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物多樣性中心
自然生物多樣性中心 |
---|
|
自然生物多樣性中心(Naturalis Biodiversity Center)座落於荷蘭南荷蘭省萊頓。「Naturalis」是拉丁文,意為「自然的,天然的」。
該館是在「國立自然史博物館」(Rijksmuseum van Natuurlijke Historie,縮寫為RMNH)與「國立地質學與礦物學博物館」(Rijksmuseum van Geologie en Mineralogie,縮寫為RGM)1984年合併的基礎上成立的。1986年,人們決定使該館成為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一個新建築建立起來。
該新建築耗資約6千萬歐元,在荷蘭博物館建築中僅次於位於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國立博物館的建築投資。
目錄
館史
原國立自然史博物館
原國立自然史博物館是一座位於荷蘭南荷蘭省萊頓的博物館,由Royal Decree批准建於1820年。該館建立於合併若干當時已有的收藏的基礎之上。這是在Jacob Coenraad Temminck的發起下發生的,後者主要將該博物館視為一研究機構。該館也和萊頓大學關係密切。在此後的150年間,全部館藏在原有的相當可觀的規模上不斷增長,這主要是通過定期的海外探險及從遺產中取得私人收藏而獲得的。
直到1976年該館才成為公共博物館,儘管1820年至1913年間該館通常會在星期日對公眾開放。1913年,該館移至新館址,後者只有極小的房間可供展覽使用,並且1950年該房間也關閉了。從那以後,只有很少的參觀者得以參加導覽、報告以及稀少的臨時展覽。
1976年,一篇文章——"Towards a New Museum"——被寫就。這導致該博物館更多地擔負起中心策劃者的角色,借出展品給其他博物館。國立自然史博物館(Rijksmuseum van Natuurlijke)和國立地質學與礦物學博物館(Rijksmuseum van Geologie en Mineralogie)於1984年合併。
該館自1948年起曾出版過生物學期刊:Zoologische Verhandelingen
原國立地質學與礦物學博物館
從兩館合併至Naturalis
自上述兩館於1984年合併成立一家新博物館後,永久性公共展覽仍然顯得遙遙無期,這要等到1986年荷蘭政府推動在自然史領域進行所謂「National Presentation」時才能實現。一幢新建築被規劃並於1990年建成,並在1998年作為「Naturalis」而投入使用。1998年也是該館首次採用「Naturalis」作為館名。
Naturalis包括在Nederlands Soortenregister之中,後者是在線的荷蘭生物多樣性觀察。
建築
現該館建築分為舊館和新館兩個部分。
舊館
自1984年起,本館將17世紀的原鼠疫收容所作為館址之一。該收容所自1954年起便是軍隊博物館的館址,一直到後者1984年遷往代爾夫特為止。
這座原鼠疫收容所如今是博物館的入口及售票處、衣帽間、博物館商店、咖啡廳的所在。該建築通過高架步道連接至館藏及圖書館所在的新館。
新館
該建築竣工於1990年,外形為塔樓。其內部現為博物館各主要展廳及圖書館。
館藏
如今該館以其無數藏品聞名。它大約擁有1千萬件動物學及地質學標本。
- 5,250,000 件昆蟲標本
- 2,290,000 件其他無脊椎動物標本
- 1,000,000 件脊椎動物標本
- 1,160,000 件化石
- 440,000 件岩石及礦物標本
- 2,000 件寶石標本
- 10,000 件物品,屬教育性收藏
這些收藏存放於60米高的塔樓內,後者是萊頓的地標之一,開放於199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