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維勒貝克
米歇爾·維勒貝克 |
米歇爾·維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1958年2月26日 - )出生於海外省留尼汪島,又稱維勒貝克,原名米歇爾·托馬(Michel Thomas),法國作家、電影製作人、詩人。
1991年,為美國恐怖小說作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著傳記《H·P·洛夫克拉夫特:對抗世界,對抗生活》。
米歇爾·維勒貝克因作品諷刺西方社會的意識形態聞名。他的作品曾經被評價為「令人作嘔」和「在精神錯亂和性愛之間蹣跚」,但同時他也被評價為足以與巴爾扎克並稱的現實主義作家。[1]
目錄
經歷
1964年,到法國本土與祖母生活。
1978年,以詩歌創作開始文學生涯,
1980年,取得國立農業學院(Institut National d』Agronomie)學士學位。
1991年,開始發表作品。
1998年,發表小説《基本粒子》令他一舉成名 ,該小説英文版獲得2002年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2006年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
2010年,憑藉《地圖與疆域》獲得法語文壇最高榮譽龔古爾文學獎。
2010年5月,至中國訪問。在北京期間,他出席了自己導演的電影《一個島的可能性》的放映儀式,還在北京語言大學為師生作了文學講座。[2]
2015年,米歇爾·維勒貝克第六部小説《屈服》(Soumission)出版,這部小説描寫2022年法國被一個穆斯林政黨統治後的情況 。[3]
2018年,與他的華人伴侶Lysis Li Qianyun在巴黎結婚。
作品
米歇爾·維勒貝克的文學生涯以詩歌開始,卻以小說創作贏得輝煌。
詩作
《幸福的追尋》(La poursuite du bonheur ,1992年)
《戰鬥的意義》(Le Sens du combatr ,1996年)
《新生》(Renaissance ,1999年)
小說
《抗爭的延伸》(Extension du domaine de la lutte, 1994年)
《無愛繁殖》(Les Particules élémentaires ,1998年)
《蘭薩羅特島》(Lanzarote, 2000年):圖文書
《平台》(Plateforme ,2001年)
《一個島的可能性》(La Possibilité d'une île ,2005年)
《地圖與疆域》(La Carte et le Territoire ,2010年)
《屈服》(Soumission, 2015年)
《血清素》(Sérotonine ,2019年)[5]
《Anéantir》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