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羽草
翠羽草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3673428&sid=3860917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翠羽草 漢語拼音:Cuì Yǔ Cǎo |
翠羽草,中藥材名。本品為卷柏科植物翠雲草的全草。功能主治為:清熱利濕,解毒,消瘀,止血。治黃疸,痢疾,水腫,風濕痹痛,咳嗽吐血,喉癰,痔漏,刀傷,燙傷。①《王安卿採藥志》:散喉癰。②《粵志》:辟暑。③《綱目拾遺》:治吐血。④《植物名實圖考》:能舒筋絡。⑤《福建民間草藥》:利尿,逐水,止痢。⑥《湖南藥物志》:化痰止咳。治蛇咬傷,燒傷。⑦《廣西藥植名錄,:治刀傷出血,拔膿消炎。⑧《貴州藥植目錄》:治黃蜂刺傷,鼻匿,肺熱咳嗽。[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翠羽草
拼音名:Cuì Yǔ Cǎo
別名:金雞獨立草(《王安卿採藥志》),翠翎草、矮腳鳳毛(《汪連仕採藥書》),孔雀花(《粵志》).神錦花、鶴翎草、鳳尾草、開屏風毛(《綱目拾遺》),龍鬚、劍柏(《植物名實圖考》),藍地柏(《植物學大辭典》),綠絨草(《廣州植物志》),回生草、還魂草(《福建民間草藥》),金雞風尾草、水雞爪(《閩南民間草藥》),伸腳草,地柏葉、岩萍(《湖南藥物志》),綢緞草(《廣西藥植名錄》),龍鱗草、龍爪草、白雞爪(《福建中草藥》)。
出處
《綱目拾遺》
來源
為卷柏科植物翠雲草的全草。
原形態
翠雲草(《群芳譜》)
多年生草本。主莖纖細,匍匐,長30~60厘米;灰黃色,有淺溝,節上生根。分枝向上層伸,其上復為互生、羽狀、又狀分枝的小枝,末回小枝連葉寬4~6毫米。葉異形,排列平面上,下面深綠色,上面帶碧藍色,卵狀橢圓形,長2~3毫米,寬為長之1/2~2/3,頂端近短尖,邊緣透明,全緣,近兩側相稱,基部渾圓或近心形;生於主莖上的葉最大,斜橢圓形,疏生,直立,邊緣透明,全綠,短漸尖至削尖,基部近心形。孢子囊穗四角形,長6~12.5毫米;孢子葉密生,向上,卵狀披針形,長2.5毫米,有中脈。大孢子黃白色,表面有不整齊的管狀疣突;小孢子基部有冠毛狀突出物,中部有多枚成行的小刺。
生境分部
生長於陰濕山石間。分布廣西、廣東、福建、浙江、安徽及西南各地。
性味
- ①《福建民間草藥》:"微苦,寒。"
- ②《湖南藥物志》:"淡,平。"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消瘀,止血。治黃疸,痢疾,水腫,風濕痹痛,咳嗽吐血,喉癰,痔漏,刀傷,燙傷。
- ①《王安卿採藥志》:"散喉癰。"
- ②《粵志》:"辟暑。"
- ③《綱目拾遺》:"治吐血。"
- ④《植物名實圖考》:"能舒筋絡。"
- ⑤《福建民間草藥》:"利尿,逐水,止痢。"
- ⑥《湖南藥物志》:"化痰止咳。治蛇咬傷,燒傷。"
- ⑦《廣西藥植名錄,:"治刀傷出血,拔膿消炎。"
- ⑧《貴州藥植目錄》:"治黃蜂刺傷,鼻匿,肺熱咳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4錢(鮮者1~2兩),外用:煎水洗。
複方
- ①治水腫:鮮翠雲草二兩。加水煎服,日服兩次。忌鹽一百天。(《福建民間草藥》)
- ②治黃疸:鮮翠雲草一至二兩。酌加水煎,日服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 ③治淋病:翠雲草一兩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 ④治赤白痢:翠雲草鮮根一至二兩。酌加冰糖,沖開水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 ⑤治吐血:翠雲草三錢。水煎服。(《百草鏡》)
- ⑥治濕痰咳嗽:鮮翠雲草一至二兩。水煎服。
- ⑦治關節風濕痛:鮮翠雲草二兩。酒水煎服。
- ⑧治積傷胸脅悶痛:干翠雲草一兩。和墨魚乾同煮食。(⑥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 ⑨治痔漏:翠羽草同胡桃葉煎洗。(《汪連仕採藥書》)
- ⑩治腳抽筋;翠雲草煎水洗。(《湖南藥物志》)[2]
摘錄
《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