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竹編藝術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竹編藝術

源於: 明清時期

年間: 道光同治

獨創: 成都新派竹編

竹編藝術四川特有的一項古老的民間藝術,它源於明清時期,道光同治年間。[1]

目錄

歷史沿革

竹編是四川特有的一項古老的民間藝術,它源於明清時期,道光同治年間。四川崇州府(今成都崇州市)人張國正酷愛竹編,在學習總結豐富的崇州民間竹編藝術的基礎上,張國正將竹篾越劃越薄、竹絲越劈越細,器具編織得越來越精緻。漸漸地,竹絲細得沒有了骨力,難以自己成型,張國正就選用了瓷器、漆器來作為底胎,讓竹編依附在底胎上。由此竹編技藝從無胎成型進入了有胎依附的階段。瓷胎竹編的前身--有胎竹編誕生了。當時這種純手工製作的精美藝術品,多作為貢品供皇室享用。瓷胎竹編以其"精選料、特細絲、緊貼胎、密藏頭、五彩絲"等技術特色在眾多民間工藝中獨樹一幟。細竹編的出現,特別是有胎竹編的出現,使竹編從單純的實用進入到實用與觀賞相結合的新境界,步入了工藝美術的行列。張國正的創新得到了各界的重視,他製作的漆胎飯盒、煙盒、帽筒等作為貢品呈進了宮中,還有產品參加巴拿馬博覽會並獲得銀獎。張國正也因進貢有功被御賜"五品軍工"。光緒年間,四川道台周孝懷在勸業局下設立細篾科,聘請張國正擔任教師,招收學生,講授有胎竹編技藝。

進入民國,張國正的弟子肖天龍、劉福興等人相繼在成都開店鋪、搞竹編。後來廣漢人林紹清跟隨劉福興學藝出師後也開店從事瓷胎竹編。抗戰期間,由於美空軍進駐成都,以及沿海地區大批人員內遷,竹編產品曾一度銷勢看好。但隨着時局惡化,戰亂頻頻,人們死的死,改行的改行,整個瓷胎竹編行業就只剩下林紹清一人還在苦苦掙扎。到了四十年代末,連林紹清也被迫放棄竹編,回鄉務農去了。

新中國建立後,政府重視民間藝人及其藝術,在國家百廢待興之際,政府就組織人員從事民間工藝的調查、發掘、恢復工作。1954年,林紹清回到成都,參加了工藝美術小組,開始恢復瓷胎竹編生產。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年代,竹絲工藝廠被迫取消了建制,保留了三十多人作為竹編車間併入了成都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從國營工廠又倒退回合作工廠。不過瓷胎竹編的生產一直沒有停止,就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動亂中,竹編工人們仍然堅守工作崗位,1971年後隨着國家外交、外貿的發展,竹編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國家投資修建了新的生產大樓,重新組建了成都市竹編工藝廠。

隨着時間的流逝、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觀念也發生了改變,而從上世紀70年代到2000年,竹編產品卻沒有任何的創新和發展。編滿碗口的杯子、粗編的熊貓花瓶上、有簡單圖案的茶具,這樣的產品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

鄧小平同志說過:"發展才是硬道理。"竹編大師譚代明深深懂得只有創新,竹編工藝才能發展的道理。在經過長時間的摸索後,譚代明獨創了"成都新派竹編"。"成都新派竹編"所用竹材是經過嚴格挑選來自熊貓家鄉的特長無節竹,加上製作時只使用表皮一層,所以收成率僅有千分之八,一些特製的竹絲還只有千分之一、二的收成。竹絲斷面全為矩形,在厚薄粗細上都有嚴格要求,厚度僅為一兩根頭髮絲厚,寬度也只有四五根髮絲寬,根根竹絲都通過勻刀,達到了厚薄均勻,粗細一致。採用不同的手法,經挑、壓、破、拼等編織絕技,通過虛實和明暗變化,與書畫藝術巧妙結合,經手工編輯繪製而成。藝術作品清秀、古樸典雅、圖案精美、栩栩如生。精細的效果和藝術神韻,完全可與絲綢、刺繡相媲美,新派竹編工藝既保持了繪畫藝術的神韻,又體現了傳統竹編的風格。

創始者

譚代明是成都市民間藝術家,新派竹編創始人。自幼受其父輩藝術薰陶,耳濡目染,從藝二十多年來,對技術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勤於實踐、不斷創新,2003年開發研製出的"瓷胎竹編畫盤、茶、酒具",做工精細,風格獨特,集藝術性、觀賞性、實用性、收藏性於一體。它是竹編工藝和繪畫藝術的完美結合,是竹編製品精品中的精品,藝術中的藝術。2003年曾隨省政府代表團赴香港參加"四川香港合作發展周"民俗風情大廟會活動,深受香港特區人民的喜愛和國外朋友的青睞。"熊貓瓷胎畫盤"、"川劇臉譜"榮獲四川省旅遊局、省旅遊商品協會頒發的"旅遊工藝品設計大獎"。

現狀

竹編工藝正處在一個較為艱難的處境,特別是譚老師所從事的精品竹編,它對藝術家的技術要求高、製作周期長等都是制約新派竹編發展的因素。從與譚老師的談話中可以看出,雖然譚老師一路走來很辛苦,但是她對這門藝術的傳承和發展還是很有信心的,她也在盤算着在竹編市場轉暖的時候,教授一批徒弟,使這門民間藝術永葆青春活力。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