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是念珠菌(Candida)的一种。
耳念珠菌 (Candida auris) 为近年兴起的念珠致病菌株,其具有多重抗药之特性,且在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及非洲的医疗院所造成感染症及群突发事件,因而引起相当大的关注。
耳念珠菌 (Candida auris) 是一种真菌,首度于 2009 年在日本从病人的外耳道分离出来,且在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及非洲的医疗院所造成感染症及群突发事件。
透过回溯性的念珠菌菌株调查,发现最早已知的菌株来自 1996 年的南韩,于重新鉴定后发现为 耳念珠菌(C. auris),而目前全球有五大洲中皆有该菌株的发现,由全基因体定序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显示,在地理上有 4 个不同的分枝 (南亚、东亚、南非 和南美洲)。[1]
目录
病征
耳念珠菌可在非侵入性的身体部位繁殖而不发病,这些部位包括腋窝和腹股沟等皮肤、鼻孔、外耳道、伤口、尿液和呼吸道样本。 另一方面,耳念珠菌发病时可影响腹腔、伤口、耳朵和血液,而这些感染可以变得严重,甚至致命。
已确定的耳念珠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使用抗细菌和抗真菌药物、血管和腹部手术、侵入性医疗仪器(例如中央静脉导管、术后引流管和导尿管)的使用、免疫系统受抑制、慢性肾病、血液透析、糖尿病和长期入住深切治疗部。[2]
感染途径
耳念珠菌并不容易传给他人,主要会透过自身传染、接触传播以及间接传播,耳念珠菌主要存在于医院中,带菌者借由共同物件或医疗仪器将耳念珠菌传给其他人,耳念珠菌(C. auris)可以持续在人体皮肤及 黏膜移生,亦能长时间存在环境中,因此容易在医疗照护机构中经由人传人直接或间接地传播、感染。
哪些人容易感染?
感染耳念珠菌的病人从早产儿到老年人都有,不过主要还是免疫力较差者容易感染,主要发生于在加护病房、使用呼吸器、洗肾等病患。
何预防感染?
美国及欧洲的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及英格兰公共卫生部门 (Public Health England) 已颁布指引以避免耳念珠菌感染发生,一般来说,须将感染者安置于单人病房,照顾者也须落实以下措施:
- 彻底执行手部卫生
- 使用建议的产品清洁及消毒病人照护环境 (每日及终期清洁)
- 进行病人接触者之筛检以找出传播源,这些病人应采取与感染病人相同的感染管制措施
感染后的治疗方式?
由于耳念珠菌具有多重抗药性,因此常需要同时采用多种抗真菌药物治疗,目前有棘白菌素类、两性霉素 B 及氟康唑三种抗真菌药物可治疗耳念珠菌,若病人出现侵入性感染,通常需要服药两周。[3]
耳念珠菌难以对付?
耳念珠菌入血造成的入侵性感染,征状与其他细菌性败血症很相似,例如会出现发烧、血压下降等。如果医生早期只处方抗生素而非抗真菌药物,临床上就没有效用。若等待抽血种菌后确定为耳念珠菌,医生再处方抗真菌药物对付,届时或已延误治疗。
耳念珠菌亦具有多重抗药性,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未必有效,或需要同时采用多种抗真菌药物治疗。根据外国经验,目前有3种抗真菌药能对付耳念珠菌,分别是棘白菌素类、两性霉素B及氟康唑,但耳念珠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分别有约九成及三成抗药性,会减低治疗效果。至于耳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的抗药性少于百分之五,最大机会有效对付耳念珠菌,而且副作用较少。
如果病人出现耳念珠菌入侵性感染,通常需服用两星期抗真菌药物;若只是耳念珠菌带菌者,并没有受感染及明显病征,则毋须服用抗真菌药物。[4]
视频
【每日必看】耳念珠菌美病例增 近半数90天亡!台曾有3例|"放射性氚水"1年2度泄漏 美国明州核厂关闭检修 20230325 @CtiNews
传染病蔓延中! 美国爆“耳念珠菌”疫情 梅毒卷土重来|方念华|FOCUS全球新闻 20230324
FOCUS/超级“耳念珠菌”半数90天亡 纽约沦陷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