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
納粹德國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納粹黨統治下的德國的通稱。在希特勒統治之下,德國轉變為一法西斯主義極權國家,國內近乎一切事務均為納粹黨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國戰勝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宣告結束[1],納粹黨在盟軍的占領下被解散,納粹德國亦不復存在。
目錄
建立
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納粹黨通過宣布其他政黨為非法組織,由此開始清除國內一切政治反對力量,鞏固自身權力。1934年8月2日興登堡去世,希特勒將總理和總統職權合一,成為德國獨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確定希特勒的德國「元首」頭銜,一切權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辭令高於一切法律。納粹政府並非相互協調協作的整體,而是不同內部派別組成的集合,各派別間進行權力鬥爭,試圖獲得希特勒的偏愛。大蕭條期間,納粹通過沒收猶太人、共產主義者和宗教人士的財產,大規模軍事支出和混合經濟體制穩定了經濟並結束了大規模失業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統在內的公共工程建設亦同時進行,經濟恢復穩定局面,納粹政權亦提升了其受歡迎度。
特徵
種族主義(尤其是反猶太主義)是該政權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歐人種)被認為是雅利安人種中最為純正者,由此即為優等人種。猶太人及其他不適宜的人種則受到迫害並遭屠殺。反希特勒統治的抵抗運動則遭殘酷壓制。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反對人士遭到殺害、逮捕或驅逐。基督教會亦受到打擊,教會領袖受監禁。教育重心集中於種族生物學、人口政策及為軍事服務的體育。女性的就業和教育機會大幅減少。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則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國的氣象。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通過電影、大規模集會以及希特勒的演說,達到控制輿論的目的。政府同時還限制藝術表達,推廣一些特定的藝術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藝術形式。
行動
1930年代末期納粹德國對於領土的要求日益擴張,若得不到滿足則以戰爭相威脅。1938年和1939年,納粹德國先後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同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斯大林達成互不侵犯協議,並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打響。德國同墨索里尼領導的意大利和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芬蘭等親德國家結盟,至1940年已征服歐洲大部分地區,並對英國進行威脅。總督轄區在征服地區建立起來,而在波蘭剩餘地區則建立了總督府。猶太人和其他不受歡迎的群體被送往納粹集中營和滅絕營並被殺害。
結局
1941年德國對蘇聯發動入侵之後,戰爭局面開始扭轉,而到1943年德國則遭遇了嚴重的軍事失敗。1944年對德國的大規模轟炸持續升級,軸心國力量開始自東歐和南歐撤退。盟軍登陸法國之後,在一年時間內蘇聯從東部入侵,其他同盟國力量則從西部入侵。希特勒拒絕承認失敗,導致戰爭最後階段德國基礎設施受到嚴重破壞,與戰爭相關的死亡人數繼續攀升。1945年4月30日,蘇聯紅軍攻入納粹德國首都柏林,阿道夫·希特勒於同日在柏林地下掩體裡自殺。1945年5月8日,德國簽署投降書,納粹政權瓦解。戰後同盟國展開去納粹化進程,並將剩餘的納粹領導人送往紐倫堡進行戰爭罪的審判,納粹德國位於東普魯士、西里西亞、但澤和東波美拉尼亞的領土被併入蘇聯和波蘭,而剩餘德國領土則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軍事占領,直到1949年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分別成立,德國領土被一分為二[2]。
視頻
納粹德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德國紀念二戰歐洲戰場結束71周年 反思戰爭罪行,東方網,2016-5-9
- ↑ 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道客巴巴,201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