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舞龍燈

舞龍燈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傳統舞蹈。舞龍和舞獅,在古時是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裡面節目之一。隨着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文化,已經遍及中國、東南亞,以至歐美澳大利亞新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標誌。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舞龍燈

分類:舞蹈

類別:民俗文化

外文名:Dragon lantern dance

地區:中國

基本簡介

舞龍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民俗活動。舞龍的人,通常都安置在當地的龍王廟中,舞龍之日,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龍身從廟中請出來,接上龍頭龍尾,舉行點睛儀式。龍身用竹紮成圓龍狀,節節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來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為引導。舞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遊走飛動。

舞龍是個大節日,舞到任何一處都會受到招待。舞龍的隊伍有時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這叫「龍換酒」。等到舞龍完畢,就將首尾燒掉,龍身送回廟內。

龍也就很自然的做了農作物的司雨神。龍的重要性竟是超逾了祖宗----帝舜后稷

來源傳說

傳說一

舞龍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活動,各民族都有舞龍燈的習俗,傳說,土家族在很早以前沒有舞龍習慣。有一年,久旱不雨,禾苗枯黃,溪河斷流,來了一位能算天氣晴雨陰旱、人間禍福的鬼谷先生,對土家人說:「大家不要愁,今天午後未時排雲,戌時下雨,城內下三分,城外下七分」。他這話,被治水的金勾老龍聽到後心想,凡間有此能人還要我管什麼水?!頓生嫉妒,便賭氣將玉皇大帝命他在城內城外的下雨量倒改過來分。結果,傾盆大雨,水淹城內,房屋倒塌,淹死了許多人。這事被當坊土地向玉皇大帝啟奏後,玉皇大帝把金勾老龍打入鐵牢,七天後斬首示眾。觀音菩薩知道此事向玉皇大帝求情保救老龍。沒待觀音開口,玉皇大帝就放陰劍把金勾老龍斬成九節。此後,鬼谷先生又來對土家人說:「老龍被斬,是和我賭氣而喪命,但他對民間做了不少好事,他死了,你們要為他燒點香紙。」於是,土家人就製作九節金龍,到各村寨起舞,叫人們敬奉,求老龍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久之,舞龍亦成為土家族的傳統習俗。但是,土家舞龍,在城鎮是舞全國各地大同小異的布扎龍,在土家山寨舞龍與各地有別,其自成特色。

傳說二

相傳很久以前,苕溪岸邊有個荷花村,村前有一個荷花池,池塘里長滿了荷花。每到夏季,碧綠的荷葉鋪滿水面,無數朵出水荷花,裊裊婷婷,鮮艷無比。

荷花池邊住着一對勤勞善良的青年夫婦,男的叫百葉,女的叫荷花,夫妻倆男耕女織,相敬相愛。這一年,荷花懷了孕,過了十個月,孩子卻沒有生下來。又過了一年,還是沒有生下來,直到九百九十九天,才生下了一個男孩。百葉見孩子生得端正健壯,心裡好生喜歡。再仔細一瞧,倒是錯愕不已:這孩子的胸口脊背上長着細細的龍鱗,金光閃閃,耀人眼目。數一數,有九百九十九片。旁邊的接生婆一見,大吃一驚,嚷道:「哎呀,了不得,你們家裡生了個龍神!」

消息傳遍村子,人人都來道賀。消息驚動了村裡的老族長,他兒子在朝廷做官,他的身邊留着個橫行霸道的丑孫子。這祖孫倆一聽到百葉家裡生下龍種,立刻手持鋼刀要來砍殺。鄉親得到消息,馬上給百葉報訊,大家細細商量,想出了個辦法:將孩子放在腳盆里,悄悄把他藏到門前的荷花池中。

老族長和他的孫子帶人衝進門來,孩子已經不見。族長老頭兒見找不到龍種,抓住百葉逼他交出來。孫子見荷花長得美麗,心生一計,舉起鋼刀殺死了百葉,把荷花搶到家裡。老族長心想:龍種沒有了爹娘,即使活着,也必定餓死。再說荷花會生龍種,將來龍種會生在自己家裡,這天下就是我家的了。

荷花被搶到老族長家裡,想念丈夫和孩子,十分悲痛。族長老頭兒逼着她去淘米,荷花拖着淘籮走到池邊,輕輕漾動池水,忽然一陣涼風吹來,荷塘深處,花葉紛紛倒向兩邊,讓出一條水路來,只見自己的兒子就坐在腳盆里,向她漂來。荷花又驚又喜,連忙將兒子抱到懷裡,餵飽了奶水,仍然放回腳盆里。一陣涼風,腳盆又漂回到荷花叢中去。荷花曉得兒子沒有餓死,心裡十分高興。

自此,她一日三次到池中淘米,就給兒子餵上三次奶水。這樣餵了九百九十九天,兒子漸漸長大,滿身龍鱗閃亮金光。到了夜裡,荷花池中光芒四射。村子裡的老百姓知道龍種沒有滅掉,暗暗高興。老族長得知龍種竟在荷花池中,又生毒計。

一天傍晚,荷花到池邊淘米,祖孫兩個躲在楊樹叢里察看動靜,只見碧波蕩漾,花葉浮動,一陣涼風吹來,荷塘深處徐徐漂來一隻腳盆,盆中坐着個滿身金色的孩子,歡樂地舉着雙手向淘米的荷花撲過去。荷花滿心歡喜,正要伸手去抱,楊樹叢中閃出個人,舉起明晃晃的鋼刀直向孩子砍去。剎那間,只見孩子從腳盆里倏地跳起來,化成一條金色小龍,向池中躍去。可是遲了,那一刀砍着了小龍的尾巴。荷花叢中停着的一隻美麗的大蝴蝶,忽然飛過去,用身子銜接在小龍的尾部上,用一對美麗的翅膀變成了小龍的尾巴。

小龍長吟一聲,霎時間,狂風大作,烏雲翻滾,滿池荷花的花瓣也紛紛揚揚飛旋起來。霹靂閃電之中,小龍的身體漸漸變大,化成了數十丈長的巨龍,在荷花池上空翻騰飛躍。這時,一陣龍捲風卷了過來,小龍騰空而起,乘風直上,飛入雲端。這陣龍捲風好不厲害,那個砍龍尾巴的人被卷到半空,拋得無影無蹤。族長老頭兒見孫子被風捲走,「噗通」一聲,嚇得跌進荷花池淹死。

荷花看見兒子化成一條蛟龍飛上天空,大聲呼喊,但蛟龍已經飛得無影無蹤。

自此以後,苕溪兩岸每逢乾旱,小龍就來散雲播雨。

當地百姓為感謝它,就從這個池中採摘了七七四十九朵荷花,用了九百九十九葉花瓣,製作成一條花龍。因為不到一千葉,所以取名百葉龍。

每年春節,老百姓就要敲鑼打鼓來舞龍。

傳說三

相傳,古代人們把龍、鳳、麒麟、龜稱為四靈,是吉祥的化身,美好願望的寄託。傳說龍王興雲降雨,造 福人間。龍作為一種神,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民崇拜的 民族象徵,是藝術創造的產物,它集獅頭、蛇身、魚尾、 鳳爪於一身,匯勇猛、靈活、友善、高貴於一體,綜合 了人民的理想、願望、智慧和力量,象徵吉祥與幸福。 據傳,早在漢代時期,舞龍燈活動已很普遍。民間人們 用舞龍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傳 至唐宋,舞龍在民間已很興盛,舞龍燈的形式和表演技 巧已很完善。據宋代吳自牧所著《夢梁錄》中記載: 「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之狀。」 此文載充分說明,到宋時龍燈已在大江南北地區活動。 關於舞龍燈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有一年,晉陽大地旱情嚴重,玉帝讓金角龍王給晉陽地區播雨,而金角龍王將雨播到南方,淹死了很多百姓。玉帝知訊後,將金角龍王問罪貶斥,老龍王為贖罪,每年新春之際,下凡界拜訪百姓,許諾來年定降喜雨,讓晉陽大地風調雨順,五穀豐收,過上美好幸福的日子。

傳說四

1999年5月,台灣國語日報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注音版《中國民俗節日故事》,在一共25冊中的第一冊寫的《龍燈》一文記述板凳龍的來歷如下:

浙江省金華縣有一條大溪,叫做「靈溪」,溪水從北邊的奇靈山上發源。

有一天,金華縣太爺動了惻隱之心買了一條大蛇,帶回家中飼養。

一年,夏天特別炎熱,靈溪乾涸。縣太爺向上蒼祈禱:但願上天早降甘霖,解我一縣百姓乾旱之苦!

夜裡,縣太爺夢到土地公公對他說:「你的善心感動了玉帝,明天中午把大蛇放入靈溪,自然就會有雨水降臨。」

縣太爺醒後,馬上派人照做。過了幾天,果然下起雨來,解了百姓的乾旱之苦。

後來,人們為了答謝大蛇,不但燒香祭拜,還將大包大包的米丟進溪里,希望來年有個大豐收。但人們用米祭拜大蛇時,天氣變得很怪,不是太陽暴曬,就是大雨連綿。

縣太爺正為怪天氣煩惱時,大蛇回來了,並對他說:「我原本是奇靈山的巨龍,也是掌管米糧的天神。由於不慎犯了天規,被玉帝貶到人間來;後來由於你的善心感動了玉帝,才讓土地公公放了我。但是,大家用米糧丟進溪中祭拜,糟蹋糧食,玉帝大怒,要罰金華縣大旱兩年。」縣太爺忙問:「有沒有補救方法呢?」大蛇說:「只要今後祭祀用清水便可,不要用雞鴨魚肉,以免玉帝動怒。」

縣太爺聽完謝過大蛇,便下令全縣老百姓照大蛇的話去祭祀。但是,縣裡還是有些人用雞鴨魚等葷食祭祀。玉帝知道後震怒:「靈溪巨龍,你不是說金華百姓已經知道悔過了嗎?金華百姓還在繼續糟蹋糧食!來人!將靈溪巨龍斬了!」巨龍被斬後,金華縣天天下紅雨,簡直和血一般;被分割的巨龍身體,從天上落下,分散在靈溪兩岸。人們知道後十分後悔,每逢正月十五便舞龍,用一條板凳一樣的龍燈把巨龍接起來,希望巨龍的身軀能接合起來,這個習俗就一直流傳至今……

歷史淵源

龍的重要性竟超越了祖宗——帝舜、契和后稷。與古代勞動人民在農業生產中對自然現象缺乏科學知識有關。

常見的有火龍、草龍、毛龍(貴州石阡)、人龍、布龍、紙龍、花龍、筐龍、段龍、燭龍、醉龍、竹葉龍、荷花龍、板凳龍、扁擔龍、滾地龍、七巧龍、大頭龍、夜光龍、焰火龍等近百種之多。龍燈的節數一般為7節,9節和13節。從久遠的年代起,舞龍活動經久不衰,一代又一代流傳下來。 燈節中的花燈種類繁多,諸如花卉、蟲鳥、百獸,應有盡有,唯其中最特出而又巨大的,則數「龍燈」。

今俗新年有「鬧龍燈」之戲。鬧龍燈就是「掉龍燈」,因龍燈長巨且重,鑼鼓聲中昂首擺尾,蜿蜒遊走,非數十多壯漢,舉竿來回奔走,不足以操御。「掉」是搖擺,作動詞解,也就是「舞龍」。

舞龍分類

燈節雖始於漢初,盛於唐宋,但「舞龍」的習俗,相信是承繼殷周「祭天」的遺風。

龍在歷史文籍的記載中出現的時間極早,而且「舞龍」包含「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古人民智不開,大概由於龍在神話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無窮,而海洋主水,龍也就很自然地做了農作物的司雨神。民以食為天,穀物是維持生命的根本,間接也就操縱了人類的生命。按這意義敷衍,龍的重要性竟是超逾了祖宗——帝舜、契和后稷。如此,龍被古人奉為「吉物」出現在慶典祭祀中,自然也不足為奇了。《禮王制》稱:「宗廟之祭,春曰鑰,夏曰衤帝,秋曰嘗,冬曰烤」。人們所以要舞龍,與古代勞動人民在農業生產中對自然現象缺乏科學知識有關。他們幻想龍是管雨的,想以舞龍來祈求神龍,以保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民族。綜觀各地、各族人民的舞龍表演,種類繁多,各具特色。常見的有火龍、草龍、人龍、布龍、紙龍、花龍、筐龍、段龍、燭龍、醉龍、竹葉龍、荷花龍、板凳龍、扁擔龍、滾地龍、七巧龍、大頭龍、夜光龍、焰火龍等近百種之多。龍燈的節數一般為7節,9節和13節。從久遠的年代起,舞龍活動經久不衰,二代又一代流傳下來。舞龍不再是某一民族獨有的「自喻」項目,而是屬於各個民族的了。今天,在我們祖國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里,「龍」已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象徵。舞龍的創造和流傳是全中華民族光輝歷史的一部分,為我們的民族和人民所喜愛。

舞龍頭

舞龍頭是福建舍族祭祖活動中的一種儀式,由日、月、星等組成儀仗隊。龍頭用木雕成,塗上色彩,顯得古樸、莊嚴。祭祖時,執龍頭者隨着鼓點作出各種動作,或進或退,或舞或止,或跳或蹲,有一定章法。

舞龍頭表現了「九龍」 出世及成長的過程,包含了「九龍出世」、「東海嫁水」、「行雲布雨」。「深潭求親」、「九龍歸位」等套路的表演。

舞高龍

湖北孝感楊店鎮是「龍燈之鄉」。楊店龍燈,孝感稱之為「楊店高龍」,是孝感市第二批及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每年從臘月開始着手用竹片扎龍燈、龍身、龍尾、繡龍衣;用彩紙紮龍頭、龍尾,並連接彩龍頭、龍身、龍尾組成一條完整的龍燈,整條龍燈有12節(龍身由十個竹燈連接而成,加上龍頭和龍尾便是12節,),表示一年有12個月份。正月十二晚舉行龍燈開光儀式、正月十三出行、上廟、喝彩,每條龍燈穿行了楊店窄小的老街進行活動,家家門前擺香案,迎接賓龍。正月十四拜燈、每條龍燈分別在各自灣里叩拜群眾,表示新年問候,代表吉祥;正月十五玩游燈、燦燈;圍觀的群眾跟隨龍燈分別游到各自灣里,晚上十二點全灣男女老少齊上陣集中在一起燒毀龍燈,稱之為燦燈、送龍燈升天,伴隨着鑼鼓聲、鞭炮聲。

楊店高龍的組成:多用竹、木、布、彩紙紮成,龍衣一般用黃、青、白、赤、黑五色,傳說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龍燈軀體內燃燭,舞龍者依先後順序,適當縮短各節之間的距離,雙手把住龍腳,從首至尾「龍珠」左右擺動,有如巨龍婉蜒前行,其聲勢浩大,場面壯觀。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有龍出洞、三點頭號、拜四方,還有下鑽洞、上翻身、龍映水等,慢舞時雍容大度、優美抒情;快舞時激越奔放,別具一格,有着濃郁的地方特色,所用的曲牌音樂喜慶動聽,有着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舞麻龍

舞麻龍流傳在四川濟州龍溪一帶羌族人民之中,是祭祖中的一項體育活動。羌族人民對舞麻龍這項活動加以改進,剔去糟粕,取其精華,保留了耍花棒、龍鳳相會、神棍戲麻龍、跳神棍、麻龍追彩霞等套路動作。表演者腰間系一串銅鈴,女的手執一根扎有彩球和彩帶的彩花棒,棒上鑲鐵環扣和銅鈴;男的手中的彩棍,一端用麻紮成精美龍頭,另一端用拖有7米餘長的麻髯為龍身。鑼鼓聲起,龍首時低時昂,麻龍飛舞,花棍旋轉,龍擊花棍,球戲麻龍。龍身甩動中發出的啪啪響聲,與腰間的鈴聲,棍上的鐵環聲,歌聲、鼓聲、呼喊聲交織混合,風格獨特。

舞草龍

舞草龍是他佬族遊藝習俗。草龍用禾稈草編成。編織者先編一條長長的草簾,編到最後分三個叉略往上翹起,象徵「龍尾」;把草簾的另一頭反折一層做兩個彎角翹起,形似「龍頭」;中間每隔約Zm扎一小捆橢圓形禾草,串上一根竹子做「龍身」。在龍頭前面單獨做一個圓形草團作為「龍寶」(龍珠),再進行一些裝飾,在龍頭、龍身、龍尾掛上一些彩紙,便在村頭村尾舞起來。過罷春節,人們將草龍拿到河邊燒掉,送龍回龍宮;平時如果村子裡遇到什麼災害,或者久旱不雨,也扎草龍去河邊焚燒,祈求「龍王」消災、降福或降雨。

香火龍

香火龍流傳已久,在湖南汝城縣誌早有記載,其南鄉一帶較為盛行,多在元宵佳節舉行。表演香火龍時,必有兩龍(母龍和子龍)、兩獅(母獅和子獅)陪隨而舞,一獅在龍前引路,一獅在龍尾跟隨。

香火龍的全身用竹子和稻草紮成。「母龍」長度一般為七節,「子龍」長度一般為五節,用當地特製的「羅漢香」(約0.53米長)插滿龍的全身。當夜幕降臨時,以土炮三響為號,鼓輸管弦樂器、花炮齊鳴,眾人手持火把點燃龍身全部香火,抬龍出遊。情景十分壯觀。

香火龍的表演程序上有:翻滾、噴水、沉海底、跳躍、吞食、睡眠等動作。「沉海底」和「吞食」 表演技巧上難度較高。引路和尾隨的兩頭獅子,除各自作翻滾跳躍的動作外,還作些引龍和隨龍「護駕」動作。

民間舞香火龍常在蟲災發生時舉行,點燃的香火插在龍身上,點點火光組成了一條光閃閃的龍在夜空邀游,蟲螢追逐龍身的點點火光飛來,「香火龍」穿過街巷,舞至田邊地頭,飛蟲追逐香火,越集越多,突然,舞龍隊伍在水塘邊停下,猛地將草龍連頭帶尾,深深扎入水中,水淹沒了龍,也淹沒了飛撲香火的蟲群。香火龍在除害蟲這一點上,較其他形式的舞龍有更高的實用價值。

百葉龍

浙江省流行的「百葉龍」,是一種構思、製作均極奇巧的龍。舞者手執荷花燈、荷葉燈、蝴蝶燈,翩翩起舞。人們只見朵朵盛開的荷花,在片片荷葉中飄移、舞動,似一隻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飛翔。一段優美抒情的舞蹈後,舞者齊聚場中,突然間,一條巨龍在人們的眼前騰躍而出。原來那一朵特大的茶花燈(或聚寶盆),背面繪製的是一個輝煌壯麗的龍頭,朵朵荷花緊緊相扣連,組成龍身,片片花瓣,變成龍身上的片片鱗甲,美麗的蝴蝶成了抖擺的龍尾,而荷葉則成了朵朵白雲。舞龍的姑娘們喜歡一塵不染的荷花,就把天性神秘、時而神形畢露。時而隱身藏形、時而又依附在各種物體上招搖過市的龍與荷花聯綴一體,舞起了荷花龍,讓氣吞萬里的神龍平添一股嫵媚之氣。

燒火龍

燒火龍又叫舞火龍,是流傳於廣東豐順一帶的獨特的民間傳統項目,一般在春節和元宵夜舉行。

關於燒火龍,民間流傳着許多故事。傳說很久以前,豐順地方來了條火龍,混身噴火,興妖作怪,從此,土地乾裂,禾苗枯死,農民心焦如焚。這時,一對年輕夫妻挺身而出,帶領大家鑿山引水。然而,水通了,火龍又來了,它張開血口,噴出烈火,燒死年輕夫婦,烤乾了水的源頭。年輕夫婦留下男孩張共,繼承父志,到峨眉山求仙學法。三年後歸來,與惡龍苦戰三天三夜,用神火將惡龍燒死在洞裡,他自己也力竭身亡。從此,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當地人民為紀念張共,慶祝豐收,每年元宵之夜要舉行燒龍活動。年復一年,形成風俗。

燒火龍的「火龍」,是用紙紮成的,長 15~20米,分為五節,四周扎滿五顏六色的鞭炮。起舞前,先燃響鞭炮,以引龍出海。然後一隊赤膊袒胸、舉着火棍的舞火龍者,隨着快速的鑼鼓聲在場上快跑,反覆三次,名叫「請龍」。接着,「火龍」 出場了,它在場上繞着大圈子,先從龍嘴中噴出火來,然後,龍身上扎着的鞭炮被點燃了,從頭至尾,火光四射,霹靂連聲。巨大的龍身就在煙火和爆響的包圍之中,上下翻飛,左右騰舞,煞是好看。此時,預先準備在場上的煙花架,朝天射出串串煙花,五彩繽紛,摧級奪目,從而把舞火龍推向高潮。整個活動持續十多分鐘,待煙火熄滅,火龍也被燒掉了。而舞火龍者的胳膊上、胸脯上灼起一個個血泡,以血泡最多者為「吉利」。

土家龍燈

燈籠龍

土家族燈籠龍,又叫保龍、燈龍、洞洞龍、懵龍,大都盛行在劉姓土家族聚居的集鎮。在怒溪十里畫廊巴人古寨大灣,一般是農曆正月初三出燈,十五結束。「燈龍」由九節組成(意為:老龍被斬為九節),龍頭用竹條紮成架子,糊上白色清明紙,塗上各種顏色,形態逼真,有角、有嘴、有眼、有鬍鬚。龍身各節用細篾紮成圓筒形,外糊清明紙。龍尾亦用細篾紮成魚尾形,用紅布帶將龍頭、龍身、龍尾連起來,並在各節內點一蠟燭燈,似為燈籠。

舞燈龍時非常熱鬧,前有二至四排燈開道,標明此燈龍是哪個村寨或街道的巨龍,排燈後還有魚、蝦和蚌殼等。在鑼鼓、號角聲中晃頭擺尾,暢遊各街頭巷尾。玩燈龍的動作有黃龍下海,金龍抱柱,二龍搶寶,老龍翻身、金龍過海參……等。

舞燈龍者,大都是眼明手快、身強力壯、舞技高強的青壯年能手,大多赤膊綁腿與巨龍翻騰融為一體。燈不熄,龍不停,鞭炮不斷。一旦燈龍口中噴水,主人便拉着龍鬚掛朋披紅,用上等佳淆款待舞龍隊伍。如果舞龍者膽小,怕焰花、鞭炮,到門前煤龍抬頭敬禮則退場,就得不到主人的彩綢,品嘗不到上等佳淆。

燈龍所到之處鞭炮不斷,煙花瀰漫,圍觀者水泄不通。有的人家為了迎接燈龍進屋,門前排列大花筒炮36對,鞭炮數萬響,望膽大者進院一試。燈龍進入院內,四周門外的花筒炮、鞭炮騰空爆炸,焰花四起。此時除燈龍各節有燈光外,其它燈光全熄。燈龍在鞭炮與焰火余光中飛舞,十分壯觀。

有時候燈龍直接就舞進了人家的院落,焰火橫飛,熱鬧非凡。儘管煙火四濺,卻總也傷不着龍身和人體。偶有技藝不精者,舞着燈龍進院,出來時僅剩個竹圈(光着竹圈出院的情形)。十三到十五是燒龍日。燒龍,在溪河邊或有水的溝邊進行,把龍放在地上,將事先準備的花筒炮、煙花鞭炮等火花直對龍身噴扔,燒完後,眾人「啊」聲連天,盡興跳躍一陣,將燈龍殘骸送入水中,意為送龍歸海。

土家「保龍」與中華民族的龍崇拜

保龍在中華民族的傳說中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在封建社會上層是帝王統治的化身,民間則為祥瑞徵兆。

作為封建帝王統治的化身,怒溪大灣巴人古寨自古以來就在中央王朝的統治之下,殷周時屬鬼方,春秋戰國時屬巴國南境,從彼時起,中原文化就通過政治途徑源源不斷傳播到處於邊陲的各個地區。古代社會,人類對一些天文現象、自然災害、瘟疫疾病等無法作出科學解釋,只有向各類神靈祈求保佑。作為主要圖騰崇拜對象的龍,在當時無疑是人民群眾祭拜的主體。

秦漢之後,保龍作為帝王統治的化身已滲透到各個角落。作為統治的象徵,從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的穩定與團結,促進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龍又作為人民群眾信奉的隱性文化符號得以傳播和鞏固,使這一文化符號累計了更多的有益性發展元素。

作為民間祥瑞的象徵。把龍當作祥瑞象徵,是把龍當作保護神進行崇拜的產物。所以,人們到處刻畫龍紋,繪製龍形,甚至謊稱自己見到了龍。直到現代,江口縣的土家族地區仍流傳着許多與龍有關的圖案,除在家具的木雕、裝飾以及許多石雕作品中以外,在背帶、圍腰、服飾等生活用品上也能隨處可見,這些無疑是將龍作為祥瑞象徵的結果。

二月二「龍抬頭」節是中國民間的重要傳統節日,是專門祭祀龍神的日子。據有關學者考證,農曆二月二龍抬頭節的形成是中國人把龍當成主管雨水的水神進行崇拜的產物。農曆二月初二,正值驚蟄、春分時節,大地逐漸轉暖,民俗認為蟄伏一冬的龍正是從這一天起抬頭活動的,隨之雨水也就多起來了。早在永樂八年(1410年),怒溪大灣巴人古寨一帶就有了「舞龍求雨」的圖文記載。

到清朝,已建專門祭祀龍神場所。史料(道光)載:「龍神祠:在梓潼閣左,正祠三欞。道光十八年(1838年),慕建祠,後為觀音樓。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郡人劉昕、劉晟捐建,外為廳,今祠即改其廳而創建者。」《銅仁府志》在記載龍神廟時有這樣一段敘述,雍正五年奉上諭:「龍神散步霖雨,福國佑民,功用顯著。朕在京虔設各省龍神像位,為各省祈禱。今思龍神專司各省雨澤……朕特造各省龍神大小二像,著各省督撫迎請,供奉本地,虔誠展祀。」可見對龍的崇拜與雨的祈求在當時各地均為盛行。

據傳,清同治年間,今怒溪大灣巴人古寨劉洪貴因鎮壓黃號軍起義有功,官居四品,民間說他是舞龍「送寶」所生,遂在其墓碑上刻了兩龍。在古寨內遺址,一墓碑女主人刻龍、男主人刻鳳更是給土家族的龍崇拜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到了民國時期,舞龍已從過去的村村寨寨集中到縣城。

土家「保龍」與巴文化

土家「保龍」,展現的文化特質除了對龍自身的崇拜之外,還有土家族各種文化因素及民族性格的影響。

土家「保龍」與巴人及其後裔的民族性格。土家「保龍」展示給外界的突出特點是男人的陽剛之美及不畏艱難的拼搏精神。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土家族祖先源於古巴人,《山海經》《後漢書》等史籍中都有有關的記載。巴人最初主要分布於鄂西、川東之地。隨着楚國勢力的擴展,主力逐漸西移。居住地「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

巴人有悠久的歷史,因長期生活在武陵山區,好戰勇猛。據《華陽國志·巴志》云:「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后舞』也。」從這裡的記載可以看出,巴人不僅作戰「勇銳」,而且能歌善舞,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這與「保龍」的文化特質是一樣的。

草把龍

因此龍,用稻草紮成得名。用一大把稻草紮成有嘴、有角、有眼睛、有鬍鬚的龍頭,用一捆稻草索紮成與龍頭頸一般粗尺多長的七節龍身,再用一把稻草紮成魚尾形的龍尾,一共九節,用稻草間隔地串連起來,每節插一根竹木杆為把。舞草把龍,主要在土家農村山寨舉行,每年農曆五月至七月,為舞草把龍時間,舞龍的意義是娛樂中包含驅瘟、防火兩種。

驅瘟。農曆五六月間,是田間稻草苗猛長期,天氣炎熱,病蟲多發,其中毀滅性的病蟲害為"稻瘟病",在科技落後無法防治的時代,土家農民以舞草把龍來驅逐稻瘟病,久之成習,聚眾娛樂。舞草把龍驅瘟,從村寨出發到田野,在每片稻田區、每丘田坎上都要依次順路舞到,舞的動作與燈龍相同。舞龍隊伍,在吹牛角號、放三眼炮、敲鑼打鼓、燃放鞭炮聲中表演舞技,頗為壯觀。在各自村寨的所有田間舞完後,將草把龍抬到溪溝邊燒掉,謂之送龍歸海。

遷火焰。農曆的五月端午節前後或七月間稻穀即將成熟期在村寨舉行。舞龍這天,全寨各家的堂屋中間放一盆水和一篩子五穀雜糧,候舞龍隊伍來。舞龍隊伍中除了舞九節草把龍外,有一條將一丈長的竹子從中破成船形,在中間裝一盆炭火的火焰,由二人抬着。另有射水、射箭和土老司三人及隨後自由觀眾若干。舞龍隊在土老司領頭下,從村頭第一家開始由上而下順次進各家堂屋後,龍頭向堂屋神龕做三點頭行禮,接着繞堂屋一圈,再舞各種花樣。此時,射水人用射水筒(形狀與第三章"打水槍"一樣)吸盆中水向東南西北中五方射水(意為滅火),土老司抓篩中五穀向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撇一把。撇到中方為堂屋大門外時,舞龍隊出門舞到另一家堂屋。全寨各家都舞到以後,把草把龍和火焰抬到溪溝邊燒掉,澆水回海。舞龍遷火焰的意思是:請龍把火焰神遷出村寨,以免火災保平安。

板凳龍

傳說很久以前的元宵節,眾人觀龍燈會,有三個土家族青年越看越起勁,手舞足蹈,躍躍欲試,情急生智,舉起他們坐着的長板凳,模仿龍燈舞耍起來,十分快活。以後逐步形成傳統體育,平時以娛樂健身,節日期間表演比賽,深受土家人的喜歡。

板凳龍有兩種式樣:一種是用普遍長條高凳,由三人抬舉,兩人在前一人居後的簡易式板凳龍;另一種用細篾紮成,有龍頭、龍尾、龍角、龍眼、龍嘴,再糊上各種顏色的鱗片,把紮成的龍放在板凳上,四隻木腳以示龍爪,非常形象美觀。

板凳龍有獨凳龍和多凳龍兩種。獨凳龍由三人舞,一人出右手一人出左手各抓前頭兩隻腳,第三人雙手抓住後頭的兩隻腳。舞時要求頭尾相顧,配合協調。當頭高時尾要隨低,頭向左,尾則隨向右擺;頭往上引,耍尾者鬆手換位。舞龍尾者必須由步法靈、速度快、眼力好的人擔任。舞龍頭的二人要求身高基本一致。多凳龍,由九條長凳組成,第一節為龍頭,第九節為龍尾,其餘為龍身。龍頭在耍寶人的帶領下,時起時落,穿來拐去,活像出水蛟龍,整條龍要求配合默契,節節相隨。板凳龍的動作有:二龍搶寶、黃龍穿花、金龍戲水、金蟬脫殼,黃龍盤身等。現今,板凳龍表演已搬上文藝舞台。

潑水龍

土家族的潑水龍,亦是一種盛大的民間體育活動,早在土司時期就普遍興起。潑水龍,是用柳樹條紮成,由龍頭、龍身、龍尾和滾寶組成。龍的全身一般為12洞,即每月一洞,閏年為13洞。龍頭有眼、鼻、嘴、舌、角、須,形象逼真,龍尾翹上,能左右搖擺。舉龍頭的人一般土家山寨有名望的長者,龍身、龍尾隨人着舉。滾寶,也是用柳條編成如圓球狀,在龍口前上、下、左、右飛舞,形成"龍搶寶"。

舞潑水龍,是在農曆六七月烈日當空時議定於龍日舉行。這天,土家山寨家家戶戶將裝滿水的水桶、水盆和潑水的水瓢、水槍等放在門前,待吹牛角、嗩吶和敲鑼打鼓的潑水龍隊伍來到門口,在鞭炮聲中男女老少,齊用水瓢、水槍、木盆的水不停地潑在水龍和赤身舞龍人的身上,誰家的水潑得多,就預兆誰家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舞潑水龍時,全村寨男女老少可自由參加潑水,場面激烈歡快,熱鬧非常。

滾龍

滾龍,是怒溪十里畫廊巴人古寨大灣劉氏支系族人龍眉、棉花山村民及地樓村人賀新年的習俗;全長三十六米,共分十七節(又稱洞),用三十四人輪番舞動。以九根拇指粗的竹篾綑紮連接成龍骨,近五百個直徑二尺左右的蔑圈等距排列連接成龍身,再以整幅的白布畫上斑斕的鱗甲,罩在篾圈上。龍頭以粗竹扭固成框架,再蒙上事先描繪好龍頭模樣的布料。更為別致的是,龍頭龍身裝滿彩燈,夜晚舞動時,晶瑩剔透,五光十色,有如彩虹飛舞,尉為壯觀。領鎮寨英滾龍系此源傳。

現代的「龍燈」,也叫「龍舞」。身長20米左右,直徑60---70公分,內用鐵絲做成圓形,安上燈泡或蠟燭,外用紗布包裹塗色而成。舞龍者由數十人組成。1 人在前用繡球鬥龍,其餘全部舉龍,表演「二龍戲珠」、「雙龍出水」、「火龍騰飛」、「蟠龍鬧海」等動作。伴隨着時代的發展,舞龍燈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企事業單位、群眾團體歌頌祖國、禮讚幸福生活的隆重熱烈的藝術活動。

毛龍

傳說中龍之一種。大禹治水,曾乘之。其說始見於晉。晉·王嘉《拾遺記·虞舜》:「南潯之國,有洞穴陰源,其下通地脈。中有毛龍、毛魚,時蛻骨於曠澤之中。龍、魚同穴而處。其國獻毛龍,一雌一雄,故置牶龍之官。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養一方藝。在許多民間藝術瀕臨滅絕的今天,外界知之甚少的民間藝術——毛龍,卻依然「燈火旺盛」,以其特有的藝術魄力及其大眾性。

據古籍《南中志》記載,毛龍起源於「夜郎竹王」的傳說:「有一女子院於水濱,有三節大竹流入女子足間,推之不去,聞有兒聲,取持歸,破之得一男兒,長養有才武,遂雄夷狄」。後人以竹扎龍,以紀念夜郎王。 原為怒溪十里畫廊巴人古寨大灣領寨土著名族——許家與圍家壩仡佬人歡慶春節的主要群眾文化活動,因「趕蠻奪業」、「調北填南」、「調北征南」戰事原因,僚人大部分遷移,一部分移居烏江流域石阡縣。現主要活躍於石阡湯山、中壩、甘溪、國榮等鄉鎮。一支毛龍一般由兩條主龍、兩條附龍和一個龍寶組成,表演時,在持寶的引領下,毛龍上下左右翻滾,時而頭上尾下舞成「螺螄旋頂」,時而舞寶人與舞龍頭的人背靠背、頭枕肩,仰面朝天舞成「犀牛望月」,時而二龍相向,隨着持寶人上下翻滾,舞成「二龍搶寶」……。毛龍兩旁緊緊跟隨着兩條狗龍(傳說中夜郎竹王的獵犬),這是毛龍在編紮上區別於其它龍燈的主要特點,在表演中擔任着「小丑」的角色。它倆時而在前引路,時而留觀打鬥,時而殿後表演「二狗搶球」等等,惹得四周觀眾捧腹大笑。同時,表演中施以黃煙,整條龍在煙霧繚繞中若隱若現,場景蔚為壯觀。

在梵淨山東南麓怒溪土家族苗族仡佬族鄉,這塊神奇古樸的土地上,世代居住着土家、仡佬、苗等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在婚姻生育、飲食待客、喪葬禮儀、服飾居住、文娛活動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絢麗多姿的民俗,獨具特色的風味飲食,豐富多彩的原生態歌舞,源遠流長的民間文學以及古樸神奇的地方儺戲。

「拜碼頭」,是怒溪十里畫廊大灣古寨巴人傳統的一項猜啞謎、對巴歌、說四言八句的民間活動。每年正月初九開始,大灣巴寨各家門前都安置一小凳,放上紅包、香煙等物,然後在後院壩擺上幾個啞謎「碼頭」,讓舞龍領隊的歌師來「拜碼頭」,猜啞謎說四言八句對歌,活躍春節喜慶氣氛。猜對一個就拆去一座「碼頭」,舞龍人就前進一步。如果歌師不博古通今,不知天文地理,不僅會丟人現眼,而且玩燈舞龍的人群,會被「碼頭」攔在山外,一時進不了山寨。歌師答對之後,主人就拆去「碼頭」,將紅包送給歌師。主人又用一硬紙板中鑿一園孔,用油燈照於園孔,拉住舞龍隊伍。精明的歌師答曰:「今日踏進碼頭城,只聽獅子鑼鼓聲,秦漢霸主稱雄後,三國用兵靠孔明。」主人用一蠟燭、一硯台、一柏樹枝,擺啞謎「梁山伯與祝英台」,歌師隨口答曰:「今日拜年上歌台,擺的碼頭不好猜,千古傳頌《柳蔭記》,梁兄化蝶祝英台。」歌師吼一句「扎西德勒」(吉利,吉祥如意),鑼鼓就乾脆鏗鏘地「噹噹」敲打,歌韻乾脆有力,鼓樂喧天,把土家人歡度春節玩燈舞龍的喜慶氣氛,推向了高潮。

道具製作

「龍燈」由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組成,龍頭、龍尾的主要製作材料是竹、木、紙、布等,龍頭的製作,有的用紙制龍頭,有的用竹編織龍頭。紙制龍頭是先制一龍頭模具,將麻紙一面刷上漿糊,裱糊在模具上,這樣裱紙十多層,待干後,割開紙層取掉模具,然後再貼合。最後用顏色彩繪,用麻兒和鐵絲製作龍鬚,眼睛有的製作火眼,有的只裝龍眼。龍頭還有的用竹子和鐵絲編織的,外皮用沙布包出來,裝上眼睛和龍鬚。龍尾也是用同樣的辦法製作。龍身是用竹皮和鐵絲製作,將竹皮製成圓圈,每個圓圈綁一根4尺多長的舞棒,然後用布全面包起來,上面彩繪上龍麟。龍的顏色大體有青龍、黃龍、金龍、烏龍等色,身長也不等,平年12節,閏年13節,這一民間傳下來的規矩,人們一直遵循着。龍身的每節距約5尺左右,每節龍身上裝置燈的叫龍燈(即舞龍燈),沒有裝置燈的龍叫舞龍。龍的裝飾特別講究,有較高的工藝藝術要求。龍燈的道具不用自己做了,龍頭,龍身、龍尾商店裡都可買到,它的製作工藝比自己做的要精緻美觀。

舞龍人和耍龍人的身着打扮,一般都是頭扎彩布,身着綢緞彩衣服飾,腳穿薄底武生快靴。衣服的顏色有紅色、黑色、藍色等。

表演形式

「龍燈」的耍法有多種,有「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一般常用的動作有:「蛟龍漫遊」、「蛇蛻皮」、「龍頭鑽節」、「金龍追寶珠」、「龍騰跳躍」還有「龍頭龍尾齊鑽節」等。舞龍者步伐一般是用碎步而跑。耍龍燈在鑼鼓的樂曲伴奏聲中,巨龍追捕着紅色的寶珠騰飛跳躍,一陣子龍頭高聳似沖雲端,一會兒又騰空飛舞,好似蛟龍狂舞,忽而低下,像入海破浪,這樣高低錯落,蜿蜒盤旋的精湛表演,使觀者陶醉。

兩千多年的龍燈史,演繹着世世代代龍的傳人積累的豐富的耍龍燈技巧,孕育着一代代舞龍人。每到春節元宵節時,龍燈在廣場上狂舞,氣勢十分壯觀。

樂器伴奏

一般是地方的民間鑼鼓。[1]

參考文獻

  1. 舞龍燈萬山網