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衡陽至韶州謁能禪師
《自衡陽至韶州謁能禪師》 |
作品名稱: 《自衡陽至韶州謁能禪師》 創作年代: 初唐 文學體裁:詩 作者:宋之問 |
《自衡陽至韶州謁能禪師》初唐時期著名的詩人宋之問的詩。[1]
宋之問他的主要功績和沈佺期一樣,在創作實踐中使六朝以來的格律詩的法則更趨細密,使五言律詩的體制更臻完善,並創造了七言律詩的新體。他也是律詩的奠基人之一。
作為詩人,宋之問年輕時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詩,其時無能出其右者。」從《宋之問集》和《全唐詩》所收作品來看,他對當時體裁多能把握,運用熟諳,佳作名句也有可觀。[2]
目錄
詩詞正文
“ | <謫居竄炎壑,孤帆淼不系。
別家萬里餘,流目三春際。 猿啼山館曉,虹飲江皋霽。 湘岸竹泉幽,衡峰石囷閉。 嶺嶂窮攀越,風濤極沿濟。 吾師在韶陽,欣此得躬詣。 洗慮賓空寂,焚香結精誓。 願以有漏軀,聿薰無生慧。 物用益沖曠,心源日閒細。 伊我獲此途,游道回晚計。 宗師信舍法,擯落文史藝。 坐禪羅浮中,尋異窮海裔。 何辭御魑魅,自可乘炎癘。 回首望舊鄉,雲林浩虧蔽。 不作離別苦,歸期多年歲。 > |
” |
— <《自衡陽至韶州謁能禪師》>,<詩詞名句網> |
作者簡介
宋之問(約656 - 約712),字延清,名少連,漢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陽市)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與陳子昂、盧藏用、司馬承禎、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3]
宋之問約生於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712年),並無顯赫的門第家世。父親宋令文起自鄉閭,矢志於學,交友重義,"比德同道,理閫探索詞源論討。"多才多藝,不僅"富文辭,且工書,有力絕人,世稱三絕。"唐高宗時做到左驍衛郎將和校理圖書舊籍的東台詳正學士,饒著聲譽。在父親的影響下,宋之問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遜自幼勤奮好學,各得父之一絕;宋之悌驍勇過人,宋之遜精於草隸,宋之問則工專文詞,成當時佳話美談。
上元二年(675年),長得身材高昂、儀表堂堂的宋之問進士及第,登臨"龍門",踏上了仕進正途。 武則天時,以文才為宮廷侍臣,頗受恩寵;後因結交張易之獲罪,貶瀧州參軍。[4]中宗景龍中(708年)轉考功員外郎,與杜審言、薛稷等同為修文館學士。又以受賄罪貶越州長史。睿宗景雲元年(710年)流放欽州。 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賜死。有《宋之問集》
視頻
參考資料
- ↑ 《自衡陽至韶州謁能禪師》 詩詞名句網
- ↑ 宋之問簡介 古詩文網
- ↑ 「宋之問」詩詞全集(182)首) 詩詞名句網
- ↑ 宋之問:大唐人品最差的詩人,揭秘他與武則天的故事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09-11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