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台湾夜鹰

台湾夜鹰
Savanna Nightjar

Hiyashi Haka拍摄
图片来自flickr

基本资料

学名     Caprimulgus affinis

目/科/属  夜鹰/夜鹰/夜鹰

迁徏状态   过境鸟

普遍性    稀有

体长/体重  19-20cm/101-140g

别名:针尾雨燕,雌雄同型。虹膜暗褐色。嘴粉褐色、尖端黑色、嘴裂宽、嘴基有刚毛。脚肉褐色。

台湾特有亚种stictomus

  • 雄鸟
  1. 全身大致为灰褐色。眼周有黄色细眼圈。喉两侧有白斑。
  2. 背及翼密布细白点及虫蠹斑,亦有褐色斑,肩羽一条淡色带。
  3. 翼黄褐色,最外侧4枚飞羽黑褐色,初级飞羽中央有一醒目的淡色斑。
  4. 腹部灰褐色,密布细横纹。尾羽深褐色,有黑色横斑。
  5. 飞行时,外侧尾羽白色。
  • 雌鸟
  1. 喉两侧白斑并不明显,形成淡色颈圈。
  2. 初级飞羽斑块呈黄褐色,尾羽深褐色。
  3. 飞行时,外侧尾羽无白色。

目录

栖地&习性

主要是草地,草地平原和开阔的林地和森林,经常有灌木丛或岩石露头。会利用高楼顶繁殖。

夜行性,白天伏坐于地面或岩石上,依环境保护色躲避敌害,傍晚低空捕捉飞虫为食。

饮食包括飞蛾螳螂甲虫白蚁飞蚁

繁殖

巴基斯坦北部的六月至七月繁殖,在印度喜马拉雅山四月至八月繁殖,在菲律宾可能繁殖至三月,在爪哇的三月至十二月繁殖。

保育

不受全球威胁(最不关注)。

鸣声

雄鸟响亮刺耳的,重复的“chwip”或“chweep”彻夜鸣叫。

外观相似性

普通夜鹰眼下有白斑,喉白,与胸界线模糊,三级飞羽内侧白斑小,不明显。

分布

亚种和分布

  • C. a. monticolus Franklin, 1831 – Franklin's Nightjar – 东北巴基斯坦印度,东至缅甸,南至泰国柬埔寨
  • C. a. amoyensis E. C. S. Baker, 1931 – 中国东南部和越南北部。
  • C. a. stictomus Swinhoe, 1863 –台湾
  • C. a. griseatus Walden, 1875 – 菲律宾N&C(吕宋卡坦端内斯明多洛西布延内格罗斯宿雾)。
  • C. a. mindanensis Mearns, 1905 – 菲律宾东南部棉兰岛。
  • C. a. affinis Horsfield, 1821 – Savanna Nightjar – 马来西亚半岛,苏门答腊,婆罗洲和爪哇E到龙目岛,还有苏拉威西岛。
  • C. a. propinquus Riley, 1918 – 苏拉威西岛(可能是西南半岛望加锡地区除外)。
  • C. a. undulatus Mayr, 1944 – Sumbawa, Komodo and Flores (W Lesser Sundas).
  • C. a. kasuidori Hachisuka, 1932 – Sumba and Sawu (C Lesser Sundas).
  • C. a. timorensis Mayr, 1944 – 亚罗尔,帝汶,罗蒂和基萨尔(E小圣达)。[1]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

视频

与月光共舞-台湾夜鹰
台湾夜鹰(叫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