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少伟
罗少伟(1918-1950),男,汉族,陕西汉阴人,中共党员,出生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农十三师前身)副师长。
罗少伟 | |
---|---|
原图链接 来自360网 | |
出生 |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蒲溪镇 | 1918年1月1日
逝世 | 1950年4月1日 | (32岁)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军人 |
信仰 | 共产党 |
目录
人物简介
罗少伟13岁时被抓丁,补充进了陕西警备二旅,。1935年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不久编入八路。在部队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等职。1940年,罗少伟在冀鲁豫抗日前线夜袭曹县韩村集时,他独自攀上日军指挥所屋顶,用手榴弹了炸毁敌指挥部。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签署命令通报表彰,并号召根据地全体军民学习他的英勇事迹。1946年8月,罗少伟率部队偷渡无定河,歼敌800余人,胜利完成了迎接王震南下支队北返延安的任务。王震赞扬说:"有这样的部队,我可以再打一个来回。"1947年3月,胡宗南指挥20万大军围攻陕甘宁边区。罗少伟率领教导旅一团分三道防线阻击敌人,浴血奋战七昼夜,为保卫党中央、保卫延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949年,罗少伟任六军十六师副师长,随部队进驻新疆哈密。1950年4月1日,在从了墩到七角井检查部队防务的途中,突遭40余名土匪袭击,不幸牺牲,年仅32岁。
人物生平
罗少伟,1918年出生,当他刚记事起,家境十分贫困。父母因病相继而亡。年仅八岁的罗少伟,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1932年,他被抓了壮丁,分在当时杨虎城的警二旅四团一营三连三排当兵。在杨虎城的部队里,罗少伟也接触到不少地下共产党员,这些党员对这个农村来的放牛娃非常同情和爱护。教他懂得了不少爱国和革命道理。1935年初,他在地下共产党员沈启先带领下,和所在的三排离开了杨虎城的军队,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陕南抗日第一军。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罗少伟所在部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随一二九师深入敌后,开辟冀鲁豫抗日根据地。1939年编为八路军冀鲁豫支队一大队,他随队与日寇屡屡展开浴血奋战,大小战斗不计其数。1939年夏随队夜袭金乡城,捣毁县政府;袭击徐庄日军车队,歼敌200名,烧毁全部汽车……他由于作战勇敢顽强,1940年就已成为一名年轻的连长。在敌后残酷的抗战岁月里,他带领部队不断袭扰和打击日寇,战斗经验不断增长,仗越打越好,不久,他即被提任为冀鲁豫军区教七旅营长。以后又提任教导第四旅十一团团长。 1946年2月,为欢迎美国特使马歇尔到延安,中央决定由教导旅组成一支训练有素的仪仗队,代表我军列队欢迎。旅决定由一团团长罗少伟任营长,魏志明任教导员,精选了500名年青、精悍、英俊的战士,编成三个连,开赴延安训练。这就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支仪仗队。 1947年2月13日,胡宗南率十五个整编旅,十四万之众,向延安扑来。教导旅一团由罗少伟率领,在清泉沟以东之九龙泉、南泥湾、马坊一线组织防御,打响了保卫延安的第一仗。 1949年2月,教导旅改称六军十六师,罗少伟任副师长,他又指挥部队,相继参加了春季战役,陕中战役、扶眉战役、兰州战役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部队奉命西进驻东疆重镇哈密。解放大西北的硝烟才刚刚消散,他又要踏上剿匪的战场,为解救新疆各族人民亲赴前线。 1950年3月26日罗副师长向五连的全体指战员扼要传达了师党委会议的精神,进行了动员,下达了剿匪命令,并详细检查了剿匪的准备工作。 1950年4月1日在七角井剿匪时遭到了土匪的突袭,除司机外,罗少伟和其他五人壮烈牺牲,噩耗传来,全师指战员无不痛哭失声。
人物纪念
1951年12月24日,驻哈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新疆剿匪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在哈密城东约一公里处修建了一座烈士纪念塔。哈密万名军民举行烈士纪念塔落成典礼,王震等军区领导送来挽联,十六师师长吴宗先、政委关盛志联名为罗少伟同志致挽词:
呜呼烈士,生我家贫。衣食无源,独立自生。坎坷无路,备尝艰辛。既长有知,洞察人生。毅然奋起,舍身为民。披艰历险,出死入生。英雄长剑,大放光明。群贼授首,万民欢腾。暴政倾倒,祖国新生。
各方建设,频传佳音。恰当斯时,烈士陨身。仰望苍天,俯察四邻。晴空万里,少伟何存?痛悼烈士,此心如焚!
罗少伟伟大光辉的一生,像天山雪莲,傲霜斗雪,清香长存,永远激励着哈密各族人民。瓜乡儿女一定要弘扬罗少伟烈士的高贵品德,常怀感恩之心,在建设小康哈密的道路上,拼搏奉献,争创奇迹,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