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洪邁親民的好官(審案圖)原圖鏈接來自 百度 的圖片

糖霜譜》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五筆》卷六。《容齋五筆》是洪邁編著的一部史料筆記。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1]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目錄

容齋四筆·序

始予作《容齋隨筆》,首尾十八年,《二筆》十三年,《三筆》五年,而《四筆》之成,不費一歲。身益老而著書益速,蓋有其說。嚷自越府歸,謝絕外事,獨弄筆紀述之習,不可掃除。故搜采異聞,但緒《夷堅志》,於議論雌黃,不復關抱。而稚子櫰,每見《夷堅》滿紙,輒曰:「《隨筆》、《夷堅》,皆大人素所遊戲。今《隨筆》不加益,不應厚於彼而薄於此也。」日日立案旁;必俟草一則乃退。重逆其意,則衷所憶而書之。櫰嗜讀書,雖就寢猶置一編枕畔,旦則與之俱興。而天嗇其付,年且弱冠,聰明殊未開,以彼其勤,殆必有日。丈夫愛憐少子,此乎見之。於是占抒為序,並獎其志雲。

原文

糖霜之名,唐以前無所見,自古食蔗者始為蔗漿,宋玉《招魂》所謂「胹(ér)鱉炮羔有柘漿」是也。其後為蔗餳,孫亮使黃門就中藏吏取交州獻甘蔗餳是也。後又為石蜜,《南中八郡志》云:「笮甘蔗汁,曝成飴,謂之石蜜。」《本草》亦云,「煉糖和乳為石蜜」是也。後又為蔗酒,唐赤土國用甘蔗作酒,雜以紫瓜根是也。唐太宗遣使至摩揭陀國,取熬糖法,即詔揚州上諸蔗,榨沈如其劑,色味愈於西域遠甚,然只是今之沙糖。蔗之技盡於此,不言作霜,然則糖霜非古也。歷世詩人模奇寫異,亦無一章一句言之,唯東坡公過金山寺,作詩送遂寧僧圓寶云:「涪江與中冷(1íng),共此一味水。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黃魯直在戎州,作頌答梓州雍熙長老寄糖霜云:「遠寄蔗霜知有味,勝於崔子水晶鹽。正宗掃地從誰說,我舌猶能及鼻尖。」則遂寧糖霜見於文字者,實始二公。甘蔗所在皆植,獨福唐、四明、番禺、廣漢、遂寧有糖冰,而遂寧為冠。四郡所產甚微,而顆碎色淺味薄,才比遂之最下者,亦皆起於近世。唐大曆中,有鄒和尚者,始來小溪之繖山,教民黃氏以造霜之法。繖山在縣北二十里,山前後為蔗田者十之四,糖霜戶十之三。蔗有四色,曰杜蔗,曰西蔗,曰艻(lè)蔗,《本草》所謂荻蔗也,曰紅蔗,《本草》崑蔗也。紅蔗止堪生噉,艻蔗可作沙糖,西蔗可作霜,色淺,土人不甚貴,杜蔗紫嫩,味極厚,專用作霜。凡蔗最困地力,今年為蔗田者,明年改種五穀以息之。霜戶器用,曰蔗削,曰蔗鐮,曰蔗凳,曰蔗碾,曰榨斗,曰榨床,曰漆瓮,各有制度。凡霜,一瓮中品色亦自不同,堆疊如假山者為上,團枝次之,瓮鑒次之,小顆塊次之,沙腳為下;紫為上,深琥琅次之,淺黃又次之,淺白為下。宣和初,王黼創應奉司,遂寧賞貢外,歲別進數干斤。是時,所產益奇,牆壁或方寸,應奉司罷,乃不再見。當時因之大擾,敗本業者居半,久而未復。遂寧王的作《糖霜譜》七篇,具載其說,予採取之以廣聞見。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2]。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3]

視頻

糖霜譜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