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刺(中药)
老虎刺(中药) |
老虎刺,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老虎刺PterolobiumpunctatumHemsl.的根、叶。
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
老虎刺,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老虎刺PterolobiumpunctatumHemsl.的根、叶。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风湿痹痛,牙痛,风疹瘙痒,疮疖,跌打损伤。
目录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主治
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风湿痹痛,牙痛,风疹瘙痒,疮疖,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煎汤洗。
相关论述
《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主治支气管炎,咽炎,喉炎,皮肤痒疹,风疹,荨麻疹。”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支气管炎,咽炎,喉炎:(老虎刺)根9g。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2、治皮肤痒疹,风疹,荨麻疹:(老虎刺)叶适量。煎水外洗。(《云南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多为小叶。完整的叶为二回羽状复叶,羽片20-28个,每羽片有小叶20-30片,皱缩。湿润展平后小叶片椭圆形,微偏斜,长约1cm,宽3-4mm,先端钝圆而微凹,基部斜圆形,全缘,主脉明显。绿色或枯绿色。质脆,气微。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植物老虎刺。
形态特征
老虎刺,又名雀不踏。木质藤本或攀援性灌木,高3-10米;小枝具棱,幼嫩时银白色,被短柔毛及浅黄色毛,老后脱落,具散生的、或于叶柄基部具成对的黑色、下弯的短钩刺。
叶轴长12-20厘米;叶柄长3-5厘米,亦有成对黑色托叶刺;羽片9-14对,狭长;羽轴长5-8厘米,上面具槽,小叶片19-30对,对生,狭长圆形,中部的长9-10毫米,宽2-2.5毫米,顶端圆钝具凸尖或微凹,基部微偏斜,两面被黄色毛,下面毛更密,具明显或不明显的黑点;脉不明显;小叶柄短,具关节。
总状花序被短柔毛,长8-13厘米,宽1.5-2.5厘米,腋上生或于枝顶排列成圆锥状;苞片刺毛状,长3-5毫米,极早落;花梗纤细,长2-4毫米,相距1-2毫米;花蕾倒卵形,长4.5毫米,被茸毛;萼片5,最下面一片较长,舟形,长约4毫米,具睫毛,其余的长椭圆形,长约3毫米;花瓣相等,稍长于萼,倒卵形,顶端稍呈啮蚀状;雄蕊10枚,等长,伸出,花丝长5-6厘米,中部以下被柔毛,花药宽卵形,长约1毫米;子房扁平,一侧具纤毛,花柱光滑,柱头漏斗形,无纤毛,胚珠2颗。
荚果长4-6厘米,发育部分菱形,长1.6-2厘米,宽1-1.3厘米,翅一边直,另一边弯曲,长约4厘米,宽1.3-1.5厘米,光亮,颈部具宿存的花柱;种子单一,椭圆形,扁,长约8毫米。花期6-8月;果期9月至次年1月。
分布区域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800-1200m的山坡、林中或路边、宅旁。[1]
参考文献
- ↑ 枸骨又名猫儿刺、老虎刺等,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暗无天日的生活, 1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