家460亿立陶宛立特(第二大城市考纳斯仅为150亿立陶宛立特),占立陶宛国库收入的37%。同时,维尔纽斯从国家得到的拨款仅有3.6亿立陶宛立特,占其上缴款项的7.7%。其间巨大的落差导致市政当局与中央政府的冲突。
波罗的海三国旅行
7月19号,我们前往波罗的海三国的最后一个国家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距拉脱维亚首都里加293公里,大巴将跑行3小时23分。谷歌地图真是厉害,把维尔纽斯的街道拍的如此清晰,下面几张照片就是我们在维尔纽斯入住的家庭酒店附近。用一周时间在波罗的海三国的首都瞧瞧,最主要的想法就是感受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和历史。走过立陶宛之后,会有一些收获吗?其实已经有了,再去一个国家看看,再去继续感受,只是渴望收获更多。 坐在大巴上在波罗的海三国家跑了600多公里,没见到一座山,仅见到一条河,广袤的平原被绿色覆盖,除了森林、草坪,就是农田,没见到一块裸露的土地。村庄稀稀落落地洒落在平原之上,有些农舍破旧的看起来有些寒酸,相比于西欧和北欧的乡村,给人的感觉有些孤寂,甚至有些凄凉。维尔纽斯,还能让我感受到什么呢?当大巴把我们带到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点10分了。因为车上有Wi-Fi,媳妇在谷歌地图上一下就导到了我们住的地方,走路9分钟。刚刚走出汽车站,就遇见了一位中国人,他和我们打招呼,一听还是东北老乡,黑龙江富锦人,已经在立陶宛呆了8年。东北人真就是活雷锋啊!这兄弟一路带着我们找到宾馆,还邀请我们到他开的饭店吃饭。当把一切安顿妥当之后,我和媳妇跟着这位兄弟来到了他开的“香港饭店”。他和我们说:“你们想吃什么自己说,我这儿是中国厨师,什么都能做出来。”太给力了。我们要了一个土豆片炒青椒,要了一个红烧野生鳕鱼,要了一个菌汤,两碗大米饭。这顿饭,把媳妇高兴死了,离开国内一个多月,第一次在欧洲的饭店吃到这么正宗的中国饭菜。因为吃的太高兴,忘记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了。在饭店的两个多小时里,我和这位兄弟聊了很多,当然,话题都是我渴望了解的。这位兄弟在波罗的海三个国家都呆过,自己又开饭店,雇员又都是当地人,自然也就比较清楚地了解当地的社会现状和生态环境,这应该是我此次波罗的海三国之行的最大收获吧!就要告别时,这位兄弟说:“和大哥大嫂认识就是缘分,饭钱我不收,就当我请客了。”天呢!这怎么可以?我说:“兄弟,我们都是东北人,在10000公里以外的地方做生意,我非常清楚有多难,我不但要给钱,还要多给点,就算当哥的对小弟一点支持吧!”我们握手告别。对于我和媳妇,这是我们欧洲旅行遇到的最温暖的事情之一,我会永远记在心里。有点遗憾的是,我忘记了和这位兄弟来一张合影。(下面这组照片是我们那天傍晚在维尔纽斯老城闲逛时偶遇的,本来以为是教堂,其实是一个歌剧院。注意看第二张照片,它是1743年的建筑。再看第三张照片的地面,那是一个自行车骑行道,路人是不可以走进去的。这叫人性化吧?)[1]
宗教
由于维尔纽斯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该市也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城市,维尔纽斯曾经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绰号:“立陶宛的耶路撒冷”(Yerushalayim De Lita)。维尔纽斯是立陶宛的天主教中心,总主教座堂和主要的教会机构都设在该市。这里有一大批活跃的开放教堂,还有附属的修道院和教会学校。教堂建筑的式样包括哥特式、 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主义风格,每一种风格的实例都能在维尔纽斯旧城中找到。维尔纽斯的教会建筑被认为是波兰巴洛克运动的主要中心之一。此外,自从1596年布列斯特教会合并会议以后,东仪天主教就在维尔纽斯存在,著名的巴西勒门就是一座东方礼仪修道院的一部分。自从13世纪,维尔纽斯也拥有一个东正教团体。著名的俄罗斯东正教会的圣灵修道院,坐落在旧城靠近黎明门的地方是1705年普希金的曾祖父汉尼拔受洗的地方。许多旧礼仪派信徒,在1667年脱离俄罗斯东正教会,为逃避镇压而迁居立陶宛。今天一个旧礼仪派的大会就设在维尔纽斯。 维尔纽斯拥有数目庞大的犹太人口,而且是全世界学习摩西五经的中心。维尔纽斯的一部分也因此被称为Jeruzalė。19世纪末,维尔纽斯犹太会堂的数目达到105座。一个犹太教和Kabbalah的主要学者集中在维尔纽斯 是著名的Rabbi Eliyahu Kremer, 又称为Vilna Gaon. 其校友在以色列和全世界的正统派犹太人中拥有重大的影响。维尔纽斯的犹太生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犹太大屠杀期间被摧毁。在昔日维尔纽斯隔都的中心 - 今Mėsinių街,现建有一座纪念纳粹大屠杀牺牲者的纪念碑。迦来特派(Karaites),又名卡拉伊姆人(Karaim),是从克里米亚半岛移居到立陶宛的一支犹太人,在13世纪组建一支军事精锐部队。虽然其人数非常少,立陶宛独立以后,迦来特派在维尔纽斯经历了一次复兴,已经恢复了他们的犹太会堂。 伊斯兰教在14世纪从克里米亚和喀山,通过鞑靼人传入立陶宛. 一些立陶宛的鞑靼人仍然维持他们的民族身份和宗教。立陶宛大约有3,000名鞑靼穆斯林。立陶宛鞑靼人的Lukiškės清真寺曾是19世纪维尔纽斯郊区的突出景观,但已经在苏联时期被毁。在维尔纽斯还有许多新教和其他基督徒团体,主要是路德会和浸信会。
交通
维尔纽斯是维尔纽斯-考纳斯-克莱佩达高速公路的起点,这条公路贯穿立陶宛全境,将该国的三个主要城市连接起来。维尔纽斯Panevėžys高速公路是欧洲E67公路的一条支路。内里斯河虽然可以通行船舶,但并没有开辟定期航线。维尔纽斯国际机场是立陶宛主要的国际机场,开通前往许多主要的欧洲大城市的国际航线。维尔纽斯火车站也是一个重要的枢纽。维尔纽斯拥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其中包括欧洲最大的无轨电车网络之一。该市有60多条公共汽车线路和19条无轨电车线路,250辆公共汽车和260辆无轨电车,每个工作日运送大约50万名乘客。学生、老人、残疾人享受很大的票价折扣(最多达80%)。一张单程车票最多要花费1.40立陶宛里(0,41欧元),而月票需要50-60立陶宛里(14,50-17,40欧元)。第一条定期的公共汽车线路开通于1926年,第一辆无轨电车在1956年上路。2003年以后,维尔纽斯的公共交通系统有了很大的改进,大部分公共汽车都改换成新购进的奔驰和沃尔沃汽车,无轨电车则使用波兰的波兰索拉斯(Solaris)牌。维尔纽斯除了公营公交公司之外,还有许多私营公交公司.收费与公营公交公司相同,有时运营同样的线路。此外还有大约400辆share taxi,通常比公共汽车快,但不及公共汽车舒适,而且费用较高(3立陶宛里 - 0.87欧元)。 改进计划:该市计划修建一个轻轨系统,将住宅区、市中心、汽车站、火车站和维尔纽斯国际机场连接起来。这个系统定于2008年开工,第一条线路在2009年开通,接着修筑第二条线路。
友好城市
匈牙利布达佩斯 波兰克拉科夫 德国杜伊斯堡 德国爱尔福特 芬兰约恩苏(Joensuu) 乌克兰基辅 美国威斯康辛州麦迪逊 挪威奥斯陆 波兰华沙 意大利帕维亚 希腊比雷埃夫斯 奥地利萨尔茨堡 中国台北市 美国芝加哥 中国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