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法語:Comité International de la Croix Rouge, CICR;英語: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ICRC)是一個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人道主義機構。根據《日內瓦公約》以及習慣國際法的規定,國際社會賦予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特權和法律豁免權,保護國內武裝衝突和國際性武裝衝突的受難者。這些受難者包括戰傷者、戰俘、難民平民和其他非戰鬥員。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委員只能是瑞士公民,而且新委員由委員會推選。長期以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1]的雇員只能是瑞士公民,並特別強調以日內瓦市民、白人、男性、新教徒為主。但自1990年代初以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開始聘用非瑞士籍員工。長期以來,瑞士官方認定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為私人機構。1993年3月19日,瑞士政府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簽署了一份正式協議,保護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瑞士的財產豁免權、委員及其員工的法律豁免權,免除各項稅費,提供與外國使館同等級別的安全通訊特權並簡化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瑞士的出入境手續。

根據瑞士法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被定義為私人協會。與普遍看法相反,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不是一個最常見的非政府組織,也不是一個國際組織。由於它僅向瑞士國民限制其成員(稱為合作的過程),因此對於像其他法律界定的非政府組織這樣的個人而言,它沒有公開和不受限制的成員資格政策。其名稱中的「國際」一詞並不是指其成員資格,而是指日內瓦公約所界定的其活動的全球範圍。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根據這些國家的國家法律或通過委員會與各自國家政府之間的協議,在許多國家享有特權和法律豁免權。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與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下文簡稱「聯合會」)以及190個國家紅十字/紅新月/紅水晶會共同組成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根據1997年的塞維利亞協議,在武裝衝突中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是占主導地位的紅十字組織;在非衝突情況下,聯合會為運動的領導機關。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是運動中歷史最為悠久且最負盛譽的組織,它也是世界上獲得最廣泛認可的組織之一,並在1917年、1944年和1963年三次榮獲諾貝爾和平獎[2]。而紅十字會的創辦人亨利·杜南則於1901年榮獲首屆諾貝爾和平獎。

目錄

歷史

直至19世紀中葉,對於傷亡人員,仍然缺乏一個有組織且健全的軍隊護理體系,也沒有任何安全且受保護的機構來收容並治療戰場上的傷者。1859年6月,一位名為亨利·杜南的瑞士商人去意大利會見法國國王拿破崙三世,希望與其探討在當時法國占領的阿爾及利亞開展貿易時所遇到的困難。6月24日傍晚,當杜南先生途經一個叫索爾費里諾的小鎮時,他目睹了奧地利-撒丁交戰的索爾費里諾戰役。僅僅一天之內,竟約有4萬名交戰雙方的戰士在戰場上戰死或受傷。亨利·杜南對戰爭可怕的後果感到震驚,受傷戰士的痛苦以及幾乎完全沒有急救和基本護理的現實。他徹底放棄了原先旅行的目的,並在往後的數天內完全投入幫助救治和護理傷者的工作中。他動員當地百姓不帶歧視地提供援助,成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救濟援助規模。回到日內瓦的家中,杜南決定撰寫一本名為「索爾費里諾回憶錄」的書,並於1862年自行出資出版。他將這本書送到整個歐洲主要的政治和軍事領導者手裡。除了生動描述了他在1859年索爾費里諾的親身經歷外,他還積極主張組建一個在戰時幫助照顧受傷戰士的國家志願救濟組織。此外,他也呼籲大力發展國際公約從而為在戰場上受傷的人以及救護人員和戰地醫院提供保護並保證他們的中立性。

1863年2月9日,亨利·杜南與日內瓦知名家族中的四位主要人物一起在日內瓦創建了「日內瓦公共福利協會關於建立中立國際救助組織的五人委員會」,簡稱五人委員會,作為日內瓦公共福利協會的調查委員會。他們的目的是分析杜南設想的可行性,召集國際會議並討論這些設想的實施。這一委員會的成員,除杜南以外,分別是律師兼日內瓦公共福利協會主席古斯塔夫·穆瓦尼埃;具有豐富經驗的戰地外科醫生路易·阿皮亞(Louis Appia);阿皮亞的朋友兼同事,來自日內瓦保健和衛生協會的泰奧多爾·莫努瓦(Théodore Maunoir);還有一位知名的瑞士將軍,剛剛在分離主義聯盟戰爭中領導瑞士聯邦勝利的紀堯姆-亨利·杜福爾(Guillaume-Henri Dufour)。八天之後,五人決定將委員會更名為「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1863年10月26-29日,由委員會召集的國際會議在日內瓦舉行以討論如何制定改善戰地醫療服務條件的可行措施。與會者共有36名:18名政府正式代表,6名其他非政府組織的代表,7名非正式外國代表,以及5名國際委員會成員。委派正式代表參會的國家和王國有:巴登巴伐利亞、法國、大不列顛漢諾威黑森意大利荷蘭奧地利普魯士俄國薩克森瑞典西班牙。於1863年10月29日獲得通過並載入會議最終決議的建議包括:

  • 成立國家傷兵救護協會;
  • 對傷兵的保護及其中立性;
  • 在戰地開展救護援助的志願隊伍的使用;

召集補充會議將這些理念載入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中;並且引入一個戰場醫務人員普遍使用的獨一無二的保護性標誌,即帶有紅十字的白色臂環。

僅僅一年之後,瑞士政府邀請所有歐洲國家以及美國、巴西和墨西哥等國的政府參加正式的外交會議。16個國家共派出26名代表來到日內瓦。1864年8月22日,大會通過了日內瓦第一公約「改善戰地武裝部隊傷者境遇」。12個國家和王國的代表簽署了公約:巴登、比利時丹麥、法國、黑森、意大利、荷蘭、葡萄牙、普魯士、瑞士、西班牙和符騰堡。公約包含10項條款,第一次建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規則,為武裝衝突中的傷兵、戰地醫護人員和特定人道機構提供保護並保證他們的中立性。再者,公約對國際委員會認可國家救助協會規定了2項具體要求:

  • 國家協會必須為本國政府認可為符合公約的救助協會;
  • 相應國家的政府必須為日內瓦公約的締約國

緊接着日內瓦公約的誕生,第一批國家協會在比利時、丹麥、法國、奧爾登堡、普魯士和符騰堡成立。同樣在1864年,路易·阿皮亞和一名來自荷蘭部隊的上尉查爾斯·范德費爾德成為在武裝衝突中受紅十字標誌保護的第一批獨立和中立的代表。照料戰傷者國家救助協會的第一屆國際會議於3年之後的1867年召開。

同樣在1867年,由於在阿爾及利亞生意失敗,亨利·杜南被迫宣布破產,部分原因是他在為國際委員會不知疲倦的工作中忽略了生意利益。圍繞杜南生意來往的爭論和由此產生的負面公眾輿論,加上與古斯塔夫·穆瓦尼埃持續的矛盾,導致杜南被免去了委員會成員及秘書的職務。他被控欺詐破產並被通緝。因此,他被迫離開日內瓦並從此再沒回過家鄉。隨後的幾年中,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成立了國家協會。1876年,委員會採用了新的名稱「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這一正式名稱沿用至今。5年之後,通過克拉拉·巴頓的努力,美國紅十字會成立。越來越多的國家簽署了日內瓦公約並實際上在武裝衝突中予以遵守。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紅十字運動在國際上廣受尊重並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而國家紅會日益成為志願工作的場所。

1901年當第一屆諾貝爾和平獎頒發時,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選擇將這一獎項授予亨利·杜南和一位傑出的和平主義者弗雷德里克·帕西。比獲獎的榮譽更為重要的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正式道賀標誌着亨利·杜南遲來的名譽恢復,也肯定了他在創立紅十字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杜南9年後死于海登的一個瑞士小療養所。他的長期對手古斯塔夫·穆瓦尼埃也於此前2個月去世,古斯塔夫是委員會歷史上任期最長的主席。

1906年,首次修改了1864年的日內瓦公約。一年之後,第二屆海牙國際和平會議通過的海牙第十公約將日內瓦公約的範圍擴大到海戰。在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成立以及日內瓦第一公約通過50年之際,一戰於1914年爆發的前夕,全世界已有45個國家救助協會。運動的範圍超越了歐洲和北美洲並向中、南美洲阿根廷巴西智利古巴、墨西哥、秘魯薩爾瓦多烏拉圭委內瑞拉),亞洲中華民國日本韓國暹羅)和非洲南非共和國)擴展。

視頻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相關視頻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 行動中的人道_超清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簡介,范亦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