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維
羅維(1918年-1996年),[1]出生於中國江蘇,1948年移居香港,香港電影導演、演員。畢業於北京中學。
羅維 | |
---|---|
香港電影導演 | |
出生 | 1918 |
國籍 | 中國 |
知名於 | 1997年第3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授予終身成就獎 |
知名作品 | <精武門> <毒龍潭> <金菩薩》> 。 |
早年曾加入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任導演及編劇,並任邵氏及嘉禾電影執導。後進永華影業公司出演《清宮秘史》(飾袁世凱)《愛的俘虜》等十多部影片。1957年組建四維公司,執導《多情河》等。1961年參加電懋公司執導《無語問蒼天》。1965年進入邵氏兄弟影業公司執導《鱷魚河》。1970年執導《五虎屠龍》、《影子神鞭》、《冰天俠女》後轉入嘉禾公司任主導演。1996年1月20因心臟衰竭,在香港去世。1997年第3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授予終身成就獎。
羅維導演的電影超過五十部,最為人所屬識的羅維電影包括李小龍主演的《唐山大兄》及《精武門》,以及成龍初出道時之多部電影。1963年的在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拍武俠片《金箭盟》;1965年加入邵氏影業,拍攝《金菩薩》、《鐵觀音》之流的女性間諜片。後來,羅維搭檔鄭佩佩拍武俠片《毒龍潭》、《龍門金劍》終於成就"百萬導演"。1975年,羅維跟鄒文懷、何冠昌另立山頭,創建羅維影業公司。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18年生於江蘇,畢業於北京中學,後從事抗日戲劇活動。1948年移居香港。進永華影業公司出演《清宮秘史》(飾袁世凱)《愛的俘虜》等十多部影片。1957年組建四維公司,執導《多情河》等。1961年參加電懋公司執導《無語問蒼天》。1965年進入邵氏兄弟影業公司執導《鱷魚河》。19
70年執導《五虎屠龍》、《影子神鞭》、《冰天俠女》後轉入嘉禾公司任主導演。1971年執導《天龍八將》後,起用李小龍主演《精武門》Fist of Fury 1972,獲第十屆台灣金馬獎最佳作品獎,創立了"功夫電影"的新類型。並一連起用李小龍主演5部功夫片,很快打進歐美電影市場,掀起世界功夫片熱潮。1974年起用日本女演員池玲子主演《惡魔的首級》The Bedevilled 走向與國外合作製片。1975年創建羅維影業公司。執導《金粉神仙手》後,將成龍從澳大利亞召回,出演《新精武門》。1976,培養了第二代功夫明星。此後執導了很多由成龍主演的影片。如《上海灘大亨》等,1996年1月20因心臟衰竭,在香港去世。
早期
1963年,李翰祥受邵氏競爭對手國泰教唆去台灣自組國聯,帶走老東家不少人馬,但最大遺憾就是沒有帶走片商最重視的當紅影星凌波。這本是最讓李翰祥意外的地方,畢竟當年是他力排眾議捧凌波主演《梁山伯與祝英台》,令她大紅大紫。可事後一想倒也釋然,彼時凌波與何冠昌關係親密(連小娟改藝名"凌波"的提議都出自何冠昌),凡事無不傾心,跳槽大計更要請教。而何冠昌與鄒文懷正受邵逸夫重用,值此危急之刻,自當竭力表現。凌波雖然因此未走,但黃梅調熱一過,演藝事業也就慢慢滑坡,反觀何冠昌則春風得意,直到60年代末邵逸夫派方逸華掌管邵氏採購部,他與鄒文懷慘遭分權,這才有了聯手出走創辦嘉禾之意。
羅李合作
羅維其人,拍電影或許才氣有限,運氣卻是出奇地好。當年李小龍被嘉禾從美國請回拍戲,開始並未受到特別重視,《唐山大兄》投資不高,只在泰國拍攝,導演吳家驤名氣一般,也不擅長功夫武俠題材,拍到一半難以為繼,才有羅維中途救場,結果票房超過300萬,刷新香港紀錄,令他與李小龍揚眉吐氣!此後,羅維想以"成就李小龍"的恩師自居,但李小龍並不領情,甚至曾對他持刀行兇。事實也證明,羅維空具慧眼,李小龍自導自演《猛龍過江》只會更加成功。沒有李小龍的羅維,只有與老將王羽合作的《冷麵虎》票房不俗,其他挖掘新人主演的影片,無論是許冠傑的銀幕處女作《小英雄大鬧唐人街》,還是力捧成龍主演《新精武門》、《少林木人巷》,反響都一般。
在功夫片盛行的70年代,羅維風頭正旺,如果說張徹是邵氏首席導演,那他就是嘉禾頭牌。二人後來遭遇相似:李翰祥重回邵氏後,被方逸華借來制衡張徹,張大導演只得遠走台灣成立長弓,為邵氏打外圍。李小龍死後,嘉禾力推許冠文的鬼馬市民喜劇,功夫片也有鄭昌和(《黃飛鴻少林拳》)和黃楓(《跆拳震九州》)兩位導演不讓羅維專美。再者,由於第二任妻子劉亮華與羅維離婚後,成為鄒文懷的紅顏知己,這些原因都促使羅大導演也終於自立門戶,欲與嘉禾分庭抗禮。
力捧成龍
"羅維影業公司"當然主打功夫片,羅維自負能捧紅李小龍,當然也能成就別人,於是簽了已經去澳洲準備轉行做廚師的陳元龍,替他改名"成龍"。首部戲《新精武門》,重亮當年招牌,失敗!再拍《少林木人巷》,玩最流行的少林功夫題材,又失敗!三拍《劍花煙雨江南》,搞最熱門的古龍武俠,還是失敗!
究竟是成龍不行,還是羅維不懂發揮他的特色?歷史已經告訴我們答案。只能說羅維識人有眼光,拍戲就沒眼光,他這一輩子,除了與李小龍合作,參與開創"小龍精武潮"之外,一直都在跟風,若說票房大多不錯,也不過是他夠通俗而已。羅維創作後期更是趨於保守,1978年外借成龍拍《蛇形刁手》、《醉拳》明明大獲成功,但他對功夫喜劇這個新風向還是判斷不准--當成龍拿着公司的錢拍《一招半式闖江湖》大玩無厘頭,羅維就大為惱火,居然將影片雪藏。直到1980年左右,羅維啟用新手曾志偉做導演,拍出《踢館》和《賊贓》兩部無厘頭功夫喜劇票房豐收後,才敢把《一招半式闖江湖》拿出來跟風,而此時成龍早已投奔嘉禾去也。
羅維之于成龍,猶如卞和之於和氏璧,空有慧眼而不懂雕琢。吳思遠、袁和平倒是幫忙捧紅了成龍,可惜羅維不懂得安撫,每部戲仍然只給成龍幾萬塊,每月固定薪水也就3000塊。長此以往,成龍對羅維的感恩之心也就慢慢變成不滿之怨,所以當何冠昌請他過檔嘉禾,當場拿出上百萬港幣的定金支票時,結果順理成章。對於嘉禾的搶人、成龍的毀約,羅維的惱怒可想而知,可憐老人家使出綁架恐嚇各種招數,還是未能阻止自己辛苦挖掘的"和氏璧"拱手他人。
李小龍刺殺羅維事件真相
李小龍 與羅維本來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只是兩個人性格都十分鮮明,都想把戲拍成經典,但事情往往不會受人的意志轉移,兩人的矛盾也就產生了,這段時間李小龍的情緒也十分低落,很容易發怒。
由於拍攝觀點不同,李小龍與羅維形如路人的僵持關係,維持了大約有一年。這樣也好,兩人雖均心存怨恨卻井水不犯河水。但突然有一天,李小龍卻尋着羅維大吵大鬧,並欲取其性命,迫使羅維不得不報警,這就是媒介們曾宣揚一時的"李羅毆鬥事件"。
網羅李連杰
80年代,羅維除了將成龍在他公司拍攝的影片素材反覆整合利用(如《龍騰虎躍》)賣錢外,就是找袁家班繼續拍《奇門遁甲》帶起的靈幻功夫片《鬼馬天師》和《陰陽奇兵》,偶爾也會請王祖賢、午馬、郭追拍部《追日》致敬《倩女幽魂》。當時正值港片盛世,如羅老這種跟風大師,照樣如魚得水,反正成本不高,不愁沒錢賺--不僅香港有羅維公司,還在台灣設有一家豐年公司,多找本地班底拍片,如《暗夜》、《厲鬼纏身》。這期間,羅維又爭取到一個千載難逢的翻身機會!李連杰離開內地赴美的第一部戲約被他抓在手上。
不得不承認,羅維的眼光確實一流,李連杰絕對是繼李小龍、成龍之後的又一位功夫巨星,之前的《少林寺》已有證明。可惜羅維找李連杰拍的《龍在天涯》與當年的港產時裝動作片並無二致,羅維也只能嘆息撈到寶卻不知怎樣用。後來羅維之子羅大衛出現,慫恿李連杰改簽他母親劉亮華擔任高層的嘉禾,這才有了李連杰與徐克風雲際會,合拍《黃飛鴻》東山再起,但後來,慘遭羅大衛與嘉禾壓榨,結交蔡子明大鬧嘉禾等一系列戲味十足的精彩故事,這一切都與羅維無關了。
晚期慘澹
羅維晚年境況慘澹,究其根源,居然間接被李連杰所累!原來《黃飛鴻》票房大賣不久,港台掀起爭拍清裝功夫片的潮流,羅維身為跟風大師豈能落後?當即找來洪金寶做導演,名家司徒卓漢、張炭編劇,拿出1800萬的棺材本,赴內地取景,取材大刀王五與譚嗣同故事,片名《一刀傾城》!難得羅老大手筆投資拍戲,可惜結果難如人意,當時古裝武俠清裝功夫片泛濫,《一刀傾城》就算水準不俗,也只是眾多跟風之一,要想突圍談何容易?
羅維眼睜睜看着1800萬投資只換來一百多萬票房,簡直急火攻心,幸而從影幾十年總有一班朋友後輩幫忙(羅維當年的對手張徹晚年也有姜大衛、李修賢一班弟子為他籌錢拍《義膽群英》),厚着臉皮把當年曾創潮流的經典再跟風重拍一把,先是劉觀偉、林正英、許冠英、錢小豪的《新殭屍先生》,後有洪金寶、曾志偉、馮淬帆、吳耀漢的《運財五福星》。不過,當年已不是"殭屍"和"福星"的大時代,這種跟風沒誠意的作品也很難有什麼市場。
逝世
1996年,羅維逝世。如今想來,也不是壞事,羅老跟了一輩子風。
主要作品
導演
蕩婦情痴 (1953)
丈夫日記 (1953)
碧血黃花 (1954)
多情河 (1957)
翡翠湖 (1958)
金鳳凰 (1958)
野花香 (1959)
黑蝴蝶 (1960)
脂粉間諜網 (1960)
桃花淚 (1960)
無語問蒼天 (1961)
猿女孟麗絲 (1961)
金箭盟 (1963)
寶蓮燈(1964)
情天長恨 (1964)
鶯鳳和鳴 (1964)
怒海情仇 (1965)
鱷魚河(1965)
金菩薩 (1966)
鐵觀音 (1967)
催命符 (1967)
慾海情魔 (1967)
金石情 (1968)
斷魂谷 (1968)
鐵觀音勇破爆炸黨(1968)
女俠黑蝴蝶(1968)
龍門金劍 (1969)
虎膽 (1969)
毒龍潭 (1969)
五虎屠龍(1970)
冰天俠女 (1971)
鬼流星 (1971)
影子神鞭 (1971)
唐山大兄 (1971)
天龍八將(1971)
精武門 (1972)
金旋風 (1972)
海員七號 (1973)
馬路小英雄 (1973)
鐵娃 (1973)
冷麵虎 (1973)
龍虎金剛 (1973)
黃面老虎 (1974)
綽頭狀元 (1974)
小英雄大鬧唐人街 (1974)
小山東到香港(1975)
金粉神仙手 (1975)
心魔 (1975)
風雨雙流星 (1976)
新精武門 (1976)
少林木人巷 (1976)
劍花煙雨江南(1977)
鐵拳小子 (1977)
拳精 (1978)
飛渡捲雲山 (1978)
百戰保山河 (1979)
龍拳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