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齿桫椤
毛叶链珠藤 |
中文名;粗齿桫椤 学名;Alsophila denticulata Baker 二名法;Alsophila denticulata 界;植物界 门;蕨类植物门 |
粗齿桫椤(学名:Alsophila denticulata Baker)属桫椤科,由于叶边缘呈粗型锯齿状而得名,是和恐龙同时代的古老孓遗植物,已列入国家珍稀濒危物种名录。于2002年1月24日在广西防城港市的金花茶保护区首次被发现,对中国植物专家研究恐龙时代物种的繁衍、生长及物种濒危的成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形态特征
植株高60-100厘米。主干短或横卧,连同叶柄基部密被鳞片;鳞片暗棕色,有光泽,披针形,顶端针状,边缘狭,具疏刚毛。叶簇生;叶柄长30-60厘米,暗棕色,散生有疣状突起;叶片披针形,长35-50厘米,三回深羽裂;羽片12-16对,互生,斜向上,有短柄,长圆形,中部的较大,长12-25厘米,宽7-9厘米.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侧脉中部或分叉点上,沿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无囊群盖;隔丝稍短于孢子囊。生长习性多生于林下沟谷或溪边。
植株高0.6-1.4米。主干短而横卧。叶簇生;叶柄长30-90厘米,红褐色,稍有疣状突起,基部生鳞片,向疣部光滑;鳞片线形,长15毫米,宽1.5毫米,淡棕色,光亮,边缘有疏长刚毛;叶片披针形,长35-50厘米,二回羽状至三回羽状;羽片12-16对,互生,斜向疣,有短柄,长圆形,中部的羽片长12-40厘米,基部一对羽片稍缩短;小羽片长7-8厘米,宽1.6-1.8厘米,先端短渐尖,无柄,深羽裂近达小羽轴,基部一或二对裂片分离;裂片斜向疣,边缘有粗齿;叶脉分离,每裂片有小脉5-7对,单一或很少分叉,基部下侧一小脉出自主脉;羽轴红棕色,有疏的疣状突起,疏生狭线形的鳞片,较大的鳞片边缘有刚毛;小羽轴及主脉密生鳞片;鳞片顶部深棕色,基部淡棕色并为泡状,边缘有黑棕色刚毛。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中部或分叉疣;囊群盖缺;隔丝多,稍短于孢子囊。[1]
生长环境
为半阴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喜生长在冲积土中或山谷溪边林下。
在距今约1.8亿万年前,粗齿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粗齿桫椤大都罹难,只有极少数在被称为"避难所"的地方才能追寻到它的踪影。
生长现状
渐危种。本种孢子体生长缓慢,生殖周期较长,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以及配子的交配都需要温和而湿润的环境。由于森林植被覆盖面积缩小,现存分布区内生境趋向干燥,致使配子体生殖环节受到严重妨碍,林下幼株稀少。加之茎干可作药用和用来栽培附生兰类,致常被人砍伐,植株日益减少,有的分布点已消失,垂直分布的下限也随植被的缩小而上升。若不进行保护,将会导至分布区缩小,以至于灭绝。
生长特性
本种喜生长在山沟的潮湿坡地和溪边的阳光充足的地方,常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亦有散生在林缘灌丛之中。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干湿季节明显等特点明显的地方。土壤多为酸性。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产浙江(苍南、乐清、泰顺、平阳),台湾(台北、苗栗),福建(南靖、华安、龙岩、德化、安溪、永安、延平、武夷山,厦门、南平、德化、建瓯、宁阳、三明、龙岩),江西(井冈山、安远、全南),湖南(江华),广东(从化),香港,广西(武鸣,百色、大苗山、宁明),云南(西畴、麻栗坡),贵州(荔波),四川(合江),重庆(北赔)。
国外分布:日本南部也有分布。
病虫防治
粗齿桫椤在自然环境下基本无病害,但经过移栽施肥后也有病害产生。只要用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每月对树体和树盘喷施一次就可消除病害。害虫主要有蚂蚁和蜗牛,蚂蚁可用百树得或功夫农药喷雾灭杀。蜗牛喜潮湿环境,主要危害树体嫩叶和嫩秆,可用农药蜗克星和灭蜗灵等撒在树盘表面灭杀和人工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