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腳
羅漢腳(台語:羅漢跤仔 / Lô-hàn-kha-á)本指台灣清治時期,無宅無妻,不士不農,不工不商,不負載道路的台灣男性遊民,後來常引申為沒有結婚的中年男。
羅漢腳 | |
閩南語名稱? | |
---|---|
全漢 | 羅漢跤仔 |
漢羅 | 羅漢kha-á |
全羅 | Lô-hàn-kha-á |
目录
簡介
《噶瑪蘭廳志》記載:「台灣一種無宅無妻子,不士不農,不工不賣,不負載道路,俗指謂羅漢腳。嫖賭摸竊,械鬥樹旗,靡所不為。曷言乎羅漢腳也?謂其單身遊食四方,隨處結黨;且衫褲不全,赤腳終生也。」即衍生成現代所謂的「流氓」。
遊民窮困,無法娶妻生子,鞋靴破爛,往往穿破鞋或打赤腳,一如佛教的苦行頭陀或羅漢一般,故被戲稱為「羅漢腳」;另說則是典型的臺灣廟宇走廊,兩側多彩繪十八羅漢圖;遊民為求遮風避雨,大多寄宿廟中,倚靠羅漢圖的底牆(即羅漢的腳部),睡覺、胡鬧,故稱「羅漢腳」。
清領初期,對於移民台灣的限制十分嚴格。1684年設置台灣縣後發布渡台禁令(不許廣東省籍人士渡台),移民台灣首要條件,就是需由台廈道道員、台灣海防同知審驗與批准。再來就是渡台者不准攜帶家眷,由於渡台禁令,自此之後將近一個世紀之間,新移民不得攜眷,使得女性奇缺;也因此,沒有經濟能力而無法娶妻的窮困「遊民」充斥,這些遊民即為俗稱的「羅漢腳」。
參考資料
研究書目
- David Ownby著. 《兄弟結拜與秘密會黨》. 劉平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9. ISBN 9787100057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