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臺南中國城

臺南中國城

圖片來自cna

臺南中國城,為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中正商圈的住商混合的大型建築,於1980年代興建於昔日臺南運河之臺南船渠(又稱盲段),外觀設計仿中國傳統式建築,由北屋建設公司興建,李祖原建築師所設計[1]。地面上建築物已於2016年拆除,配合海安路景觀工程,原址改建為親水廣場,並保留部分樑柱,命名為「河樂廣場」,是台南市區面積最大的親水廣場,於2020年3月7日開放[2]

目录

沿革

興建

  • 清朝時期開始這附近為台南漁獲集散地,附近都是造船廠林立區段,當時第五期重劃區還是一片魚塭地。
  • 1970年代,臺南運河漸失航運用途,運河盲段亦受水質污染,始有填平之議。
  • 1978年,由北屋建設(臺北房屋)得標,並將運河盲段填平,原計劃擬建十四層高樓,闢設大型購物中心
  • 1982年,中國城變更設計。
  • 1983年,中國城興建完成,並正式啟用。同年的9月1日,臺南市政府決定民族路夜市禁止設攤,部分小吃攤商遷移至此。不久後成為臺南市重要的商圈之一,當時地下街的美食集臺南小吃之大成,有熟食、冰品、飲料等多種選擇。
  • 1993年,海安路拓寬計畫啟用,造成人潮被阻斷,使中國城與中正路末段轉趨沒落。
  • 1998年,中國城因當時設施凌亂且出入的民眾更加複雜,被指為運河的「毒瘤」,這時該地區的環保意開始抬頭。
  • 2005年,在《臺南府城都市發展月刊》第34期中提到有關運河再生的計畫,命名為「運河星鑽」。此計畫的重點,在於拆除中國城,遷建新南國小、金城國中並美化運河週邊,發展觀光特色。
  • 2010年,中國城都市更新計畫正式執行。

拆除

  • 2013年12月25日,時任市長賴清德表示,臺南市政府預定於2014年底爆破拆卸中國城,讓原址回歸落日大道中的一環,令市民有機會遠眺安平夕陽[3]。可惜並未真正執行。
  • 2015年,時任副市長曾旭正、都發局長吳欣修表示,臺南市政府最快能趕在11月拆除中國城,工期約半年,放棄爆破拆卸工法。拆除後,原住戶可領補償金或換地。
  • 2016年3月20日,臺南市政府動工拆除中國城,預計150個工作天拆除完畢,同年10月拆除完畢。
  • 2017年8月,開始拆除地下室,但出現積水問題,且現況與原建築設計圖不同,需變更工程設計[4]
  • 2018年9月,重新施工。

結構與特色

  • 建築結構大致分為前棟跟後棟,佔地約3000坪,皆為四樓的住宅,一樓則是店面,後棟又與環河街旁的十一層的高樓相連結。兩棟間有金華路三段分隔,道路底下以地下街相連接。地下街之下,又有大型停車場,汽車出入口臨近環河街,至公告拆除前均仍在使用中。後棟西邊隔著臺南運河與新南國小相望。南邊隔著運河南街(現改為中正路段),一棟日治時期的建築(即臺南舊魚市場)。至尊王路為止多為舊房子、傳統工廠,部分已拆除。北邊主要為住宅區,外圍街道以金華路、民生路為住商混合。沿環河街走有中西區衛生所;後棟東邊為金華路三段,與前棟相望,為臺南市的主要道路。前棟的北邊與南邊多為住宅,外圍街道以康樂街、友愛街為住商混合,東邊的中正路為臺南市的次要道路,以精品服飾的店面為主,飲食、娛樂次之。由於位在中正路末端,所以屬於中正商圈的一部分,全盛期為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過去曾為臺南市的熱門旅遊景點之一。
  • 外觀的造型設計為金色的歇山式屋頂、白牆、斗拱、窗櫺,寫著「臺南中國城」的牌匾,由時任市長蘇南成題字。地下街入口處有雙龍壁,兩旁亦有許願池;出口處則有雙鳳壁,但無許願池,兩者皆為鎮城之寶。雖並非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之文化資產,但被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公告為重要文物[5],因此主體拆除同時也都會拆卸下來並完整保留[6],不過因體積龐大且廣場空間有限,無法於原址重現,經過都發局與設計團隊討論後決議遷移至對岸的大涼公園[7][8],目前已於2020年重現[9]

設施

臺南中國城商店街

為前棟與後棟一樓的店面,可以分外圍跟內街,皆有入口可以通往地下街。商店的營業狀況以外圍的金華路、中正路較佳,運河北街、運河南街則次之。內街的環境髒亂、照明不佳,一直是中國城為人詬病的地方,平時白天就很少人會經過這裡,特別是入夜後,成了治安上的死角。前棟常見的投幣式遊戲機台,主要靠近中正路與金華路出入口的內街,為中晚期才擺放的。

臺南中國城地下街

又簡稱臺南地下街、地下街綜合商場、地下街觀光小吃城,主要正門的入口面向東邊,中正路到底走樓梯下去,依順序可分為飲食區、百貨區、遊樂場等,環河街為面向西邊的出口,可抵達中國城戲院。在當時是臺南第一條地下街,其獨特的營業模式改變了臺南人對逛街的思維,全盛時期與小北商場同為臺南著名的小吃集散地。1993年,由於海安路的拓寬計畫,使得中國城與中正路的人潮被截斷,走到中國城須繞路而行,中國城的人潮逐漸衰減,轉而沒落。中國城後期約剩下環河街的戲院仍稍有客源,至於地下街早已寥落。

臺南中國城大戲院

於1983年12月28日開始營業,位於中國城環河街的十一樓建築裡。早期挾著中國城地下街帶來大量人潮與商機,使得戲院的生意愈來愈興隆。但隨著近十年來,臺南市不斷有新的電影院出來競爭,以及中國城地下街的沒落,使得該戲院從首輪片轉投入二輪片的市場。但由於不景氣,與中國城戲院為同一經營者,擁有三十多年歷史的統一戲院(位於金華路三段與友愛街路口)於2007年9月28日結束營業[10][11]。緊接著,中國城戲院於2009年2月1日停止營業。但於同年的7月25號重新復業,並改為一票看到底。2011年4月再度結束營業。

河樂廣場

河樂廣場(TAINAN SPRING),由荷蘭MVRDV建築團隊、台灣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李麗如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規劃,將之設計為下凹式露天水景廣場,納入部分中國城殘構作為歷史回憶。廣場為台南最大親水廣場,於2020年3月7日開放[1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