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石鹬
翻石鹬 |
---|
科学分类 |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鸻形目 Charadriiformes 科: 鹬科 Scolopacidae 属: 翻石鹬属 Arenaria 种: 翻石鹬 A. interpres |
翻石鹬(学名:Arenaria interpres)为鹬科(Scolopacidae)翻石鹬属(Arenaria)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鹬科鸟类多半都在陆地与水域交界之处的湿地活动,故在传统上常将它们归类为“岸鸟(shorebirds)”或“涉禽(waders)”。它们同时也以喙上皮肤有著敏感的触觉而闻名,大多数鹬科鸟类在觅食时,是将长长的嘴巴探进泥巴里,碰触到食物时再将其夹出。而翻石鹬却是鹬科成员中少数的例外:它们的嘴巴很短而且微微上翘,并不适合深深地插入土中;因此它们最常使用的觅食方式,就是翻开身边的石头,寻找躲在下面的猎物。
目录
亚种
形态特征
体长21~25.5公分。身体矮胖,喙黑色楔形,短而向上倾斜,虹膜暗褐色;脚短,橙红色,繁殖期时较为鲜艳,幼鸟时脚黄褐色,然后逐渐增加橙色部分。飞行时可见背部和尾羽黑白相间;翅膀下方大部分为白色,胸带和尾羽末端则为黑色。繁殖期雄鸟头及胸部黑白相间而鲜明,肩羽和覆羽红褐色;下胸部至尾下覆羽皆为白色。雌鸟则头部色泽较暗,头顶白色部分较少,而具有较多的条纹。非繁殖羽较繁殖羽晦暗,背部不呈红褐色,头部较暗,颏黄白色;胸部大部分为暗灰褐色,但胸侧具不规则的淡褐色斑纹,下胸至喉部中间具白色斑纹。幼鸟头部的白色部分的范围较成鸟非繁殖羽大,背部偏褐色,羽毛边缘暗黄色或黄白色[2]。
分布范围
生态习性
出现于岩岸、沙洲、沼泽等环境。走路时会左右摇摆,但跑步却很快速;直线飞行,飞行高度低,振翅僵硬且浅。作局部移动的时候,会集结成紧密的群体,但作长距离迁徙时,则较为松散。觅食时会用颈和喙轻打海草的侧面或翻倒小石头,或在沙地上用喙挖掘洞穴,寻找小型的甲壳纲动物,或以腐肉、椰子肉为食。典型的叫声是清楚的、快速的、断奏的“trik-tuk-tuk-tuk”声或是较短的“tuk-e-tuk”声;兴奋时则会发出短而尖锐的“chick-ik”声或单音节的“kuu”声;觅食的时候则会以低音的、快速重复的“tuk”声互相联系。繁殖期5~8月[3]。
东沙岛每年冬季都有许多翻石鹬栖息越冬,春、秋两季过境期间也多有纪录,数量最多的时候约有 400只到 500只,而夏季亦有一些翻石鹬的族群逗留在岛上,经常在东沙岛的海滩上翻开石堆或海草堆寻找食物,主要食物为软体动物、昆虫、蟹及小鱼。
栖地分布
翻石鹬为迁移性候鸟,但于东砂岛几乎全年可见,常出现于沼泽、海岸、沙岸等地,主要分布于海拔分布于0至50公尺的地方;其为全球广泛分布的水鸟,夏季在西伯利亚及北极圈带进行繁殖,冬季南迁,最远可飞到南半球的澳洲越冬。
保育现况
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处与高雄市野鸟学会的保育研究人员于99年5月2日发现了一只飞越了 7,000公里以上的翻石鹬,它的右脚系著代表南澳的橘色足旗上并有‘CMC’之编号,左脚系著地理纪录器 (Geolocator),从澳洲的维多利亚( Victoria)来到东沙岛!透过管道询问澳洲研究单位,原来这只‘CMC’翻石鹬是99年 4月 16日于维多利亚(Victoria)所系放,短短16天的时间内已飞到东沙岛,澳洲方面除了在它的右脚胫部系上代表该地区的橘色编码旗之外,同时也运用了最新的地理纪录器记录这只翻石鹬迁徙路径的航迹,如果今年秋天它又回到澳洲,幸运地被捕捉后,将可望解开翻石鹬过境东沙岛迁移路线的谜题!
视频
参考文献
外部连结
- 翻石鹬Subspecies Arenaria interpres interpres (Linnaeus, 1758) 台湾生命大百科
- 翻石鹬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环境资讯中心
- 翻石鹬 台湾国家公园
- 鹬科.2013.11.(欢迎赞助鸟类照片暨指教)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 翻石鹬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环境资讯中心
- 翻石鹬- eBi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