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伊云士
约翰·伊云士(John Evans),英国来华传教士。1832年12月,伦敦会任命伊云士为恒河外方传道会中文部的传教士,并派其前往马六甲。1834年5月,伊云士先生接替汤雅各牧师成为英华书院的校长。后因感染霍乱而不幸身亡。伊云士先生主编了一份刊物《定期杂闻录与少年进德录》,另外其主要文章有《1834年英华书院报告》等。
传教士亦作宣教师或宣教士(英语:Missionary),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1],很少会到处传播自己的信仰,但是有很多宗教用传教士来扩散它的影响,例如伊斯兰教与基督宗教。
虽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传教士,一般传教士这个词是指基督宗教的宣教师。实际上佛教是最早大规模传教的宗教,沿着丝绸之路[2]送出它的信仰。在英语中,“missionary”指被派遣到远方传教的人,汉语也译作宣教士,而Preacher一词则指在人群中进行讲道的传道人。
目录
人物生平
约翰·伊云士在英国教了很多年书,他培养的学生许多进入了剑桥或牛津大学学习,他曾经教授过古典文学、数学、 希伯来文以及阿拉伯语。
1832年12月14日, 伦敦会在赫特福德郡任命伊云士为恒河外方传道会中文部的传教士,并派其前往马六甲。
1833年3月13日,伊云士同妻儿一起乘坐驶往新加坡的“埃玛号”(Emma)从格雷夫森德起程前往马六甲,7月7日船抵 巴达维亚。他们在此逗留了一个星期,拜会了麦都思,然后继续前往新加坡,23日抵达该地后转乘“福斯号”(Forth),8月8日到达 马六甲。
1834年5月1日,伊云士先生接替汤雅各牧师成为英华书院的校长。
1840年伊云士因健康原因必须换生活环境,于是她在秋天离开了马六甲,11 月5日抵达伦敦。11月28日,伊云士应召别去看望住在马六甲附近因感染霍乱而处于弥留之际的休斯牧师(Rev. J. Hughes)时,不幸传染上这一疾病,病发后不到5小时便不治身亡。
个人作品
英文
1.Report of the Anglo Chinese College,for the vear 1834 (《1834年英华书院报告》)
2.The Periodical Miscellany and Juvenile Instructor(《定期杂闻录与少年进德录》),8开本;马六甲。这是伊云士先生主编的一份刊物,每期24页,1836年6月创刊,每月5日出版, 出至次年,编者意在使其成为《印支搜闻》(参见 米怜作品第24号)的延续。
参考文献
- ↑ 日本神道教究竟是什么?浅谈日本的神道教|日本文化,搜狐,2017-09-09
- ↑ 丝绸之路简介:唐朝时期开辟的中国到欧洲的商道,趣历史网,201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